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模拟试题(2019-03-02)

发布时间:2019-03-02


1.木材的胀缩变形沿( )最小。

A 纵向

B 弦向

C 径向

D 无法确定

答案:A

2.木材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木材干燥至( )。

A 纤维饱和点

B 标准含水率

C 平衡含水率

D 饱和含水率

答案:C

3.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没必要设置何种装置?

A 加压泵

B 热量表

C 流量调节装置

D 过滤器

提示:暖通规范规定: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热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 除污器或过滤器,没必要加压泵,选A。

4. 哪种民用建筑的采暖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a)办公楼

(b)高层住宅

(c)学校

(d)幼儿园

提示:暖通规范规定:幼儿园采暖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选(D)。

5. 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A 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对最大传热阻有要求

D 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

提示:传热阻应根据有关节能标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选(D)。

6.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7.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8.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9.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10.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图示四处实测波形,哪一种是瞬时冲击荷载产生的?

答案:A
解析:
提示:A图是瞬时冲击荷载产生的波形,瞬时振幅大,由于受空气中阻尼影响,振幅逐渐减小,是一种有阻尼的自由衰减振动。B图的波形为简谐振动;C图波形为随机振动;D图波形为两个频率接近的简谐振动拍振。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
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王楼范围的灌注桩采取桩端后注浆措施,注浆技术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的有关规定,根据地区经验,各土层的侧阻及端阻提高系数如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估算得到的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500 B.6000 C8200 D10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5.3.10条,
根据《桩规》表5.3.6-2,桩身直径为800mm,故侧阻和端阻尺寸效应系数均为1.0,桩端后注浆的影响深度应按12m取用,因此:

下列关于构造柱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A. 构造柱必须先砌墙后浇柱
B. 构造柱应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C. 构造柱必须单独设基础
D. 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
答案:C
解析: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2.1.14条规定,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故A项正确。第10.2.5条规定,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为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故D项正确。第10.4.11条规定,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抗震墙边框柱、砌体抗震墙的构造柱或芯柱所对应处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并宜上下贯通,故B项正确。构造柱是对墙体的一种加强措施,也可以说是墙体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变形能力,在房屋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竖向约束构件,不是承重受力构件,所以构造柱不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故C项错误。

某大城市郊区某28层的高层建筑,如图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平面为一外径26m的圆形。基本风压数值为0.50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8。



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

A. 1/250
B. 1/220
C. 1/200
D. 1/150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