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08-09)

发布时间:2020-08-09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中t为滞留时间,t的含义是()。【单选题】

A.年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B.年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

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式中:t为停留时间;t=V/Q,V为湖泊中水的体积,Q为平衡时流入与流出湖泊的流量,即年入湖径流量。

2、下列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中,属于水力控制技术的有()。【多选题】

A.生物通风技术

B.低渗透性屏障技术

C.植物修复技术

D.抽注地下水技术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作为地下水环境修复的传统技术,水力控制技术包括抽注地下水、排出地下水、设置低渗透性屏障。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来控制地下水污染。

3、关于焚烧炉炉型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炉排式焚烧炉适用于生活垃圾

B.流化床式焚烧炉适用于未经预处理的一般工业固废

C.固定床焚烧炉适用于规模小的固废处理工程

D.回转窑焚烧炉适用于热值较低的一般工业固废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焚烧炉型应根据废物种类和特征选择。炉排式焚烧炉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不适用于处理含水率高的污泥。流化床式焚烧炉对物料的理化特性有较高要求,适用于处理污泥、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转窑焚烧炉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热值较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固定床等其他类型的焚烧炉适用于一些处理规模较小的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4、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关心点的叠加值=预测值+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

B.关心点的叠加值=预测值+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

C.应绘制评价范围内不利季节月平均浓度分布

D.应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预测关心点的选择则应该包括评价范围内所有的环境空气质量敏感点(区)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应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即从项目的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评价排放方案的优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提出解决方案。

5、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单选题】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题中数据可知,氨氮、总氮、的浓度均超标。

6、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单选题】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废水处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为: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厌氧后好氧。对于高浓度COD生产废水,一般进行厌氧处理,采用UASB;对于SS(悬浮物),预处理和沉淀消毒过程都有效;对于废水中的氨氮物质,采用接触氧化,进行脱氮。综上,B选项所示的工艺流程的符合题意。

7、铅锌冶炼厂对地下水存在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场所有()。【多选题】

A.生产装置区

B.物料装卸区

C.生产废水处理站

D.职工生活区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铅锌冶炼厂对地下水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场所包括生产装置区、物料装卸区和生产废水处理站区。

8、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单选题】

A.0吨/月

B.15吨/月

C.30吨/月

D.45吨/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题中所给数据可知,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年排放量/生产月数=180÷6=30(吨/月)。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1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

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

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故A选项错误。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为两个月以上,故C选项错误。三级评价未做出相应要求,故D选项错误。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0、下列调查结果中,不能确定调查区某灵长类野生动物仍然存在的是()。【单选题】

A.该种动物的毛发

B.该种动物的历史记载

C.该种动物的粪便

D.该种动物的足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通过某种动物的历史记载不能确定调查区内该动物仍然存在。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维潮平均水质方程反映的有( )等过程。
A.光合 B. 离散C.推移 D.降解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进行风险计算和评价时,目前暂不对风险事故损害后果进行评价的是()。

A: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
B:半致死浓度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C:水生生态损害阈浓度范围内的水生生态分布
D: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答案:A
解析:
风险评价原则包括:①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②水环境风险评价,以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包括面积及污染物质质点轨迹漂移等指标进行分析,浓度分布以对水生生态损害阈做比较;③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④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急性死亡、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入。

(2011年)某工厂正常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3.0dB(A),停止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0.0dB(A)。则该工厂在东厂界处排放的环境噪声( )dB(A)。

A.60.0
B.63.0
C.61.5
D.64.8
答案:A
解析:
63dB-60dB=60dB(A)。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除了环境质量底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外,还应包括()


A、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

B、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上线

C、生态空间管控红线,资源利用上线

D、生态空间管控红线,环境容量上线
答案:A
解析: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撞准入负面清单"约束。
详见教材P30/397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