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12-24)
发布时间:2020-12-24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顺直均匀河道,断面水质浓度变化负荷指数衰减规律C=C0exp(﹣kx/u), 已知区间无污染源汇入且流量稳定,COD断面平均浓度每4km下降6%,原始断面COD浓度为10mg/L,下游16km处CDO浓度为()mg/L。【单选题】
A.7.6
答案解析:公式已经给出,代入即可,需要记清楚公式中每个参数的涵义。
2、通用水体流失方程中,影响土壤可蚀因子K的主要因素有()。【多选题】
A.土壤机械组成
B.土壤渗透系数
C.农业耕作措施
D.耕作期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及渗透性确定。
3、某高架点源排放的、NOx源强相等,即QSO2= QNOx,仅考虑/NO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最大地面浓度是0.9倍
C.、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中关于预测模式的内容,点源小时浓度预测值与源强是正相关,但不是正比关系,A、B,C属于不相关选项,只有D正确。
4、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单选题】
A.地表植被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水体富营养化
D.地下水位抬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根据题意,水库蓄水可以导致周边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5、某污水池发生渗漏,其地下水下游480m处有潜水含水层取水井,其含水层渗透系数120m/d,有效孔隙度40%,水力坡度0.5%,污水渗漏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取水井的时间是()。【单选题】
A.4D
B.192D
C.320D
D.600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上的公式,稳态情况下渗水速率等于地下水流速:v=Ki= 120×0.5%=0.6;实际流速u=v/40%= 1.5;t=l/u=480/1.5=320。
6、用于判定风力侵蚀强度的因子有()。【多选题】
A.侵蚀模数
B.年主导风向
C.植被覆盖度
D.年风蚀厚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风力侵蚀的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7、在热电厂厂址确定后,可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有()。【多选题】
A.调整总图布置
B.设置声屏障
C.敏感建筑进行保护
D.夜间停止运行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热电厂没有夜间停止运行的,D选项不符合常识。
8、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与不同时段内的飞行架次数有关,下列时段划分正确的有()。【多选题】
A.7-19时
B.7-22时
C.19-22时
D.22-7时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用于评价航空噪声, 其特点在于既考虑了在全天24小时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段内的飞机对周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划分的时段有:7-19时、19-22时、22-7时。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有()。【多选题】
A.探空数据层数
B.每层的高度,气温
C.探测时间
D.日照时数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包括:时间、层数、层高、气温等,不包括日照。
10、湖库富营养化的敏感性一般与湖库滞留时间,平均水深,水温等有关。对上述关系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滞留肘间越长,越易形成富营养化
B.平均水深越深,越易富营养化
C.气候变暖利于富营养化
D.透明度越高,富营养化越严重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TSI指数表面透明度大,不易富营养化;河流不易富营养化;水深大,磷浓度低;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速;停留时间长,替换率小,磷负荷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室外,LAmax≤50dB
C.室内,LAmax≤60dB
D.室外,LAmax≤65dB






A、是否带来某些新的生态变化
B、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更
C、是否使某些原存在的环境问题向有利方向发展
D、是否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生态影响预測的目的及内容。考生务必理解记忆 之,见下。
(一)生态影响预测的目的
生态影响蚀测的目的是对工程的生态影响进行类型、程度的判定,对工程的环 境可行性进行判定,如果这个影晌是牛态环境可以承受的.也为编制生态影晌防护 与恢复内容打下
生态影昀预测要回答项目实施后下述W题:
(1)项目是否其有环境时行性。
(2)足否带来生态损失,能否防护与恢复、
(3)是否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
(4)是否使生态細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史。
(5)是否可以使某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3-29
- 2020-12-02
- 2020-12-16
- 2021-03-26
- 2021-07-01
- 2021-01-23
- 2021-05-31
- 2020-12-12
- 2021-07-27
- 2020-07-23
- 2021-01-31
- 2020-05-05
- 2020-08-09
- 2020-12-17
- 2021-07-15
- 2021-08-19
- 2021-06-04
- 2020-09-21
- 2020-08-02
- 2021-05-26
- 2020-08-01
- 2021-05-21
- 2020-05-14
- 2021-09-10
- 2021-05-05
- 2020-10-28
- 2021-08-26
- 2020-05-08
- 2020-06-21
- 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