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章节练习(2022-01-19)

发布时间:2022-01-19


2022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三篇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城市供热工程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 【多选题】

A.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

B.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C.计算城市供热干管的管径

D.在可能的条件下,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E.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城市供热工程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在可能的条件下,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2、根据城市燃气的年用气量指标可以估算出城市燃气用量。其中燃气的( )是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主要依据。 【多选题】

A.小时用气量

B.日用气量

C.周用气量

D.月用气量

E.年用气量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燃气的年用气量指标可以估算出城市燃气用量。其中燃气的小时用气量、日用气量是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主要依据。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烈度( )强烈地震。 【单选题】

A.8级

B.10级

C.11级

D.12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汶川地震属于浅源地震。此次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9km,属于浅源地震。通常情况下震源位于地下70km之内的,都称为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km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km的叫深源地震。汶川震级超过唐山大地震。地震的破坏性与震源的深浅有密切关系。"震源深度越浅,地震能量越大,但波及的范围会小。而震源很深,地表破坏性相对小,但传得也远。"专家解释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源距地面不足12km,烈度达到11级。因此破坏能力巨大。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级超过唐山大地震,但震源深度相对较深,震中烈度达到9~10级,破坏性略小于唐山大地震。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

4、在雨水排放量的计算中,对于重现期来说,针对不同重要程度地区的雨水管渠,应采取不同的重现期来设计。其中对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 )。而对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规划重现期可酌情增减。 【单选题】

A.1~3年

B.2~4年

C.3~5年

D.4~6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雨水排放量的计算中,对于重现期来说,针对不同重要程度地区的雨水管渠,应采取不同的重现期来设计。其中对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而对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规划重现期可酌情增减。 

5、在电话需求量预测的单耗指标套算法中,单耗指标是根据规划区的建筑性质或人口规模而定。通常住宅电话以每户1部计,非住宅电话一般占住宅电话的( )。 【单选题】

A.1/3

B.1/2

C.2/3

D.3/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电话需求量预测的单耗指标套算法中,单耗指标是根据规划区的建筑性质或人口规模而定。通常住宅电话以每户1部计,非住宅电话一般占住宅电话的1/3。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强制要求是( )。

A.科学规划
B.统一管理
C.严格保护
D.永续利用
答案:C
解析:
严格保护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强制要求。《风景名胜区条例》把严格保护纳入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行政法规对于风景名胜区内各项建设行为和相关活动进行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规定,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 )

A.景源调查
B.景源评分与分级
C.景源确认
D.景源筛选与分类
E.评价结论
答案:A,B,D,E
解析: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第3.2.1条规定,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城市生态学的食物链原理中的"加链"是指( )。

A:除掉或控制那些影响食物网传递效益,且利润低、污染重的链环
B:增强城市各部分、各元素之间的直接、显性的联系
C: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转化为价值高的产品
D:增加新的生产环节、新的行业、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答案:C
解析:
广义的食物链原理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中时,首先是指以产品或废料、下脚料为轴线,以利用为动力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城市各企业之间的生产原料,可以相互利用。因此可根据一定目的进行城市食物网"加减链"。上述选项中的A即"减链",上述选项中的C即"加链"。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

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B: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C:地质构造
D:地形、地貌条件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要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例如,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水文和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则地形、地貌条件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又如,在地震区的城市,地质构造的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矿区附近的城市发展必须弄清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等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