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下列属于唐代诗人李白作品的有( )。
A、《游敬亭山》
B、《秋登宣城谢跳北楼》
C、《江上望皖公山》
D、《独坐敬亭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如果要请你来为九年级学生命制试题,请以这首诗为阅读材料,设计两道阅读理解测试题,并注明参考答案及分值。(8分)
(2)如果要你用一课时讲授这首诗,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请你为这堂课设计一份板书。(6分)
答案:
1、两道阅读理解题如下: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参考答案:C
(2)请分析这首诗歌最典型的艺术特点。(4分)
参考答案:诗中通过对画面的精心描画,融情入景,以象明志,使景、情、理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厚的意境。这样,既使情感得到了深沉的表现,避免了情感的滥化与表面化,又使自己的人生洞见得到了形象化的传达。本诗非常突出地表现出了徐志摩对音乐美的追求。他以一种口语化的语言,创造出了流畅而又深沉的旋律,较好地表现出了诗人不迟滞于物的哲思。
2、板书如下:
一、 导入新课: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徐志摩的这首《偶然》。这是一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堪称别具一格之作。
二、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诗人在有限的文学生涯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和四本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一本小说集《轮盘》以及大量的书信、日记和随笔等等
徐志摩是现代新诗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柔美、清丽、音韵和谐,颂扬理想;表达对爱情、自由、美的追求;擅长细腻的心理捕捉、缠绵的情感刻画,深得青年人的喜爱,影响至今不衰。
三、 观看《偶然》的朗读视频:
思考:这首诗传递给我们怎样一种感觉?
四、 诗意讲解:
诗的第一句用“我是天空的一片云”作比,传达诗人高洁不俗的天性,显示飘忽动荡的心绪。同时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偶尔”说明是不期而然的,但又不感到突兀,因为“我是天空的一片云”这种美好事物存在本身,由于热爱美、追求美,因此“投影在你的波心”。其中“波心”指追求者心理的波动、振荡与兴奋。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为什么“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全因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飘摇不定,彼此的相遇并不永久,这种美并不永恒,也就注定了“转瞬间消失了踪影”的结局。所以也就不必太倾注自己的情感。此时诗人是极力抑制兴奋的情绪,劝谕知己。
在第二节里,诗人首先设置了相逢在“黑夜”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在这特殊境遇中,“你”突然出现,驱散沉沉的寂寞,点亮浓重的夜幕,继而相逢、相知,辉映“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虽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我”注定不能停留,只有擦肩而过,。但殊途同归,正因为“你我”有同样的期待,同样的热情,才缔造出难以忘怀的“偶然”相遇。
这里,两个背道而驰的意向蕴涵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到同一个词——“方向”上。
此时,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对有缘无份的无可奈何的感慨,与内心的痛苦犹如火山一般爆发出来,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而恰在此时,一种不堪重负之感油然而生,于是诗人不得不劝解自己“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显然,这句语气上以退为进,似轻实重,以显示这豁达的诗文强调的不是“忘掉”,而是“记得”,自己对偶然邂逅的一段美好时光魂牵梦绕,自然也希望对方铭记心怀,长存于脑海。
这首诗用了形象鲜明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期待,其感情负荷之重,诗意蕴籍之深,令人难以忘怀。
五、 讲解诗的结构:
解释何为’张力’结构: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
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1)诗题与文本 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2)诗的内部 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
最能体现张力结构的诗句:“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六、 思想感情的深化: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
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七、 布置作业:
写一写对《偶然》这首诗的感想,字数不限
(2)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__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__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__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2分)
(1)石榴开遍树荫满地清幽(2)苏舜钦的这首七言绝句。“无一句不切夏意”,且句句透露出清凉静谧、清幽朦胧之意。此诗作于诗人被削职为民、隐居不仕的落魄时期,描写的景色虽然传达出一种悠然恬淡、洒脱不羁的心境,但仍可见作者把政治上的不得意和不能一展抱负而带来的痛苦掩藏在清凉夏景之后的无奈。
你能帮我安装一下这个软件吗?(set up)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同步试题及答案一、小朋友,你能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吗?谙()镜()孤()厌()暗()境()狐()压()二、小朋友,你能帮小刚把下面的题完成吗?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_和_。诗句中,能表现出“孤独”的词有_。2.望洞庭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_。3.忆江南是_牌名。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的红和春天_的绿。这样写对照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_的情感。三、小朋友,你能解释一下下面这些古诗句吗?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_。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四、小朋友,相信你能很出色地默写出下面的两首古诗!参考答案一、谙(谙熟)镜(镜子)孤(孤独)厌( 厌恶 )暗(阴暗)境(境外 )狐(狐狸)压(气压 )二、1.诗人 敬亭山 孤云 独去闲2.唐 刘禹锡 洞庭湖中的君山3.词 江边的花朵 江中的河流 热爱祖国河山三、1.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2.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水青翠,静静的水面没有一丝风,就像银白色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3.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四、略。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同步试题及答案一、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将下面这四组相像的生字区分并组词吗? 赏()漓()桨()峦()尝()璃()浆()恋()二、 同学们,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把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吗? 三、 同学们,你来当小法官判读下面句子的正误吧!对的写“T”,错的写“F”1.“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2.“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4.“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 5.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四、你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吗? 欣赏观赏 1.这首曲子创作地很出色,值得大家好好()。 2.西湖的美景非常值得人们()。 罗列陈列 3.光是()事实是不行的,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4.博物馆里()着许多出土文物。 四、 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哪些句子是比喻句吗?用横线画出来吧!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2.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3.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卷一样。 五、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吧! 1.“这样的山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这样的山”,桂林山的特点是_、_、_;漓江水的特点是_、_、_。 2把漓江水比作是“无暇的翡翠”,原因是:_。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_之情。 3.“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相连,形态万千。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_。 参考答案 一、 赏(欣赏)漓(漓江)桨(船桨)峦(山峦) 尝(品尝)璃(玻璃)浆(浆糊)恋(留恋) 二、 (波澜壮阔)的大海翠绿的(屏障) (水平如镜)的西湖新生的(竹笋) (峰峦雄伟)的泰山无暇的(翡翠) (红叶似火)的香山连绵不断的(画卷) 三、 1.F2.F.3T4.T5.T 四、 1.欣赏2.观赏3.罗列4.陈列 五、 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比喻句。 六、 1.围绕倒映奇秀险静清绿 2.漓江水深、水清,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3.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一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相连,形态万千”做概括,恰到好处。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试题及答案一、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zhjingyutngyctnb () () () () showiwnynrzh ( ) () () 二、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蜒()臀()簇()察() 蜓()臂()族()擦() 三、我能根据解释,写出本课的生词。 1.山峦叠嶂,草木茂盛的样子。() 2.颜色各不相同。() 3.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四、我能分清下面每组词的意思,并选词填空。 欣赏观赏 1、领导对我爸爸的为人一直很()。 2、星期天我们经常到公园()兰花。 呈现出现 3、这座繁荣的城市到处都()欣欣向荣的景象。 4、拐个弯,()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明艳的油菜花。 五、我能给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端正,不歪斜东西的一头项目方面事情的开头仔细地看用手平正地拿着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异:不同的分开另外的,别的特别的奇怪 1.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 2.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六、我能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时间是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最后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特点是_;再写了_,特点是_;然后写了_特点是_。 3.“孔隙”的特点是_。表现在_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_; 2船的进出方式是_ 乘船必须_; 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 4.内洞的特点是_、_、_。重点写了_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 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蜿蜒乳汁 二、 蜒(蜿蜒)臀(臀部)簇(一簇)察(观察) 蜓(蜻蜓)臂(臂膀)族(民族)擦(擦拭) 三、 突兀森郁颜色各异蜿蜒 四、 1.欣赏2.观赏3.呈现4.出现 五、 123;123 六、 1.叶圣陶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4月14日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洞口外的景色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宽外洞大 3.窄小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绳子,船就出来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眼前昏暗了,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黑大奇奇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同步试题及答案一、 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五()()斓五彩()()()()点点 重重()()白()()雪()清() 二、我会仿照下面的词语格式写出更多。 例:白皑皑
问题25
你能描述一下自己的成功阶梯并解释这一过程吗?
分析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求职者对企业界运行规律的理解,也可以反映出求职者的期望是否现实,同时也可以表明求职者的目标和抱负。
错误回答 我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是一个相信勤劳必将得到回报的人。我相信,如果我选择了一家合适的企业,我可以很快地在企业阶梯上攀升,而且能最终成为这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你们这样的一流企业里,这就是成功。
评论 这种回答乍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它存在几个问题。虽然它反映了企业界很多人的想法,但它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事物的运行方式正在发生着变革。在以上回答中,最后一句话看起来好像是要别人领情。对于敏锐的面试人来说,这种回答听起来倒有点拍马屁的嫌疑。
正确回答 我认为,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最大挑战。我认为,企业正在改变这种职业阶梯的方式,而且这种改变是巨大的。因此,我认为企业员工也必须适应这种改变,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对我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一家能充分利用自己技能的企业。一旦找到这样的企业,我就会尽我所能为企业增加自己的价值。如果我能做出重要贡献,我理所当然地会获得职业晋升的机会。
评论 这种回答表明,求职者理解工作场所正在发生的变革。另外,它也说明求职者理解企业面临的困境,知道企业非常重视发挥员工的个人生产力,看到了个人业绩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同时,它也说明求职者有成功的动力,而且没有任何不现实的期望。最后,它表明用工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达成的一种真诚协议。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 “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__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__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__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4分)
(3)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万籁俱寂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案例:
一、巧妙引导,发现“有”“无”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2.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有”和“无”这对关键词
二、层层深入,由“有”见“无”
问题一:诗人生活中有什么?(由“象”入“境”)
1.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告诉我们:他在此时此地的生活中有什么?诗中具体有些什么呢?(比如,从“结庐在人境”中,我发现陶渊明的生活中有庐,草庐。他居住的是朴素的草庐)
2.读一读诗中具体描写景物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把诗中有的这些景物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看看脑海里会浮现一副怎样的图画。
问题二:诗人心中有什么?(由“境”会“意”)
1.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此中”到底有何“真意”?由想象中所见“诗意图”,你领悟到诗人心中有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各组的发现。
问题三:诗人心中有哪些“无”?(由“意”悟“美”)
1.教师点拨: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有如此丰富的“真意”,恰恰是因为心中有所放弃,有许多个“无”。
2.学生结合学过的《桃花源记》,以及对陶渊明的了解,思考:他的精神世界有哪些“无”?用“无”字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来概括诗人心中的“无”。(比如“无忧”,他远离官场,没有了案牍、迎送之烦恼。)
3.小组讨论,然后各组汇报。
4.教师结合学员的体悟,对诗人的精神境界和诗歌的意蕴美进行小结。
三、深情朗读,领悟“有”“无”
引导学生带着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带着对诗人精神境界的向往,深情朗诵,领悟诗歌“有”“无”相生之妙趣。
请评析该教学设计的主要优点(说出两点即可)。
①从宏观方面说:(1)要看教学设计整体有没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教学设计有没有体现出新课改理念,有没有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②从微观方面说:(1)要看教学设计环节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贴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2)要看教学设计的环节是否完整和合理。比如导入环节是否符合原则和学生学情。比如整体感知、细品研读部分有没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比如拓展延伸、作业小结等部分的设计内容是否紧扣教学目标。(3)要看设计中体现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氛围。(4)要看教学设计中有没有体现教师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是否起到体现教师主导性的作用。
阅读《饮酒》教学设计(节选),完成下题。
一、巧妙引导。发现“有”“无”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有”和“无”这对关键词。
二、层层深入,由“有”见“无”
问题一:诗人生活中有什么 (由“象”入“境”)
1.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告诉我们:他在此时此地的生活中有什么 诗中具体有些什么呢 (比如,从“结庐在人境”中,我发现陶渊明的生活中有庐,草庐。他居住的是朴素的草庐)
2.读一读诗中集中描写景物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把诗中有的这些景物联系起来,发挥想
象,看看脑海里会浮现一幅怎样的图画。
问题二:诗人心中有什么 (由“境”会“意”)
1.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此中”到底有何“真意” 由想象中所见的“诗意图”,你领悟到诗人心中有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各组的发现。
问题三:诗人心中有哪些“无” (由“意”悟“美”)
1.教师点拨: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有如此丰富的“真意”,恰恰是因为心中有所放弃,有许多个“无”。
2.学生结合学过的《桃花源记》以及对陶渊明的了解,思考:他的精神世界有哪些“无” 用“无”字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来概括诗人心中的“无”。(比如“无忧”,他远离官场,没有了案牍、迎送之烦忧)。
3.小组讨论.然后各组汇报。
4.教师结合学员的体悟。对诗人的精神境界和诗歌的意蕴美进行小结。
三、深情朗读,领悟“有”“无”
引导学生带着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带着对诗人精神境界的向往,深情朗诵,领悟诗歌“有”“无”相生之妙趣。
问题:
请评析该教学设计的主要优点(说出两点即可)。
优点2:教学用语具有引导性、启发性。设计中提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教师点拨”等字样,都能体现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新教学理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及引导性。设计中问题层层递进(由“象”入“境”、由“境”会“意”、由“意”悟“美”三个步骤),逐步引导深入,从意象、意境知识到审美能力的转化,逐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提高鉴赏水平,掌握鉴赏方法。
优点3:注重品味后的朗读。在理解诗歌基础上的深情朗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符合诗歌教学,将意象转化成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附参考答案)(精品推荐)” 相关考题
- 声音的感受器为()A、Cordi’s器B、球囊斑C、椭圆囊斑D、半规管壶腹脊E、半规管
- 单选题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有误()A 由TDAg激发B 由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C TCR识别抗原-MHC分子获取第一信号D CD3负责传递第二信号E 效应物质为致敏T细胞
- 男,68岁。间断咳嗽、咳痰1余年,活动性气短2年。曾行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膈肌低平。吸烟史40年,1包/天,已戒3年。该患者血气分析示:pH7.37,PaO65mmHg,PaCO42mmHg,引起该患者血气分析异常最主要的机制是()A、肺泡通气量下降B、通气/血流比值失衡C、弥散功能下降D、肺内分流E、膈肌疲劳
- 男性,26岁,突然出现抽搐,从一侧手指开始,向腕部、臂、肩部及半身扩展。诊断最大可能是()A、全面强直-阵挛发作B、精神运动性发作C、失神发作D、杰克逊(Jackson)癫癎E、部位性感觉性癫癎
- 单选题可有效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的佐剂为()A 福氏佐剂B 胞壁肽C 细胞因子D 羊毛脂E 多聚核苷酸
- 单选题全量免疫法的计量单位是()A 微克B 毫克C 克D 微升E 毫升
- 口咽部良性肿瘤最常见为()A、纤维瘤B、乳头状瘤C、血管瘤D、组织细胞瘤E、潴留囊肿
- 前上型扁桃体周脓肿的切开部位可为()。A、软腭最隆起处B、软腭最软化处C、腭咽弓D、腭垂根与上列磨牙连线的中间E、腭垂根与下列磨牙连线的中间
- 单选题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 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 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 常用于食具消毒E 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 适宜强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的是()A、小面积烧伤B、大面积烧伤C、浅平而新鲜的创面D、分泌物减少或者脱痂露出新鲜肉芽组织E、创面的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较多,肉芽生长不良
- 福师答案《经济法》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期末考试A卷(奥鹏)3-
- 福师答案《民法》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期末考试A卷(奥鹏)3-
- 福师答案《教育心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新3-
- 福师答案《形势与政策(公共课)》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作业考核(福师大)-
- 福师答案《大学英语(2)》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期末考试A卷3(奥鹏)-
- 福师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期末考试A卷3(奥鹏)-
- 福师答案《家庭教育学》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新3-
- 福师答案《形势与政策(公共课)》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作业考核(福师)-
- 精编四年级月考二答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
- 建党100周年党建党史知识题库150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