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1-07-14)
发布时间:2021-07-14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多选题】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 (其中-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 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结合各要素风险预测,选出影响范围最大的要素,说明建设项目对其产生的环境风险危害范围与程度
B.大气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由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确定,明确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
C.地表水、地下水对照功能区质量标准浓度(或参考浓度)进行分析,明确对下游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
D.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以避免急性损害为重点,确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结合各要素风险预测,分析说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危害范围与程度。大气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由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确定,明确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对照功能区质量标准浓度(或参考浓度)进行分析,明确对下游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以避免急性损害为重点,确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确定泄漏频率的方法。【多选题】
A.类比法
B.矩阵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事件树分析法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泄漏频率可参考附录 E 的推荐方法确定,也可采用事故树、事件树分析法或类比法等确定。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单选题】
A.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B.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5、某锅炉房现有燃煤锅炉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为80mg/m3,拟扩建一台燃煤锅炉, 其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执行50mg/m3,受监测点位限值只能对混合后的烟气气进行监测。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锅炉房排放烟气颗粒物执行标准限值为()。【单选题】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同时段建设的锅炉,若采用混合方式排放烟气,且选择的监控位置只能监测混台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应执行各个时段限值中最严格的排放限值。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规定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方法有()。【多选题】
A.矩阵法
B.网络法
C.指数法
D.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规定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方法有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主要内容的是( )。【单选题】
A.公众参与
B.环境影响分析依据
C.规划编制全程互动情况及作用
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环境影响分析依据;②环境现状评价;③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④环境影响减缓措施;⑤根据评价需要,在篇章(或说明)中附必要的图、表。ACD三项,均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单选题】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公路建设等级。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二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
B.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3KM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M
D.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一级、二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三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3km。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一级、二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m;三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100m。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
1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 (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 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 +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 (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污染物数量 B.污染物排放浓度
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D.污染物排放的种类
B: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材料利用或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C:减量化,是指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D: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B.牧场土壤
C.蔬菜地土壤
D.一般农田土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5-21
- 2020-08-26
- 2020-10-09
- 2021-02-15
- 2020-05-23
- 2021-07-20
- 2021-09-03
- 2021-07-31
- 2021-07-15
- 2020-08-10
- 2021-02-05
- 2020-09-26
- 2021-02-20
- 2021-03-21
- 2020-05-06
- 2020-10-20
- 2020-12-06
- 2020-12-09
- 2021-02-10
- 2021-08-17
- 2020-12-14
- 2021-08-01
- 2021-04-13
- 2020-08-06
- 2020-10-27
- 2020-09-18
- 2020-12-30
- 2021-07-06
- 2020-09-19
-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