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章节练习(2020-10-01)

发布时间:2020-10-01


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普通物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对x=-2.5m处的质元,在t=0.25s时,它的( )【单选题】

A.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B.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C.动能最小,势能最大

D.动能最小,势能最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x= -2.5m处的质元的波动方程为:此时质元处于最大位移处,故速度最小,即动能最小。在波动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是同相位的,同时达到最大值,又同时达到最小值,故势能此时也最小。

2、横波沿一根弦线传播,其方程y=-0.02cosπ (4x-50t) (SI),该波的振幅与波长分别为( )。【单选题】

A.0.02cm,0.5cm

B.-0.02m,-0.5m

C.-0.02m,0.5m

D.0.02m,0.5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沿x轴正向传播的波动方程表达式为: 因为ω= =2π/T,则波动方程可写为:y=-0.02cosπ (4x-50t) =-0.02cos50m (t-x/12.5)。 故振幅为0.02m,波速为u= 12.5m/s,周期为T=2r/50π= (1/25) s,波长为λ=uT= (1/25) ×12.5=0.5m。

3、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n,用透明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条缝(靠近屏一侧), 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2,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单选题】

A.仍为明条纹

B.变为暗条纹

C.既非明条纹也非暗条纹

D.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双缝干涉,当单色光从光源发出的光波波阵面到达离光源等距的双缝时,双缝为同-波阵面上的两点,可视为两相干波源,从双缝发出的两列波传到屏上P点,产生干涉条纹的明暗条件由光程差δ决定。两束相干光在干涉场中任一点P的光程差为:当 本题中,原来的明条纹处满足光程差插入玻璃纸后该处光程差改变,改变量大小为δ=2.5λ= (2k+1)  λ/2,k=2,所以出现暗条纹。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一平衡态变化到另一平衡态若但无论气体经历怎样的过程( )。【单选题】

A.气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正值

B.气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负值

C.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理想气体内能仅取决于温度,故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5、在卡诺循环过程中,理想气体在一个绝热过程中所做的功为内能变化为而在另一绝热过程中气体做功内能变化则 间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卡诺循环分为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ΔE+W,绝热过程Q=0。第一个绝热过程,温度降低,系统做正功, 内能降低,第二个绝热过程,温度升高,系统做负功,内能升高 所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图示电路在t=0时开关闭合,t≥0时uC(t)为:


A. -100(1-e-100t)V
B. (-50+50e-50t)V
C. -100e-100tV
D. -50(1-e-100t)V
答案:D
解析:


A.
B.
C.HCHO
D.HCOOH
答案:C
解析: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



14,箍筋采用HPB300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2012年真题]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2.假定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ξN=1.6。试问,该墙体截面的最大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80
B、850
C、810
D、78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2.6条式(7.2.6)计算,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又根据7.2.7条第3款规定,墙体截面的最大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因横墙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取毛截面面积,所以: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为:




时,取



根据第7.2.6条表7.2.6可知,



再根据表5.4.2可知,



故代入数据可得,最大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