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01-19)

发布时间:2021-01-1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进行自然植被现状调查时,要根据( )确定样方面积。【单选题】

A.样地面积

B.植株密度

C.土地条件

D.植被类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论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环保措施的投资费用

B.环保措施的运行费用

C.环保措施的处理效益

D.环保措施的环境经济效益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论证,是要估算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取得的效益,用于多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比较,以选择费用比较低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论证不能代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拟建高速公路长125km,进行环境影响识别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多选题】

A.环境敏感目标

B.项目环保投资规模

C.沿线生态环境特征

D.沿线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中,在技术上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①项目的特性(如项目类型、规模等);②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③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④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⑤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4、由右侧温度廓线图可以确定( )。【单选题】

A.逆温层的厚度为1000M

B.逆温层的厚度为200M

C.逆温层底的厚度为200M

D.逆温层底的厚度为1000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逆温层的厚度为1000-200=800m;逆温层底的厚度(高度)是指随着高度增加而温度开始上升处的高度,如本题中随着高度增大而出现第一个拐点处的高度200m。

5、根据项目外排污水的污染因子进行河道水质预测因子排序,其排序指数ISE的可能值有( )。【多选题】

A.0

B.100

C.-100

D.-1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

6、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ERMOD模式预测时,下垫面参数一般取3km范围之内的下垫面参数,下垫面包括:水面、落叶林、针叶林、沼泽湿地、农田耕地、草地、城市、荒漠。

7、用吸收法处理废气时,选择液体吸收剂需满足的条件有( )。【多选题】

A.被吸收污染物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B.吸收剂对混合气中有害组分的吸收选择性好

C.被吸收物不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

D.吸收剂无毒,不易燃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是治理气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主要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的净化,尤其是对于大气量、低浓度的气体多使用吸收法。吸收法使用最多的吸收剂是水,一是价廉,二是资源丰富。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其他类型的吸收剂。选择液体吸收剂需满足的条件是被吸收污染物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吸收剂对混合气中有害组分的吸收选择性好,被吸收物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剂是否无毒、不易燃不一定需要满足,实际上吸收剂有毒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氨水等吸收剂。

8、某制糖项目废水总排放口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应开展的核查工作有( )。【多选题】

A.验收期间生产负荷

B.在线监测仪器安装使用情况

C.单位产品废水回用率

D.废水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检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各项环保设施或工程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②监测分析评价治理设施处理效果或治理工程的环境效益;③监测分析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达标情况和噪声达标情况;④监测必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点的环境质量;⑤监测统计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达标情况;⑥调查分析评价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敏感目标保护措施情况。

9、为了解某石油炼化改扩建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内的调查内容有( )。【多选题】

A.地表水水文状况

B.地下水理化特性

C.植被覆盖率

D.土壤污染状况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应查明地下水系统的结构、边界、水动力系统及水化学系统的特征,具体需查明下面五个基本问题:①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调查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②地下水的水质特征;③地下水污染源分布;④环境水文地质问题;⑤地下水开发现状状况。

10、某制糖企业污水处理站好氧处理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宜采用的二沉池类型有( )。【多选题】

A.竖流沉淀池

B.辐流沉淀池

C.斜板沉淀池

D.斜管沉淀池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在废水一级处理中沉淀是主要的处理工艺,去除悬浮于污水中可沉淀的固体物质。处理效果基本上取决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根据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①平流沉淀池;②辐流式沉淀池;③竖流沉淀池。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 总纲》,关于评价范围确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按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状况开发建设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B.在时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包括整个评价周期
C.在空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
D.评价范围确定应考虑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4.3评价范围4.3.1按照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确定评价范围(A错误)。4.3.2评价范围在时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B正确)。对于中、长期规划,可以规划的近期为评价的重点时段;必要时,也可根据规划方案的建设时序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4.3.3评价范围在空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C正确),特别应将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整体纳入评价范围。4.3.4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D正确);三是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如自然保护区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等)。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包括( )。
A、水源涵养型
B、洪水调蓄型
C、防风固沙型
D、生物多样性维护型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96 。

(2017年)某炼油企业常减压装置加热炉废气排放筒,按其运行时间频率和总图位置关系,可以确定该源的分类属于( )。

A.连续排放固定源
B.间断排放固定源
C.连续排放移动源
D.间断排放移动源
答案:A
解析:
常减压装置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装置的总称,因为两个装置通常在一起,故称为常减压装置。主要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是蒸馏时提供热量,常减压装置加热炉一般是连续工作,炉体位置固定。【知识普及】蒸馏是将一种混合物反复地使用加热汽化和去热冷凝相结合的手段,使其部分或完全分离的过程。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和蒸汽压(即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精馏塔内,轻组分不断汽化上升而提浓,重组分不断冷凝下降而提浓,相互间不断地进行传热和传质过程,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的轻组分产物,在塔底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分产物,它是实现分离目的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手段,考友大概了解下即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