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0-05-29)

发布时间:2020-05-29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企业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单选题】

A.炼油企业

B.纺织企业

C.造船企业

D.钢铁企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行业执行各自的排放标准:造纸工业,船舶,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合成氨工业,钢铁工业,航天推进剂使用,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2、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居民文教区夜间冲突振动最大值不得超过()。【单选题】

A.75DB

B.73DB

C.70DB

D.67DB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的标准值及适用范围如表8所示。

3、拟建的城市轨道的车辆段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多选题】

A.车辆段边界噪声达标分析

B.车辆段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分析

C.车辆段选址环境分析

D.车辆段噪声源布局调整建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评价标准。②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③分析受噪声影Ⅱ向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④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⑤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⑥为了使建设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评价工程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⑦提出针对该建设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4、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单选题】

A.1.12KG/H

B.1.40KG/H

C.2.24KG/H

D.2.80KG/H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用外推法计算,3.5/(15*15)*(12*12)*0.5=1.12kg/h,选A。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公路项目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多选题】

A.类比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实测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有关分析方法的规定指出,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但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也较高。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评价时间允许,且有可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类比分析法。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照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最为简便,当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较低、评价时间短或是无法采取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计算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是采用此方法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不包括()。【单选题】

A.资源能源利用

B.项目投资收益

C.环境管理要求

D.生产工艺与设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规定,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是:①国家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指南的建设项目,应按所发布的规定内容和指标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必要时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与建议;②国家未发布行业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指南的建设项目,结合行业及工程特点,从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污染物产生、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某滨海平原地区引河灌溉工程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此可能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多选题】

A.毒水入侵

B.地面沉降

C.次生沼泽化

D.土壤次生盐渍化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以及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

8、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影响区域内,有一文物保护建筑,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应列入验收调查内容的有()。【多选题】

A.该建筑与城市交通工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B.该建筑的保护级别及保护范围

C.该建筑的建设年代

D.该建筑的振动保护要求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指出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有:工程影响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生态敏感目标和人文景观的分布状况,明确其与工程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护区级别、保护物种及保护范围等。提供适当比例的保护区位置图,注明工程相对位置、保护区位置和边界。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多选题】

A.包气带防污性能

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1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10、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样采集后需自然沉降(),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单选题】

A.40MIN

B.30MIN

C.20MIN

D.10MIN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以厂址中心为起点确定
B.项目厂界浓度超标,须调整工程布局,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考虑全厂的所有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等
D.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答案:C,D
解析:
见原文8.7.5。视频有误,以此为准。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而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由于考虑所有污染源的综合叠加及项目周边实际地形地貌影响,场界外的预测结果可能超过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结果。对于在环境防护距离之外出现区域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应考虑采取有效的污染源控制措施,确保环境质量达标。随着企业装备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化工企业,无组织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有组织排放点源数量众多,无组织排放所占比例缩小。因此,只考虑无组织排放源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往往很小,甚至无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要求,从而忽略了高排气筒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叠加的影响,导致了其局限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是指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

A:列表清单法
B:图形叠置法
C:生态机理分析法
D:景观生态学法
答案:D
解析:
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在进行生态机理分析法时,下列( )是需要做的。
A. 调查环境背景现状和搜集工程组成和建设等有关资料
B. 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对植物或动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c. 预测项目对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
D. 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

答案:A,B,C
解析:

2018-6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环境保护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非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B、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
C、耕地、草原、林地、因受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D、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失破坏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