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0-12-05)

发布时间:2020-12-0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于( )。【单选题】

A.Ⅰ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B.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C.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D.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Ⅱ类项目(如矿井涌水量,矿床开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水量均衡法既可用于区域又可用于局域水量计算,既可估算补、排总量又可计算某一单项补给量。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更改为:水量均衡分析是估算评价区补、排总量的一种分析方法,水量均衡分析的结果是地下水流场预测的基础。

2、承压水含水层一般不易受其顶部的地表污染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承压水含水层水流速度快

B.承压水含水层水量大

C.承压水含水层比其上部岩层的渗透系数大

D.承压含水层与其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承压水在很大程度上和潜水一样,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入渗。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它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于地表的补给区(潜水分布区)获得补给,并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以泉或其他径流方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泄出。当顶底板为弱透水层时,除了含水层出露的补给区,它还可以从上下部含水层获得越流补给,也可向上下部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无论哪一种情况下,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积极。因此,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3、在风险识别中,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有( )。【多选题】

A.火灾

B.爆炸

C.泄露

D.非正常工况排放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为: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类型。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

4、某锅炉烟气烟尘粒径较小,需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宜优先选用的除尘器类型是( )。【单选题】

A.旋风除尘器

B.水膜除尘器

C.静电除尘器

D.电袋除尘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6.1.3除尘器,6.1.3.3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室和旋风除尘器等,用于处理密度较大、颗粒较粗的粉尘,旋风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粒径5μm以上的尘粒。6.1.3.4湿式除尘器:包括喷淋塔、填料塔、筛板塔、湿式水膜除尘器、自激式湿式除尘器和文氏管除尘器等,湿式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粒径1μm以上的尘粒。6.1.3.6静电除尘器用于处理大风量的高温烟气。6.1.3.7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于去除0.1μm以上的尘粒以及对运行稳定性要求高和粉尘排放浓度要求严格的烟气净化。故选D。教材中也有这部分内容,但不全,大家可以多看导则。

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方法有( )。【多选题】

A.类比法

B.数值模拟法

C.现场监测法

D.已有资料收集法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有现场监测法(C)、收集已有资料法(D)。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 ( ) 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A.地(市)
B.省域
C.重点流域
D.重点区域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为两级,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和县 (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有( )。

A.声源源强控制
B.声波传输途径控制
C.敏感点防护措施
D.接收者个人防护措施
答案:A,B,C,D
解析: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应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如接收者个人防护措施)。

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

图2-1 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图

图2-2 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图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答案:
解析:
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整建议如下:   (1)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对各种废水进行混合处理,不符合废水“分类分质”处理的原则。理由是:   ①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含有重金属离子Cu2+、Zn2+,应在其车间处理达标;   ②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可能为碱性废水,应进行中和预处理;   ③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铬(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基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应在车间口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不得将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和其他废水合并后处理。   (2)调整建议   ①表面处理工序的反渗透浓水可返回到灰化工序重新使用,或者采用电解、气浮、过滤、离子交换等方式进行处理;   ②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可直接采用“中和+沉淀+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回用;   ③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为含铬废水,属于危险废物,车间排放口铬的浓度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可采用电解气浮、活性炭过滤的工艺进行处理或者将含铬废水交给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将不同类型的废水分别进行单独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混合后处理。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1)重复用水量=8+20.4=28.4m3/h;   (2)用水总量=新鲜水量+重复用水量=15.6+28.4=44.0m3/h;   (3)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用水总量)×100%=(28.4÷44.0)×100%=64.5%。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应调查的信息有:   (1)排气筒中心坐标、基底海拔高度。   (2)排气筒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烟气出口流速、排烟温度。   (3)废气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4)排气筒高度及周边半径200m范围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本项目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5m,而园区建设物高度在10~20m,排气筒高度不满足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m的要求)。   (5)污染物的种类(本项目为硫酸雾)。根据本项目特点,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的危险废物有:   (1)粗化固化槽液,其中含有金属铜,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2)灰化槽液,含金属锌,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3)钝化槽液,含有重金属铬,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4)废弃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   (5)槽渣和含铬污泥。

(2015年)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治理中,常见的化学方法有( )。

A.掩蔽法
B.燃烧法
C.氧化法
D.碱吸收法
答案: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399,恶臭气体的基础及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物理学方法,主要有水洗法、物理吸附法、稀释法和掩蔽法;二是化学方法,主要有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燃烧)法;三是生物学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