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历年真题(2021-09-07)
发布时间:2021-09-07
202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偏差”等于( )。【单选题】
A.施工图预算成本-责任目标成本
B.施工图预算成本-投标计划成本
C.施工预算成本-责任目标成本
D.施工预算成本-投标计划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计划成本偏差=施工预算成本-责任目标成本。
2、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包括( )。【多选题】
A.添加的胶粘剂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和技术
B.旧沥青混合料的环保弃置技术
C.旧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技术
D.胶粘剂配比性能
E.旧沥青混合料的经济运输技术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是添加的胶粘剂(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合技术,其余如旧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技术,胶粘剂配比性能也很关键。
3、不能测定土的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是( )。【单选题】
A.轻型、重型击实试验
B.核子密度湿度仪
C.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D.振动台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不同的土的性质,测定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通常有:①轻型、重型击实试验;②振动台法;③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4、关于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
B.岩面上保存50%以上孔痕,且无明显爆破裂缝
C.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D.粒径适中,有利于洞渣运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光面爆破是指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符合规定要求的爆破,其主要标准是:①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②岩面上保存50%以上孔痕,且无明显的爆破裂缝;③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5、造成隧道衬砌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题】
A.围岩压力不均
B.衬砌背后局部空洞
C.衬砌厚度严重不足
D.衬砌表面蜂窝麻面
E.衬砌模板凹凸不平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隧道发生衬砌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围岩压力不均、衬砌背后局部空洞、衬砌厚度严重不足、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沉降及施工管理等。
6、支架及拱架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横向应同时卸落,卸落顺序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满布式拱架卸落时,可从拱脚向拱顶依次循环卸落
B.拱式拱架可在两支座处同时均匀卸落
C.连续梁宜从支座向跨中依次循环卸落
D.简支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
E.多孔拱桥,若桥墩允许承受单孔施工荷载,可单孔卸落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选项A,满布式拱架卸落时,可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拱式拱架可在两支座处同时均匀卸落。选项C,简支梁、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应先卸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7、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推荐采用的拌和工艺及摊铺工艺分别是( )。【单选题】
A.人工路拌,摊铺机摊铺
B.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
C.人工路拌,推土机摊铺
D.集中厂拌,推土机摊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二级及二级以上级配碎石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宜采用集中厂拌的拌和工艺,摊铺机摊铺的摊铺工艺。
8、ETC入口车道的配置设备主要有( )。【多选题】
A.车控器
B.OBU(车载单元)
C.RSU(路侧单元)
D.自动栏杆
E.车辆检测器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ETC车道分为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配置的设备基本一致,主要由车道控制器、RSU(路侧单元)、自动栏杆、报警设备、信息显示屏、雨棚信号灯、车道信号灯、车辆检测器及车道摄像机等组成。
9、关于悬索桥施工猫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线形宜与主缆空载时线形平行
B.架设过程中须监测塔的偏移量和承重索的垂度
C.承重索可采用钢丝绳或者钢绞线
D.猫道上不宜设置抗风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为了抗风稳定,一般设有抗风缆、抗风吊杆等抗风构件。
10、关于支架现浇法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支架法施工前,应进行专项安全设计,并制定安装、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
B.支架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扩散压力
C.满堂支架应设置的纵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按间距不大于2m网格
D.支架地基处应有排水设施,严禁被水浸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满堂红支架的四边和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30
C.80
D.100
B、甲投标人自行采购价格
C、3650元/吨
D、预计招标采购价格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问题:
1.指出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2.变形测量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三方测量单位应及时采取哪些措施?针对变形测量,除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外,还有那些异常情况也应立即报告委托方?
正确做法: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m以上。
不妥之处二: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
正确做法: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根。
不妥之处三: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
正确做法:水下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提高等级配置。
2.(1)必须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也应立即报告委托方:①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②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预警值;③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④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⑤由于
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
B.专门质量机构
C.仲裁机构
D.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E.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4-04
- 2020-01-06
- 2021-04-14
- 2020-10-15
- 2020-05-31
- 2021-06-03
- 2021-04-22
- 2021-08-27
- 2020-06-04
- 2020-04-28
- 2021-06-30
- 2021-01-24
- 2020-01-01
- 2020-08-17
- 2020-01-27
- 2021-02-13
- 2020-12-20
- 2020-09-20
- 2020-11-05
- 2020-08-09
- 2019-10-29
- 2021-04-23
- 2020-09-17
- 2021-08-24
- 2020-01-09
- 2020-09-04
- 2020-02-01
- 2021-01-29
- 2020-05-06
-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