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5-16)

发布时间:2020-05-16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B.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下列区域中, 按定义划分,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的是()。【单选题】

A.森林公园

B.自然保护区

C.世界文件和自然遗产区

D.湿地和低洼汇水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 按定义划分,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的是森林公园。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应明确()。【多选题】

A.生产工艺

B.平面布置

C.建设周期

D.占地规模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应明确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建设周期。

4、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措施,过程防控措施分为()类。【多选题】

A.过程阻断

B.污染物转移

C.分区防控

D.污染物削减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根据行业特点与占地范围内的土壤特性,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采取过程阻断、污染物削减和分区防控措施。

5、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I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C.I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I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I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6、预测评价结论:以下()情况可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多选题】

A.项目各阶段、各评价因子均满足标准要求

B.生态影响型项目各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问题,但采取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

C.污染影响型项目各阶段,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

D.项目某阶段出现轻微或短时超标问题,可不采取措施而通过自然消减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预测评价结论8.8.1 以下情况可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a)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且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 8.6 中相关标准要求的;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 GB 15618、GB 36600 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8.8.2 以下情况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 GB 15618、GB 36600 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7、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列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的是()。【单选题】

A.镍

B.铜

C.铬

D.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包括镉、汞、砷、铅、铬。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应预测给出预测点处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噪声值的差值

B.应预测高层噪声敏感建筑各楼层所受噪声影响

C.应预测给出满足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距离

D.应按预测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噪声预测内容预测各预测点的贡献值、预测值、预测值与现状噪声值的差值,预测高层建筑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按贡献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给出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距离。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

B.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长期贡献浓度分布

C.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50m

D.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说法错误的是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长期贡献浓度分布。

10、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下列固体废物中, 属于依据产生来源鉴别的固体废物有()。【多选题】

A.生产筑路材料的粉煤灰

B.固体废物焚烧产性的灰渣

C.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

D.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固体废物中, 属于依据产生来源鉴别的固体废物有固体废物焚烧产性的灰渣;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的时段一般划分为()。

A:施工期、运行期和试运行期
B:施工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
C: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
D:工程前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一般分为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3个时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是()。

A:节能减排
B: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
C: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D:满足清洁生产
答案:A
解析:
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清洁生产的前提下,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给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采用卡拉乌舍夫模式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应满足的条件有()。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小湖(库) D.无风时的大湖(库)


答案:B,D
解析:
BD 卡拉乌舍夫模式即湖泊推流衰减模式,其适用条件是:①大湖、无风条件。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