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章节练习(2021-12-10)

发布时间:2021-12-10


2021年环境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概论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关于重点领域规划环评的要求,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不包括线网( )。【单选题】

A.规划

B.布局

C.敷设方式

D.与城镇生活空间布局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关于重点领域规划环评的要求,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不包括线网与城镇生活空间布局关系。

2、某规划空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条例》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说法正确。

3、根据《规划环评影响评价条例》,审查小组提出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情形有( )。【多选题】

A.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B.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错误的

C.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D.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选项“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不符合题意。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规划中,属于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单选题】

A.某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B.某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

C.某县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某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某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属于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B.规划编制机关在专项规划批准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审前,应当征求公众意见

C.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篇章的意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C选项“规划编制机关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说法正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垃圾填埋场衬层系统会受到影响的因素是()。

A:地下水水位上涨
B:沉陷
C:断裂
D:地下水流向改变
答案:A,B,C
解析:

I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减缓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A. 采用工程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
B. 加强水资源联合调度控制地下水资源开发
C. 加强包气带对污染物的阻隔和消减作用
D. 制定不同区域的地面防渗方案

答案:B
解析:
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之一: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温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5m。
A.0.2 B.0.5 C.0.8 D.1

答案:B
解析: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0.5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5m。


电厂环保验收项目(20分)


某电厂2*600 MW燃煤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配套工程有:新建1个5万t级煤码头泊位、2个贮煤场,煤由产地运至电厂码头,通过卸煤机、带式输送机、煤堆场、取煤机送至锅炉。供水系统采用直接海水冷却,取海水158 300m3/h,公用工程淡水系统取水610 m3/h,淡水取自厂北部的水库。每台机组配套2台双室电厂静电除尘器,并配有脱硫装置,采用低氮燃烧器。设置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煤场污水沉淀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采用灰渣分除、干灰干排、粗细分排系统,干灰直接综合利用,调湿后的灰和脱水后的渣进行综合利用或送至灰场。验收监测时1#和2#机组的生产负荷分别为455.55~467.01 MW和5 52.18~565.30 MW,额定功率均为600 MW。1#和2#机组的除尘、脱硫、脱氮验收监测数据如表1所示。



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堆煤场及装卸、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煤粉。项目采用全封闭式输煤系统。验收监测时,在煤场设置1个参照点和4个监控点,监测数据如表2所示。



【问题】


1.计算1#和2#机组的生产负荷率,判断其是否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要求。根据表1计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除尘和脱硫效率。


2.按全年3 65天,计算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颗粒物(其他)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20 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为1.0 mg/m3,判断该项目验收监测是否达标,无组织监控点位的设置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对于该项目的有组织排放废气,应如何设计监测断面、监测频次?



答案:
解析:

1.1#机组生产负荷率:455.55/600=75.9%,467.01/600 =77.8%2#机组生产负荷率:552.18/600 =92.0%,565.30/600 =94.2%因此,1#机组的生产负荷率为75.9%~77.8%,2#机组的生产负荷率为92.0%~94.2%,能够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要求(额定负荷75%以上)。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如表6所示。



1#机组的除尘效率为:1-46.5/6 263=99.3%2#机组的除尘效率为:1 -95.0/10 000 =99.1%1#机组的脱硫效率为:1- 31.8/1 137=97.2%2#机组的脱硫效率为:1-42.1/987=95.7%2.按全年365天,计算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烟尘排放总量=(46.5+95.0)*24*365 =1 239 540 kg/a≈1 240 t/a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31.8+42.1)*24*365=647 364 kg/a≈647 t/a


3.根据标准判断,该项目验收监测能够达标。周边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 m范围内,若预测无组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测浓度最高点。


4.监测断面应布设于废气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该项目为电厂,生产连续稳定,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3次,排气出口颗粒物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 min。




1.了解验收监测时的工况,是进行全面验收监测的第一步,达不到规定的生产负荷就不能进行监测。还需要根据监测的数据计算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及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国家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要求的生产负荷率在75%以上,这是验收监测的基本首要要求。


2.在电厂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中,计算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很重要的一项,是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密切相关的。通过验收监测数据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一项主要内容。


3.在题目未给出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应熟记一些常用的标准。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对于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参数。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原则具体如下:(1)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2)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3)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4)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1个。(5)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 m。


4.监测断面布设于废气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监测点位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要求布设。对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3次,大型火力发电(热电)厂排气出口颗粒物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 min。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