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每日一练(2021-03-18)

发布时间:2021-03-18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在城市供配电设施规划方面,对于配电所来说,配电所一般为户内型,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 )kV·A,一般为2台,进线两回。 【单选题】

A.330

B.430

C.530

D.63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城市供配电设施规划方面,对于配电所来说,配电所一般为户内型,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630kV·A,一般为2台,进线两回。 

2、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 【单选题】

A.50%~70%

B.60%~80%

C.70%~90%

D.75%~9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污水与公共设施污水两部分之和,其大小直接取决于生活用水量,通常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70%~90%。

3、对于立体交叉中的互通式立交的变速车道来说,直接式变速车道过渡段长度由变速车道外缘线斜率计算得出,其驶出端外缘线斜率为( )。 【单选题】

A.1/10

B.1/10~1/15

C.1/15~1/20

D.1/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立体交叉中的互通式立交的变速车道来说,直接式变速车道过渡段长度由变速车道外缘线斜率计算得出,其驶出端外缘线斜率为1/15~1/20。 

4、计算道路网的密度,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题。可以采用矢量叠合的( )的叠合。 【单选题】

A.点和面

B.线和面

C.面和面

D.点和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不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计算。主要有三类:点和面的叠合,可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区域之间的关系分析;线和面的叠合,可计算道路网的密度,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题;面和面的叠合,可分析和规划地块有关的动迁人口、拆除的建筑物,评价土地使用的适宜性等。

5、下面关于信息含义界定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B.信息是物质属性的反映

C.信息是一种存在形式

D.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被认识,是对事物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信息这个概念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控制论中把信息归结为信号;物理学和信息论把信息定义为熵;哲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它以物质的属性或运动状态为内容,并且总是借助于物质载体传输和存储。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被认识,是对事物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面四个选项中,错误的一项为()

A:在特殊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相抵触的措施
B:应急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它排斥任何法律控制
C:法律保留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补充
D:应急性原则并没有脱离行政合法原则,而是行政合法原则特殊的、重要的内容
答案:B
解析:
应急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它并不排斥任何法律控制。

在城乡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于( )。

A.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规划
C.乡规划
D.镇规划
E.村庄规划
答案:B,D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二条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镇”这一名称的最早出现是在( )。

A.春秋时期
B.北魏时期
C.五代时期
D.两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镇”,作为地名的通名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镇”这一名称的最早出现,是公元4世纪的北魏时期,当时是国家设置于各地的军事组织,不是一级行政单元。到唐代,镇演变为一种小的军事据点。至五代时,镇的设置遍于内地,镇的官员除掌军权外,还握有地方实权。

由于城市人工干扰的范围十分大,城市的自然净化功能脆弱而且有限,必须进行人工的调节,一般包括的途径有( )。

A.综合治理城市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
B.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系统
C.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D.改善城市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
E.保护乡土植被和乡土生物多样性
答案:A,B,D,E
解析:
由于城市人工干扰的范围十分大,城市的自然净化功能脆弱而且有限,必须进行人工的调节,一般包括以下途径:①综合治理城市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②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系统;③改善城市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④保护乡土植被和乡土生物多样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