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章节练习(2022-03-13)
发布时间:2022-03-13
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在各类裂隙水中,因为( )布广泛,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富集,从而具有实际的开采价值。【单选题】
A.风化裂隙水
B.成岩裂隙水
C.构造裂隙水
D.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项,风化裂院水赋存于岩体的风化带中,风化作用与卸荷作用决定了岩体的风化裂隙带在近地表处呈壳状分布,通常厚数米至数十米。裂隙分布密集均匀,连通良好的风化裂隙带构成含水层,未风化或风化程度较轻的母岩构成相对隔水层。因此,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被后朔沉积覆盖的古风化壳,也可赋存承压水。风化裂隙水通常分布比较均匀,水力联系较好,但含水体的规模和水量都比较局限。B项,成岩裂隙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内部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原生构造; C项,构造裂隙是地壳运动工程中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是所有裂隙成因类型中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与各种水文工程地质问题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 ,是裂隙水研究的主要对象。
2、有点雨量资料系列( mm)为40、80、120,作为样本,其变差系数Cv为( )。【单选题】
A.0.40
B.0.5
C.0.55
D.0.6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变差系数(Cv) =均方差(S) /平均值(X),其中,平均值X= ( 40+80+120 ) /3=80,均方差,故变差系数Cv=S/X=40/80=0.5。
3、地下水资源储存量计算,一般根据埋藏条件不同而计算其( )。【单选题】
A.调节储存量
B.固定储存量
C.天然储存量
D.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下水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水的体积。根据储存量的埋藏条件不同,又可分为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保持相对稳定时,储存量是常量;当补给量减少,会消耗储存量 ;当补给量增加,储存量也相应增加。查明含水层的体积、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是准确计算储存量的首要条件。
4、下列构造类型中不属于断层组合形式的是( )。【单选题】
A.地堑和地垒
B.穹窿构造和盆地构造
C.阶梯状构造
D.叠瓦状构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断层很少单独出现,常由多条断层成带状组合在一 起,延长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形成断裂带,一般与褶皱带伴生。逆断层可组合形成叠瓦状构造,正断层可组合形成阶梯状断层、地堑和地垒等。 穹窿构造通常是由于岩浆侵入或者方向值交的褶皱运动相互干扰而造成的。
5、岩石的空隙性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提供了空间条件,河溶性坚硬岩石的容水空间主要是岩石的( )。【单选题】
A.孔隙
B.裂隙和断层
C.岩溶
D.孔隙和溶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岩石和土体空隐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又是运移通道。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性、充填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埋藏条件。根据成因可以把空隙区分为孔隙、裂隙与溶隙三种,并可把岩层划分为孔隙岩层(松散沉积物、砂岩等)、裂隙岩层(非可溶性的坚硬岩层)与可溶岩层(可溶性的坚硬岩石)。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三进制计数器
C.四进制计数器
D.五进制计数器
B.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C.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D.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B.三通调节阀只适用于定流量式水系统
C.只要采用适当的接管方式,三通调节阀可用于变流量式水系统
D.二通调节阀也可用于定流量式水系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9-18
- 2020-05-20
- 2020-07-20
- 2021-02-20
- 2021-11-22
- 2020-04-30
- 2020-04-08
- 2020-09-26
- 2021-01-23
- 2021-09-21
- 2020-07-06
- 2022-04-04
- 2021-05-09
- 2020-06-11
- 2020-09-13
- 2021-08-24
- 2021-03-02
- 2021-05-19
- 2021-05-22
- 2022-02-25
- 2021-11-08
- 2021-01-15
- 2020-09-13
- 2021-03-21
- 2020-06-14
- 2021-03-15
- 2022-02-13
- 2021-08-19
- 2020-08-09
-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