2021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每日一练(2021-02-04)

发布时间:2021-02-04


2021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试共3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相关规范,门窗工程中不需要进行性能复测的项目是( )。【单选题】

A.人造木门窗复验氨的含量

B.外墙塑料窗复验抗风压性能

C.外墙金属窗复验雨水渗漏性能

D.外墙金属窗复验空气渗透性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门窗工程复验:①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②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抗风压性能,以及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故选A。

2、浅基坑土方开挖中,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m。【单选题】

A.1.0

B.1.2

C.1.8

D.2.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方开挖。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故本题的答案为D。

3、下列荷载中,属于永久荷载的是( )。【单选题】

A.固定隔墙的自重

B.爆炸力

C.雪荷载

D.风荷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荷载的分类。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例如:固定隔墙的自重、水位不变的水压力、预应力、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钢材焊接变形、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故本题的答案为A。

4、建筑装饰装修吊顶工程,下列施工方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主龙骨应平行房间短向布置

B.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

C.纸面石膏板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固定,固定时应从板的四周向中间固定

D.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应平行于主龙骨安装,短边平行搭接在次龙骨上

E.吊杆长度大于1500mm时,应设置反向支撑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A项,主龙骨宜平行房间长向布置;C项,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固定,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D项,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即纸包边)应垂直于次龙骨安装,短边平行拱接在次龙骨上,搭接宽度宜为次龙骨宽度为1/2。

5、下列情况中,需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是()。【单选题】

A.4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30kW及以上

B.4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40kW及以上

C.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

D.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40kW及以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故选项A、B、D错误,答案为C。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利用时间—成本累积曲线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工作都按最迟开始时间,对节约资金不利
B、 所有工作都按最迟开始时间,降低了项目按期竣工的保证率
C、 所有工作都按最早开始时间,对节约资金有利
D、 项目经理通过调整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
答案:B
解析:
项目经理可根据编制的成本支出计划来合理安排资金,同时项目经理也可以根据筹措的资金来调整S形曲线,即通过调整非关键路线上的工序项目的最早或最迟开工时间,力争将实际的成本支出控制在计划的范围内。一般而言,所有工作都按最迟开始时间开始,对节约资金贷款利息是有利的,但同时,也降低了项目按期竣工的保证率,可见项目经理必须合理地确定成本支出计划,达到既节约成本支出,又能控制项目工期的目的。

下列情形仲裁协议无效或失效的有 ( )。

A. 约定的仲裁事项属于平等主体之间有关人身关系的争议
B. 约定的仲裁事项是不动产争议
C. 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无效
D. 甲乙两公司签订合同,并约定了仲裁条款。后来,合同双方又订立补充协议:“约定在履行合同中的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或向法院起诉解决。”
E. 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因本合同履行发生的争议,双方既可以向甲地仲裁委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乙地仲裁委申请仲裁。”
答案:A,D,E
解析:

关于焊接工艺评定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要因素改变,需重新评定
B.补加因素改变,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验
C.次要因素改变,需重新评定
D.次要因素改变,需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43
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评定。各种焊接方法的专用评定规则:(1)按择头、填充金属、焊接位置、预热(后热)、气体、电特性、技术措施分别对各种焊接方法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2)当改变住何一个重要因素时,都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3)当增加或变更任何一个补加因素时,则可按照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验;(4)当增加或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要重新评定,但需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


背景


承包人承担某水闸工程施工,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中相关工作如下:①场内道路,②水闸主体施工,③围堰填筑,④井点降水,⑤材料仓库,⑥基坑开挖,⑦地基处理,⑧办公、生活用房等。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施工总进度计划。其中部分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工程初期排水施工中,围堰多处滑坡。承包人采取技术措施后,保证了围堰安全,但造成A工作时间延长5天。事件2:岸坡开挖过程中,遭遇局部深层淤泥层,该情况在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中未能反映。承包人及时向发包人和监理人进行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了处理。F工作实际持续时间为40天,承包人以不利物质条件为缘由,提出延长工期和增加费用要求。发包人认为该事件应按不可抗力事件处理,同意延长工期,补偿部分费用。


问题: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指出背景资料的相关工作中属于工程准备期的工作(用编号表示);工程施工总工期中,除工程准备期外,还应包括哪些施工时段?


2.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中,不考虑事件1和事件2的影响,C工作的持续时间应为多少天?并说明理由。


3.事件1中承包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应包括哪些内容?


4.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对事件2中事件性质的界定,你认为是发包人正确,还是承包人正确?说明理由。


5.综合事件1、事件2,指出完成图示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实际工期。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多少天?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属于工程准备期的工作有:①③⑤⑧。工程施工总工期中除工程准备期外还包括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


2.125天。理由:井点降水工作应从基坑开挖到基坑全部回填完毕期间一直不停止,所以伴随地基处理、土方开挖、下部混凝土施工过程。


3.采取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4.承包人正确,应该按不利物质条件处理。理由如下:(1)不利物质条件的界定原则: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利物质条件,指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诸如地下工程开挖中遇到发包人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未能查明的地下溶洞或溶蚀裂隙和坝基河床深层的淤泥层或软弱带等,使施工受阻。(2)不利物质条件的处理方法:承包人遇到不利物质条件时,应采取适应不利物质条件的合理措施继续施工,并及时通知监理人。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及增加费用。


5.实际工期157天;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10天工期。理由:对于事件1,由于是承包人本身责任,因此不能主张延长工期;对于事件2,由于发包人提供资料原因,导致工期延长20天,但由于其中只有10天能影响总工期,因此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10天工期。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划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工程建设全过程可划分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四个施工时段。编制施工总进度时,工程施工总工期应为后三项工期之和。工程建设相邻两个阶段的工作可交叉进行。①工程筹建期: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完成对外交通、施工供电和通信系统、征地、移民以及招标、评标、签约等工作所需的时间。②工程准备期:准备工程开工起至关键线路上的主体工程开工或河道截流闭气前的工期,一般包括“四通一平”、导流工程、临时房屋和施工工厂设施建设等。③主体工程施工期:自关键线路上的主体工程开工或一期裁流闲气后开始,至第一台机组发电或工程开始发挥效益为止的工期。④工程完建期:自水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或工程开始受益起,至工程竣工的工期。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井点降水的持续时间。因为在进行地基处理、土方开挖和下部混凝土施工时均应对工地进行排水,故井点排水的持续时间和这三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相同,为125天。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围堰出现滑坡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出现滑坡就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通常采用的措施有:采取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中不利物质条件的界定原则和处理方法。不利物质条件的界定原则: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利物质条件,指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诸如地下工程开挖中遇到发包人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未能查明的地下溶洞或溶蚀裂隙和坝基河床深层的淤泥层或软弱带等,使施工受阻。不利物质条件的处理方法:承包人遇到不利物质条件时,应采取适应不利物质条件的合理措施继续施工,并及时通知监理人。承包人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及增加费用。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网络图及索赔相关知识。不考虑事件一和事件二,该部分网络图关键线路为A→B→D→E→G或A→B→C,工期为142天。考虑事件一和事件二后,关键线路变为A→B→F→G,实际工期为157天。事件一由于是承包人本身责任,因此不能主张延长工期,对于事件2,由于发包人提供资料原因导致工期延长,可以索赔工期。由于F工作的拖延,影响工期为157-142-5=10(天)。故可索赔工期10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