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必须先考二级才能考建造师一级吗?

发布时间:2021-03-03


是必须先考二级才能考建造师一级吗?


最佳答案

一建和二建是分别独立的考试,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从属联系,满足条件可以直接考一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m以上是砂岩,属含水层;两帮和底板主要是软弱泥岩,遇水易泥化;进入巷道820m处有一断层。整条巷道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其中锚杆抗拔力为120kN。喷混凝土采用C15,喷厚为15cm。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仅向设计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的意见,并认为岩性条件差,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难以实现设计的抗拔力值,要求改为80kN。设计单位最终确认了巷道围岩属软岩,确定锚杆布置确定为每断面13根,长2m,但是锚杆抗拔力仍维持原设计的120kN值。
施工单位按照组织设计进行了两掘一喷的巷道施工,掘进循环进尺为2.2m。某月施工进尺122m,中间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查看了施工单位循环验收的记录,其中抽查的巷道净断面检查记录的情况是: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时各15份,基本按巷道的均等长度分布选择。有关的记录内容如下:
基岩掘进后的检查:在4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2个对称的岩帮测点的半侧面最小尺寸为-25~-28mm,故其巷道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其余测点均为+180~+120mm,且对应点的巷道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施工后的检查:在6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3个测点的半侧面最大尺寸超过+150mm,其余测点均在+10~+120mm之间。喷混凝土施工后的检查:所有检查点均合格。
施工到812m处时,发现巷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渗水也越来越大;在业主的同意下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探水。最后探水资料显示破碎带较长且可能的涌水量较大,于是,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注浆的措施,达到堵水和围岩加固的目的,最终巷道顺利通过破碎带。问题:
1.施工单位应怎样解决设计单位关于维持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问题说明具体做法。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及喷混凝土支护三项施工中关于净断面的循环质量检查记录的合格情况,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采取探水工作有什么缺陷根据背景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怎样做好探水钻孔的设计工作
4.哪些参数是结束注浆工作的标准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漏水量是多少

答案:
解析:
问题1
对于锚杆抗拔力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包括采用树脂药卷固结、增加锚固长度(2~3节药卷)、甚至全长锚固,在正式施工前现场进行试验或模拟试验。施工单位至少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关于断层的详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断层性质、角度、落差、与含水层关系以及通过断层带的支护设计变更情况。
锚杆抗拔力是锚杆的设计参数,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地质及其他工程条件确定。锚杆的其他参数也同样。当设计单位经过计算或者其他手段确定锚杆抗拔力是合适的或者必须的,就有权力维持原参数,此时施工单位就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提高锚杆抗拔力的措施包括采用更有效的锚固方法,目前,树脂锚固效果最好。为进一步提高锚固效果,可以采用多节树脂药卷直到全长锚固。除此以外,为保证措施合理,应进行实地试验或者模拟试验,以保证锚杆抗拔力的实现。
断层是该巷道的一个影响重大的地质构造条件,必须尽量详细了解清楚。所以在图纸会审会议上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交代具体构造状况及其影响以及支护措施,并对断层对施工的影响(包括技术、材料以及费用的变更)有所准备。
问题2
基岩掘进施工时,巷道净断面尺寸合格。理由:属于软岩巷道的合格要求是在考虑允许偏差下不得小于设计净断面;某4个检查点均有有2个测点不合格。考虑到本项目为主控项目,则其合格率达80%,满足75%的要求,故应评为合格,即此4个检查点均为合格检查点,该中间检查段应为合格。其余检查段无不合格情况,故该项应评为合格。
锚杆支护施工,巷道净断面规格尺寸应评为合格。理由:6个检查点中每个检查点有3个测点不合格,合格率占70%,因本项目属一般项目,故6个检查点均应评为合格。三项工序检查均属于合格,故该项中间验收应列为合格。
本题考核内容比较多,关键是:
(1)基岩掘进项目的断面规格质量验收要求是围岩属于软岩,与一般性围岩的要求不同,增加了断面的宽度和高度同时还不应小于设计断面的要求。
(2)同一项质量检查内容,三项检查过程,而且三项检查的标准不完全相同,三项检查的评定标准不完全相同;基岩掘进时的该项内容属于主控项目,锚杆支护时属于一般项目,最终的喷混凝土时又属于主控项目性质。要了解其内在的差别,那更应该清楚这种区别的原因和根据。
(3)最终的评定是中期检查的结果,它是由循环检查记录的抽样及相关资料检查的结果。所以,在对待该问题时,应清楚这些内容上的区别、时期上的区别,逐层剥离。否则容易搞混。
问题3
施工单位探水工作的缺陷是探水时间太迟。实际情况是已经发现巷道用水越来越大、岩层破碎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时才提出探水要求。
要做好探水工作的设计,首先要获得详细的断层资料,包括断层准确的断层线位置、性质、倾角、断距、落差等参数。根据相应的探水规程要求,探水提前距离应根据水压大小确定,至少应在10m以上,如果断层线的位置在进入巷道820m,则至少要提前到810m就开始探水。
施工单位提出探水要求其实应该在其施工组织措施或者图纸审查会议时就可以提出。该问题和背景的地质资料状况有关,因为地质与水文条件不清楚,这一问题就更为重要。本题的考核意图应该就是进一步认识地质断层构造怎样影响施工的问题。因为探水设计主要就是确定钻孔参数,而所有的参数确定,都要依据断层的构造参数。例如起始位置、钻孔深度、角度、孔的布置等。
问题4
结束注浆工作的参数是注浆压力、注浆量。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涌水量不大于5m3/h。
本题要求认识注浆工作的质量控制内容。这些内容都属于注浆质量的主控项目内容。

洁净空调系统风管的所有( )均必须涂密封胶。

A.法兰连接处
B.咬口缝
C.翻边处
D.焊接缝
E.铆钉处
答案: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151
风管的所有咬口缝、翻边处、铆钉处均必须涂密封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的构成要素有( )。

A.策划
B.持续改进
C.实施与运行
D.检查和纠正措施
E.管理评审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185页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构成要素,标准的结构系统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标准由“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五大要素构成。

背景资料:
某溢洪道除险加固工程,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9.0m,底板顶面高程为21.0m,闸墩顶高程32.0m,墩顶以上为混凝土排架、启闭机房及公路桥。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
为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未经复核的情况下,当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拆除脚手架及承重模板。一辆载重汽车在桥上通过时,桥面发生坍塌,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项目管理权限及时向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并迅速组建由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机构、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和统一领导与指挥。
问题:
1.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说明桥面板拆模时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分为哪几级并指出本工程的事故等级。
3.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上报程序有无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组成。

答案:
解析:
1、桥面混凝土板拆模时机不正确。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规定,该桥桥面板跨度大于8m,桥面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拆除脚手架及承重模板。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分为Ⅰ级(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Ⅱ级(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四个等级。本工程的事故等级为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3、施工单位的上报程序有不妥之处,施工单位除应及时向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外,应同时向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4、“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由施工单位组织成立不妥,应当由项目法人组织成立。该指挥部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机构、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不妥,其正确组成应为:
指挥: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
成员: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