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大纲——给水排水

发布时间:2019-07-21


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所以贵州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大纲与全国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致。

一、水文学和水文地质

1.1水文学概念

河川径流;泥沙测算;流域水量平衡

1.2洪、枯径流

设计枯水流量和水位;设计洪水流量和水位

1.3降水资料收集

暴雨公式;洪峰流量

1.4地下水储存

地质构造;地下水形成;地下水储存;地下水循环

1.5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流向井稳定运动;地下水流向井不稳定运动

1.6地下水分布特征

河谷冲积层地下水;沙漠地区地下水;山区丘陵区地下水

1.7地下水资源评价

储量计算;开采量评价

二、水处理微生物学

2.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生理功能;生长繁殖;命名

2.2细菌生理特征

营养类型划分;影响酶活力因素;细菌的呼吸类型;细菌生长

2.3其他微生物

铁细菌;硫细菌;球衣细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病毒噬菌体;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2.4水的卫生细菌学

水中的细菌分布;水中病原细菌;水中微生物控制方法;水中病毒检验

2.5废水生物处理

污染物降解;污染物转化;有机物分解;废水生物处理;水体污染监测

三、水力学

3.1水静力学

静水压力;阿基米德原理;潜、浮物体平衡与稳定

3.2水动力学理论

伯努利方程;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

3.3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局部水头损失;绕流阻力

3.4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

孔口(或管嘴)的变水头出流;短管水力计算;长管水力计算;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3.5明渠均匀流

最优断面和允许流速;水力计算

3.6明渠非均流

临界水深;缓流;急流;临界流;渐变流微分方程

3.7堰流

薄壁堰;实用断面堰;宽顶堰;小桥孔径水力计算;消力池

四、水泵及水泵站

4.1叶片式水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性能曲线;比转数(ns);定速运行工况;管道系统特性曲线;水箱出流工况点;并联运行;串联运行;调速运行;吸水管中压力变化;气穴和气蚀;气蚀余量;安装高度;混流泵

4.2给水泵站

泵站分类;泵站供配电;水泵机组布置;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泵站水锤;泵站;噪声

4.3排水泵站

排水泵站分类;构造特点;水泵选择;集水池容积;水泵机组布置;雨水泵站;合流泵站;螺旋泵污水泵站

五、水分析化学

5.1水分析化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水分析结果的误差;数据处理

5.2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酸碱滴定;水的碱度与酸度

5.3络合滴定法

络合平衡;络合滴定;硬度测定

5.4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原理;莫尔法测定水中氯离子沉淀滴定

5.5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指示剂滴定;高锰酸钾法滴定;重铬钾法滴定;碘量法滴定;高锰酸钾指数 COD BOD5;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

5.6吸收光谱法

吸收光谱原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5.7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直接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法

六、工程测量

6.1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分类与特点;评定精度;观测值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

6.2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定位与定向;导线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

6.3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物平面图测绘;等高线地形图测绘

6.4地形图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

6.5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建筑安装测量;建筑工程变形观测

七、职业法规

7.1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城市规划、环保、房地产方面的法律规范

7.2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责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项目达产期每年总成本费用1880万元,利息支出100万元,折旧200万元,则经营成本为( )万元。

A.1580
B.1680
C.1780
D.1980
答案:A
解析: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及摊销费-利息支出=1880-200-100=1580(万元)。

煤气化反应性是煤气化和燃烧的重要特性指标,各煤种中( )。

A.煤的灰组分与数量对其反应性影响不明显
B.温度越高,煤的反应性渐弱
C.褐煤的反应性最强
D.无烟煤的反应性最高
答案:C
解析:

26号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A.3d54s2
B.3d64s2
C.3d6
D.4s2
答案:B
解析:
26号元素为Fe元素,为副族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价电子构型为3d64s2。

下列有关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热水水温的叙述中,何项是错误的?( )

A.水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与配水点最低水温的温度差不得大于10℃
B.冷热水混合时,应以系统最高供应热水水温、冷水水温和混合后使用水温求出冷、热水量的比例
C.在控制加热设备出口最高水温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其出水水温可达到增大蓄热量、减少热水供应量的效果
D.降低加热设备出水与配水点的水温差,能起到减缓腐蚀和延缓结垢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A项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5.5.7条,09版规范为单体不大于10℃,小区不大于12℃;B项见秘书处教材建水相关内容,冷热水比例计算;配水点要求的热水温度、当地冷水计算温度和混合后的使用温度;C项可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5.3.2条推导温度、水量、耗热量关系;D项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5.5.7条的条文说明。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