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02-19)
发布时间:2021-02-1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影响排气筒下风向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距离的因素有( )。【多选题】
A.烟气温度
B.排气筒高度
C.污染物排放量
D.扩散参数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影响排气筒下风向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距离的因素有:排气筒几何高度、扩散参数、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污染物排放量与最大落地浓度有关,与距离无关。
2、化工区内新建液氯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 )。【多选题】
A.提高管道设计等级
B.规定应急疏散通道
C.储备救援物资
D.管廓设防雨顶盖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③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设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④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⑤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⑥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⑦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C项属于应急救援预案。
3、陆地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泥浆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 )。【多选题】
A.土壤污染
B.辐射污染
C.地表水污染
D.地下水污染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油气开采工程分析涉及勘察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四个时段。各个时期的重点为:①勘察设计时段工程分析以探井作业、选址选线和钻井工艺、井组布设等作为重点;②在施工期,土建工程的生态保护应重点关注水土保持、表层保存和回复利用、植被恢复等措施;对钻井工程更应注意钻井泥浆的处理处置、落地油处理处置、钻井套管防渗等措施的有效性,避免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③运营期,以污染影响和事故风险分析和识别为主;④退役期,主要考虑封井作业。
4、某项目建设临时占用10亩湖滨芦苇滩地,项目建成后该临时占地应恢复为( )。【单选题】
A.林地
B.草地
C.园地
D.湿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项目建成后,临时占地者必须及时清除废弃物,恢复土地原状,即湖滨芦苇滩地,属于湿地。
5、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有( )。【多选题】
A.环境噪声背景值
B.声环境功能区划
C.现有的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
D.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分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
6、采用催化焚烧设施处理非甲烷总烃浓度为15000 mg/的有机废气,焚烧后气体体积增加一倍,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为90mg/。该处理设施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 )。【单选题】
A.99.4%
B.98.8%
C.98.2%
D.97.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5000*V-2*90*V)/(15000*V)=98.8%。
7、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单选题】
A.5.25MG/L
B.3.00MG/L
C.2.50MG/L
D.2.40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点源排放持久性污染物,河水和污水完全混合、反映河流稀释能力的方程为:c=(cpQp+chQh)/(Qp+Qh)。式中,c为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Qp为污水排放量,/s;cp为污染物排放浓度,mg/L;Qh为上游来水流量,/s;ch为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则该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c=(4×0.5+1×10)÷(1+4)=2.40(mg/L)。
8、某项目拟选厂址位于县城东南8km的山坡上,该区域主导风向为SE,确定的大气评价范围为厂区中心点为原点10km×10km的矩形。该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内容有( )。【多选题】
A.县城居住人口
B.评价范围内居民点分布
C.评价范围内自然保护区
D.评价范围内矿山企业分布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敏感区是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9、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 )。【单选题】
A.中试试验数据
B.文献资料数据
C.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7.1,各类措施的有效性判定应以同类或相同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为依据,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化实验数据。题中,关键词为“拟”、“首次”,故选A。也可以用排除法解题,既然是打算第一次采用,那么一定没有文献资料数据和其他项目数据,可以排除BD。根据“三同时”原则,环境保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若要等建成后的实测数据,那就太晚了,排除C。选A。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计算室内声源的室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需要的主要参数有( )。【多选题】
A.室内围护结构处的声级
B.围护结构的隔声量
C.围护结构的面积
D.房间的体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需设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系统
C、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网上备案系统,在网上备案系统注册真实信息,在线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D、网上备案时,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无需签署姓名
B.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C.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D.改变水资源、水环境的自然状态
A.直接利用此系数计算,但必须进行验正
B.直接利用此系数计算,但必须进行实測
C.直接利用此系数计算,不必再进行实測
D.直接利用此系数计算,但要经过权威机构认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5-30
- 2020-04-29
- 2021-02-25
- 2021-03-18
- 2020-04-10
- 2020-10-23
- 2021-06-16
- 2021-08-25
- 2020-10-11
- 2021-07-12
- 2020-04-11
- 2020-05-05
- 2021-08-11
- 2020-10-11
- 2021-04-19
- 2021-06-27
- 2020-04-27
- 2020-11-22
- 2020-07-26
- 2020-04-08
- 2021-09-10
- 2020-05-29
- 2021-07-15
- 2021-01-24
- 2020-12-31
- 2020-10-16
- 2020-08-07
- 2021-03-27
- 2020-09-28
- 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