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章节练习(2021-01-07)

发布时间:2021-01-07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概论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B.规划编制机关在专项规划批准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审前,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C.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篇章的意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C选项“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说法正确。

2、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惫见(试行)》,关于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应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的重要内容

B.加强环境准入,是指在符合空间管制和总量管控要求的基础上,提岀域(流域)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C.加强空间管制,是指在明确并保护生态空间的前提下,提出优化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意见和要求,推进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国士空间开发格局

D.加强总量管控,是指以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明确区域流域及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上限,作为调控区域內产业规模和开发强度的依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加强空间管制,是指在明确并保护生态空间的前提下,提出优化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意见和要求,推进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国士空间开发格局”说法错误。

3、某省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上报审查。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前,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B.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后,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前,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后,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前,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的做法正确。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单选题】

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

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

C.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或评估的方法与制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根据《规划环评影响评价条例》,审查小组提出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情形有( )。【多选题】

A.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B.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错误的

C.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D.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选项“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不符合题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时,进行了噪声衰减监测和声环境敏感区监测,未进行车流量监测,由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给出噪声衰减规律和( )。
A. 设计工况环境保护目标达标状况
B. 噪声影响状况
c. 防护措施降噪效果
D. 设计工况声环境达标距离

答案:B
解析:
因未进行车流量监测,不知设计工况,因此, 选项A、C、D排除。

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的是( )。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答案:D
解析: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木制家具的固体废物包括碎木头、刨花、锯屑,另有金属、塑料、纤维、胶、封蜡、涂料、溶剂、织物及衬垫残留物。D项,纤维板属于原材料。

第三题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2 (含耕地263hm2,其中247hm2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2 ,其中基本农田50hm2,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 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移民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 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hm2,用于补偿工程所占基本农田。
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 灌草丛和灌丛。水库淹沿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 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库区及入库河流生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 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 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
1、列出运行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的保护 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釆取什么措施。

答案:
解析:
1、(1)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位上升,淹没植被,对区域植被(特别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分布、数量、生物量的影响;
(2)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位上升,水库淹没侵占区域动物生境,破坏栖息 地及生境,对其的分布、活动、数量的不利影响;
(3)水文情势变化使得水上升,淹没农田,对区域农业生产力影响;
(4)水库蓄水后,导致其水文、水质、水温、泥沙情势发生改变,改变库 区鱼类原有生境.对鱼类种类、数量、产卵及三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 场)的影响;
(5)水库淹没所带来的移民安置,移民安置过程中因占地、水土流失所带 来的等生态影响;
(6)水库蓄水导致地表应力改变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7)水库淹没所带来的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化;
(8)引发的局地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
【点评分析】:本题答的有些多了,答6点就可以了,但便于复习还是尽可能答 全面些。该题的关键是要搞懂水文情势变化的涵义,无非是水位、流量、流速、 水质、水温、泥沙的情势变化,对植被、野生动物、农田、移民、鱼类等对象的 影响作用。
2、(1)施工过程中,扰动水体,改变鱼类原有生境,对其的分布、活动、数
量的不利影响;
(2)大坝建成后,形成库区及减脫水段区,造成区域水文、水温、泥沙情势改变,进而改变鱼类原有生境,对其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及“三 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的影响;
(3)对大坝洄游性鱼类产卵造成阻隔影响,改变其生活习性,破坏其产卵 场,对其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的影响;
(4)大坝建成后,形成减脱水段,使得鱼类生境部分丧失,对其分布、数量、产卵、觅食的影响。
【点评分析】:本题一定要按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回答。本题也是常考知识 点、必考知识点、高频考点,考生务必背诵熟记之。
3、 答: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临时占地在使用前应先剥离上层土壤层,堆放保存好,釆取苫盖或截水、 排水等必要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用于农田或植被恢复:
(2)由于本工程淹没及永久占地征用了较多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临 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结合基本农田补偿进行,即临时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田的尽可 能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
(3)处于坡度较大区域的临时占地,为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不宜恢复为农田, 应以恢复林、灌草地为宜,并选用当地物种;
(4)由于本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需釆取水土保 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釆 取工程防护措施后再进行地表生态恢复。
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保护措施:由于其处于水库淹没线以下,应在库 区清理前及时釆取移植保护的措施;优先在库区外围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移植, 移植后可挂牌保护或划定保护区,同时建立种子库。
【点评分析】本题具有典型的意义。对于生态影响类的项目,都存在同样的 问题,考生务必背诵熟记之。
4、1)在适宜区域开垦新的耕地;
(2)异地划补;
(3)劣质地改良;
(4)临时占用的50公顷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为基本农田。 【点评分析】:回答本题不必拘泥于数字,只需要简单对比,知道占补不平衡且
补偿不够就可。对于基本农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要有法律法规的观点;措 施从内部控潜改造,外部重建着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