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6-03)
发布时间:2020-06-03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因子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生态因子
B.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生态因子
C.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常规、特征污染因子
D.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特殊污染因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因子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1)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生态因子;(2)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生态因子;(3)应包括反映建设项目特点的常规、特征污染因子;(4)应包括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特殊污染因子。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已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范围内设置1 ~2个监测点 。【单选题】
A.1~2km
B.3km
C.5km
D.7k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已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 ~2个监测点 。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多选题】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布点原则7.4.2.1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采用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 7.4.2.2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未受人为污染或相对未受污染的区域。 7.4.2.3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表层样监测点。7.4.2.4 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根据可能影响的深度适当调整。 7.4.2.5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 7.4.2.6 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 1 个表层样监测点。 7.4.2.7 线性工程应重点在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及维修场所等)设置监测点,涉及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的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或厂区内的平面布局情况确定监测点布设位置。 7.4.2.8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现有工程厂界外可能产生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监测点。 7.4.2.9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以反映降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4.2.10 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结合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情况,在可能受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取样深度根据其可能影响的情况确定。 7.4.2.11 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涉及A、B、C三个场地,A场地土壤含盐量为3.5g/kg,pH=7.2,B场地土壤干燥度>2.5,C场地土壤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1.5m,则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单选题】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5、某项目排放两种污染物,经计算A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 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单选题】
A.5 km
B.2.5 km
C.1.2 km
D.3 k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项目排放两种污染物,经计算A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 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边长5 km的矩形区域。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二级,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为河流,下列关于评价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B.至少丰水期和枯水期!
C.枯水期
D.丰水期和枯水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二级,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为河流,关于评价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丰水期和枯水期。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单选题】
A.关心点概率分析
B.有毒有害气体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分析
C.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D.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关心点概率分析,即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剂量负荷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事故发生概率的乘积,以反映关心点处人员在无防护措施条件下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等。【多选题】
A.设施
B.场所
C.设备
D.装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
9、当调查的水下地形数据不能满足水环境影响预测要求时,应()。【单选题】
A.对水下地形进行简化
B.按复杂地形进行预测
C.开展水下地形补充测绘
D.按简单地形进行预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调查的水下地形数据不能满足水环境影响预测要求时,应开展水下地形补充测绘。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单选题】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时的
B、生产运行阶段一般性事故时的
C、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事故时的
D、生产运行阶段一般性漏泄的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工程分析中污染物不正常棑放的基本概念。考生需 理解记忆之,风险事故时的污染物排放属于事故源强。
B.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C.协调发展、互惠互赢
D.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6-16
- 2020-12-06
- 2020-10-05
- 2020-06-14
- 2021-02-05
- 2020-10-14
- 2020-10-16
- 2021-07-27
- 2020-10-23
- 2021-04-14
- 2020-08-28
- 2021-05-04
- 2020-12-31
- 2020-10-07
- 2020-08-03
- 2020-10-16
- 2020-07-19
- 2020-12-11
- 2021-04-19
- 2021-07-08
- 2020-12-15
- 2021-01-10
- 2021-06-26
- 2020-08-17
- 2021-06-06
- 2020-09-12
- 2020-08-02
- 2020-10-16
- 2020-09-19
-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