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历年真题(2021-01-18)

发布时间:2021-01-18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达到()米及以上,年生产能力()万吨及以上。【单选题】

A.4.3,50

B.3.4,60

C.4.3,60

D.5.3,5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新建和改扩建焦化企业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 126—2003)中生产工艺与装备二级标准要求。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达到4.3米以上(含4.3米),年生产能力60万吨及以上。

2、横穿某城市的几个大型居住区的某城市高架路建设项目,依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的环评文件应为()。【单选题】

A.环境影响评价书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评价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热网区外和未进行集中供热的城市地区,不应新建产热量在()以下的燃煤锅炉。【单选题】

A.2.2MW

B.2.4MW

C.2.6MW

D.2.8MW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城镇应统筹规划,多种方式解决热源,鼓励发展地热、电热膜供暖等采暖方式;城市市区应发展集中供热和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替代热网区内的分散小锅炉;热网区外和未进行集中供热的城市地区,不应新建产热量在2.8MW以下的燃煤锅炉。

4、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餐馆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单选题】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初步设计完成前

C.开工建设前

D.办理营业执照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餐馆建设项目属于典型的无需进行可行性研究但需办理营业执照的小型建设项目。

5、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单选题】

A.应急预案

B.安全管理方案

C.处理方案

D.防护规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六十二条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6、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单选题】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7、《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对于在()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单选题】

A.噪声敏感建筑物附近

B.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

C.噪声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内

D.生产、运营过程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对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8、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单选题】

A.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B.有关市、县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C.有关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有关市、县水资源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9、某化工厂超标排污严重污染环境,且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这一行为可实施的行政处罚包括()。【多选题】

A.责令停业

B.责令关闭

C.罚款

D.加收超标排污费

E.吊销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注:2015年1月起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对此部分内容已更改。

10、下列建设项目中,()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多选题】

A.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震动、热污染、放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B.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

C.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D.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

E.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包括:①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②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③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等。注:该规定已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替代。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属于Ⅱ类的是( )。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答案:B
解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①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②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③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 )、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性质 B.性质、规模
C.性质、规模、地点 D .性质、地点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某部门的乙烯炼化一体化原油储运配套工程,原油管线全长230km,设计输油量2 000万t/a,储油罐1 40万m3 。工程分4个站场工程和6条线路工程,在首站建6座1 0万m3外浮顶油罐,在一个分输站建8座1 0万m3外浮顶油罐,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是原油储罐呼吸排放的含烃气体,每个原油储罐大呼吸挥发的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140t/a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油罐定期清洗过程中产生的罐底污泥,油罐平均6年清洗一次,每个原油储罐检修清洗产生的污泥为12t。总投资21.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7亿元。该项目沿线穿跨大、中型河流1 2次,小型河流、沟渠共4 5次,穿跨河流总长12. 34km,其中定向穿越河流长度10. 30km。沿线穿经铁路1 0次,总长1.34km,穿经一般公路7 3次,总长3. 20km。沿线有3处自然保护区。


问题:


1.该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


2.根据输油管线项目建设的特点,应采取哪些方面的生态保护措施?


3.该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素材提供的数据,计算首站和分输站油罐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5.计算清洗首站和分输站油罐产生污泥的量的平均值,以t/a为单位。并判断这些工业固体废物属于哪一类?应如何处置?


6.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定性的经济损益分析。




答案:
解析:

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工程占地情况、土地利用影响分析、农业生态影响分析、林业、水产养殖影响分析、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沿线动植物影响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利用现有格局的保护和恢复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农业生态的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道路交通影响防治措施。


3.该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原油管道泄漏事故和储罐区的风险。


4.(1)首站6座1 0万m3外浮顶油罐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6*140= 840(t/a)。


(2)一个分输站8座1 0万m3外浮顶油罐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8*140 =1 120(t/a)。


5.(1)首站油罐产生污泥的量的平均值为6*1 2/6=12(t/a)。


(2)一个分输站油罐产生污泥的量的平均值为8*1 2/6=16(t/a)。


(3)总体油罐清洗产生的污泥量为28t/a,这些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应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应附有双方签订的处理协议。


6.(1)正面影响:①减少油品装卸过程中的损耗和烃类气体的挥发量,减少大气环境影响;②节省因交通运输的污染及风险带来的投资;③事故风险较低;④降低因环境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减少人员及群众治疗疾病的费用。


(2)负面影响:①施工期对陆地生态的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农业生态一次性损失和依复性损失、林业损失、种植业损失、养殖业损失);②运营期陆地生态资源损失;③加热炉和锅炉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④溢油对生态资源的影响。





拟建思小(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是我国西南通往南亚大陆的国际通道的主要路段,有一段线路必须经过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里程为18. 522km,其中有4.722km的路段所在区域经调整后由核心区划为实验区。路域环境中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本项目线路总长97. 8km,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22. 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6处,分离式立交3处,跨河大桥5 7座(11 602. 88m),中桥1 4 3座(9 752. 5m),小桥3 8座(1 14 9 m),单洞长隧道1 6道(10 080m),涵洞1 3 2道(1 149m),服务区3处,收费站8处。该公路征用土地8.1万亩,土石方数量1 6 2 8万m3,项目总投资3 8亿元。


该项目穿越多个村庄,K40+150经过普文河。


问题:


1.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是什么?


2.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本项目评价工作重点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5.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6.简要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①噪声:公路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桥梁施工、路面施工等机械运行噪声;②环境空气: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③水环境: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桥梁施工对水体的污染,雨水对建筑材料堆放的冲刷;④生态环境:路基施工使植被遭到破坏,农田、林地被占用,地表裸露,增加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园地等面积,施工对自然保护区、植被及野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⑤社会环境:居民搬迁,交通不便。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①噪声:汽车运行产生的噪声;②空气环境:汽车尾气、路面扬尘;③水环境:路面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对水体的污染;④生态环境:植被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公路阻隔影响动物栖息环境。


2.(1)生态环境: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植被、珍稀植物、珍稀动物、野生动物通道等。


(2)水环境:重点为K40+150普文河水质,服务区、收费站处污水排放。


(3)社会环境: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利用、城镇规划。


(4)声环境、环境空气:居民点、学校等。


3.(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①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②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③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④敏感保护目标调查;⑤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⑥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①收集现有资料;②收集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土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物种保护的规划或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生态功能规划及国内国际确认的有特殊意义的栖息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等资料,并熟悉国际有关规定等资料;③野外调查;④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进行野外定位验证;⑤访问专家,解决调查和评价中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和疑难问题;⑥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如候鸟迁徙等。


4.(1)评价重点:①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调查沿线生态现状;②本项目实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2)本项目需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界内,与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相冲突。环境影响评价时,为了执行相关法律,在路线布设确实无法避开的前提条件下,由公路建设的业主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对其功能区划分调整为实验区并同意建设后,该公路项目方可穿越。因此,该项目在评价期间是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


5.(1)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所在区域是由原来的核心区划归为实验区的,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天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区域。


(3)珍稀植物(含狭域特有种)。


(4)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等。


6.对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应分别从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三个时段提出。


(1)在设计期贯彻“环保选线”理念,进行路线方案优化,经过论证最终选择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小的方案。同时对公路沿线陆域范围内的野生保护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受保护植物的名称、保护级别、类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数量。对受保护动物亚洲象应调查活动栖息场所,特别是活动或饮水路线等,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施工期,依据现场调查结果,提出生态监理制度。对受保护植物提出移栽保护或保护遗传因子的措施,使被保护的野生植物在施工期的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增设动物通道或增加桥隧比例的措施,从而减少对动物的阻隔。


(3)运营期,在自然保护区路段设禁鸣措施,对公路路侧坡面、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服务与管理区、取弃土场等处的绿化或植被恢复措施,并强调在植被恢复时只能选用当地植物,以保证生态安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