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4-13)

发布时间:2021-04-13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不属于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期工程分析重点内容的()。【单选题】

A.电站运行方案设计合理性

B.相关流域规划的合理性

C.工程安全监测的环境合理性

D.坝体选址选型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属于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期工程分析重点内容的工程安全监测的环境合理性。

2、水库渔业需要调查的项目有()。【多选题】

A.底栖生物

B.潮间带生物

C.大型水生植物

D.浮游生物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排除法,水库没有潮间带生物的调查。

3、有机液体储罐泄漏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优先提出的环保措施()。【多选题】

A.对储罐采购提出环保要求

B.对储罐区采取防渗措施

C.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D.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的优先措施应该是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控。对储罐采购提出环保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源头的跑冒滴漏,故A正确。对储罐区采取防渗措施则截断了难以避免的跑冒滴漏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途径,故B正确。C是便于及时发现已经发生的问题,D则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的处置。都是事后补救措施。故CD不选。 

4、低温水下泄对下游的影响有()。【多选题】

A.水生生物

B.陆生动物

C.农灌

D.城市取水设施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影响鱼类的产卵和孵化、农作物的冷害。

5、一砖砌墙,经监测外部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3dB,采取墙体两侧均匀抹面后,敏感自标处噪声达标,达标原因是()。【单选题】

A.灰面吸声

B.抹面加厚墙体厚度

C.抹面加大墙体密度

D.抹面封堵墙体缝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噪声防治措施,源于书本但没法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先看A,吸声措施主要运用于室内,用来降低室内墙体表面反射带来的噪声,因为室内会经历相当多次反射。而对于墙体内外的降噪效果则忽略不计,何况砖体的吸声效果与灰面并没有差别,故A不选。看B,增加墙体厚度也就20mm左右,这样的厚度增加导致的衰减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再看C,抹面加大墙体密度微乎其微,况且墙体噪声衰减值与密度相关性不大,故C不选。墙体主要作用在于隔声,而墙体中的缝隙对隔声效果很大影响,具体可以参阅《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控制技术导则》7.1.1.2,7.1.2.6.结构缝隙漏声对结构隔声营销较大。而没有抹面的墙体的砖块之间会有很多缝隙,抹面恰好可以填补缝隙。 

6、生态影响类项目工程分析不包括()。【单选题】

A.总投资

B.运行方式

C.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D.国民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是可研文件中分析的内容。

7、某河流水质影响预测,河流水环境水质现状COD、、TP占标率分别为70%、40%、60%,选取水质预测因子的排序正确的是()。【单选题】

A.COD>>TP

B.COD>TP>

C.>COD>TP

D.TP>CO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质因子排序是从大到小,本题题目信息缺排放数据。

8、废气排放出口调查内容选项是()。(污染源排放口统计的参数)【多选题】

A.出口坐标

B.排放规律

C.排放污染物

D.排放口温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废气排放出口对应的是点源的说法,需要调查排气简底部中坐标,但不是出口坐标。排放规律是指连续、间断等规律,因此需要调查。

9、改扩建某项目,该项目现有工程含重质非水相污染物,则项目现状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取样位置()。【单选题】

A.含水层中上部

B.含水层底部

C.含水层1/2处

D.距离含水层底部2m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宜在地下水位以下1.0m左右。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重腓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补充:地下水绝大部分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称这类污染物为非水相液体,即NAPL(Non-aqueousPhaseLiquid)。根据相对水的密度大小,将NAPL分LNAPL(轻质)和DNAPL(重质。由于DNAPL的低水溶性、弱迁移性、难降解性并能穿透含水层而滞留在含水层底部,所以需要在含水层底部取样。

10、地下水数值法预测,建立地下水水质预测模型的第一步工作是()。【单选题】

A.建立水质概念模型

B.建立水量数值模型

C.建立水流数值模型

D.分析水文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首先注意,这是水质预测模型,不是地下水流场预测。具体2019版技法书294页图7-9,模型应用过程。首先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可以便于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维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A.4 B.5 C.6 D.7

答案:D
解析:
监测制度,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级。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①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②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③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地下水水量均衡域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地下水类型
B.均衡要素
C.水文地质参数
D.均衡期
答案:A,B,C,D
解析:
水量均衡法应用的步骤为:①均衡区的确定(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参数);②均衡要素的确定;③确定均衡期;④建立水量均衡方程;⑤计算补给量和排泄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