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B. 感觉对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
感觉适应是感觉机能的熟 练或疲劳现象,当刺激水平提高时,感受性降低,当刺激水平降低时感受性提高。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A
略
虽然文章质量很高,但仅供学习交流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篇一】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肤觉、视觉的适应现象特别明显,在生活中相当普遍。例如,“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若把糖果等食物含在口中持续一段时间,它的味觉就会减弱,最后甚至可能完全消失。轻微的东西与皮肤接触,开始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很快就不再感觉到。赤足行走,刚开始会觉得地上的石渣刺足,难以忍受,但走一会儿就不再有刺痛感。从炎热的户外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时觉得有些凉,但时间长了,凉的感觉就不明显了。视觉的适应现象分为对暗适应(或暗适应)和对光适应(或明适应)两种。从亮处进入暗处,如从阳光下进入地下室,开始眼前一片昏黑,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逐渐能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对暗适应。相反,在暗处呆久了,一下子进入明处,最初一瞬间感到很刺眼,看不清东西,稍过一会儿,视觉感受性降低,眼睛才逐渐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明适应。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由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引起的。如,同样一块灰色的布,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暗一些,在黑色的背景下显得亮一些,而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则带有青绿色。继时对比是由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使感受性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如刚刷牙后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有种特殊的味道,而吃糖后吃柑桔、葡萄等水果,会觉得它们很酸。生活中,感觉的对比现象十分普遍,研究对比现象,对于正确运用对比规律、提高感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行业与对比现象有关,需要对比规律。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电视电影画面等特别强调视觉效果,所以视觉的对比规律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在交通机械设备等方面,出于安全的需要,也特别需要色彩视觉的强烈对比,以便于识别。3.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而这种暂时保留的现象也叫作感觉后效。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视觉后像的作用。后像是由于神经兴奋的后作用而发生的,它存在于各种感觉之中。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的特别明显。视觉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例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位于黑色背景之上,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如果先注视一朵黄花,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4.联觉在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优美的音乐旋律在引起听觉的同时,还使人感到全身舒畅、放松,或使病人减轻疼痛,或引起味觉、增进食欲。色彩视觉引起联觉的现象十分普遍。红、橙、黄等色彩与火、阳光的颜色相似,在冬天使人感到温暖,在夏天使人感到炎热,故被称为暖色;相反,绿、紫、蓝等色彩使人产生寒冷或凉快的感觉,故被称为冷色。从事音乐的人常常发生视听联觉现象,听到音乐的同时能产生相应的视觉形象。生活中我们常使用的“甜蜜的声音”、“苦涩的笑容”等词语也体现了一种感觉会引起另一种感觉。【篇二】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变化,但是知觉本身不变,比如:从各个角度去看一扇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这就是形状恒常性。【篇三】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一、行为主义强化主义强化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联结,强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也强调了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例如,小明妈妈通过奖励小明100元钱的方式,激励小明去弹钢琴。通过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行为主义中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所强调的是外部动机,通过外在的奖励和诱因驱动学生学习。二、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外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其满足主要依赖于自身。例如,小明父母忙于工作缺少对小明关心,在学校中比较孤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和老师的责备,导致小明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该例子中,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满足,底层需要没有满足影响上层次需要的满足,所以影响了学习需要的满足进而降低学习动机。三、认知主义1.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为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他们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一般喜欢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就是难度在50%的任务;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一般喜欢选择任务难度趋近于0%或者趋近于100%。关于成就动机理论考点在于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的特点和倾向选择的任务。2.成败归因理论,代表人物维纳。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与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受性
- B、感受性的补偿
- C、联觉
- D、感觉适应
- E、感觉对比
正确答案:E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 A、感觉对比
- B、联觉作用
- C、感觉作用
- D、感觉补偿
- E、感觉适应
正确答案:A
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 A、感觉对比
- B、感觉能力
- C、感觉适应
- D、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C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适应
- B、感觉对比
- C、感觉相互作用
- D、联觉
正确答案:A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适应
- B、感觉对比
- C、感觉相互作用
- D、联觉
正确答案:A
更多 “精编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归纳合集” 相关考题
- 单选题3,8,6,11,9,14,( ),( )。A 11,16B 12,16C 12,17D 13,17
- 问答题(十五) 【给定资料】 1.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经典论述和故事,《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之矣”,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司马迁《史记》中的《商君列传》讲了一个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接下来的商鞅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在此后的几年中,秦国在商鞅变法中日渐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诸侯们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杀而身死国亡,褒姒也被俘虏。 2.儒家把“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地位十分重要。《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相传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烧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不随母亲去了。曾子的妻子赶集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正准备杀猪,她赶快制止曾子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你怎么当真了?”曾子严肃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长大后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以后你再讲什么话,孩子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就不会再相信你了。”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协助曾子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书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简,说好是今天还的,再晚也得还人家。 3.契约,英文为contract,中文又译为合同,英国著名法学家梅英考察了契约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契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契约关系在古代就存在。在古巴比伦王国,由于商业比较发达,就产生了规范契约关系的法律条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事关系、民事关系的发展,因而买卖契约、租赁契约、雇用契约、借贷契约、保管契约、合伙契约等契约关系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契约法律约束观念基本形成。近代,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统治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契约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契约经济,无论是商事、民事还是政事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契约关系。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世贸组织的建立使契约关系、契约思想进一步向全球扩展。有学者提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规则。在制度环境中,宪法、产权制度和契约是正式的制度,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则为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 在美国,一个农场主五岁的儿子不幸身亡。农场主十分伤心,为了纪念儿子,在庄内垒了一个小坟冢。几年后,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转卖庄园,但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他儿子的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买主答应农场主的要求,并写入了契约。时光流逝,墓地上野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土地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名字已无从查考,但是,孩子的墓依然完好无损。后来,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美国第18届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当地政府依旧遵守契约,保留了孩子的坟墓,格兰特将军就安葬在小孩坟墓的旁边。一份普通的契约能够维持两百多年,不能不让人感叹。 每个人都有买票乘车的经历。乘客检票进了车厢后,就与客运公司建立了契约关系:司机有责任把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以每小时90公里行驶的大巴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击中他的腹部。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跳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并且嘱咐:“别乱跑,注意安全。”最终,24名乘客无一受伤。6月1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吴斌受伤后靠惊人的毅力完成安全停车的76秒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他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最美司机”用生命履行了契约:安全行车,保障乘客乘车安全。 4.“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在杭州秀丽的吴山背麓,坐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手创办的胡庆余堂。是什么让胡庆余堂历经三个世纪成就百年老店?是“戒欺”、“真不二价”等经商理念在撑门立户。胡庆余堂的门楼上至今还悬挂着创始人胡雪岩亲笔所题的“戒欺”匾额,国药号大厅至今还悬挂着“真不二价”的横匾。在胡庆余堂的天井里有只大铜鼎,当时设立大铜鼎的用途是,如果有顾客因其一味药质量不好,要求退换,循店规验证属实,当班伙计就会把整包药扔入鼎内毁弃。一直以来,那只大铜鼎是胡庆余堂人心中质量至上的一根鞭子,一杆秤。 1947年,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厂做推销员,因为他勤劳、创新和业绩突出,很快就当上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成为总经理。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用省吃俭用积下的7000美金创立了长江塑胶厂。塑胶厂蒸蒸日上,生产迅猛发展,这刺激了李嘉诚年轻气盛、急于求成的弱点,造成他一味追求产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品质。因此,创业不久,长江塑胶厂遭到重大挫折,客户要求退货,银行催讨贷款。李嘉诚深为自己的盲目冒进痛心疾首,痛定思痛,他决定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李嘉诚的第一招是“负荆拜访”员工、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请求原谅,并保证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第二招是立即将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资金得以较快回笼,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解决燃眉之急。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到1955年,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正是这次反向的动力,使李嘉诚由一个余勇可贾、稳重不足的小业主,迅速蜕变为一个成熟的商人,形成了李嘉诚的生意经: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能投机取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 5.刘洪安,今年32岁,身高1.8米,由于患有风湿病,背有些驼。从2009年开始,每天早上,刘洪安都准时出现在保定市高开区银杏路,在他的早点摊前炸油条、卖豆腐脑。2012年春节过后,刘洪安在油条摊上贴了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炸油条的时侯,他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复炸油,为此每天要倒掉十几元钱的剩油。为了让顾客监督,他还挂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标语,并贴出验证方法,提供“验油勺”,谁有疑问,可随时验证。这件事在网上迅速引发围观,网友对刘洪安的做法大加赞赏,亲切地称其为“油条哥”,刘洪安成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还上了央视,一时成了社会名人。2012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岔口安全论坛上,刘洪安的发言受到热捧,他说:“我没那么高尚,无非就是三点:从正规油料、原材料公司购买原料;保证每天都用新油炸油条;废油倒进专业回收桶里。我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经营。” 最初,刘洪安也担心“用好油会增加成本”,但现在,他的小摊最多时三、四十个人同时排队,盈利也比原来多了1/4。他的油条被誉为“良心油条”,一位老人说:“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来买‘良心油条’,不仅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 某大学2010级会计班31名同学和2011级ACCA班(全球国际会计师项目班)的101名同学走进考场参加会计英语考试,考场门口,一张红色的会计学院关于“会计不做假账,从考试不作弊开始”的倡议书贴在醒目的位置。和其它考场不同的是,他们的考场没有监考老师,但如果发现任何一名学生作弊,整个考场的学生都将被取消成绩,所以他们参加的不单是英语的考试,更是诚信的考试。考试开始后,考场静悄悄,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开性,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经过的路人,都可以对考场进行巡考,从教室后窗往里看,考生们都在埋头答题,没有交头接耳和偷看抄书的动作。考试结束后,有同学说,氛围很轻松像在做作业,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还有同学说,老师信任我们,我们也不能辜负他们,正是有了老师们的信任,才更要杜绝作弊,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考试。学院的老师说,学风建设是目前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会计学院围绕学风建设,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操守培养,大力倡导在考试中实行“免监考”,推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道德。学院老师还介绍,会计学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免监考”试点,到2011年为止,共有35个班级的1500余人主动申请参加“免监考”,至今没有一人作弊,以实际行动兑现“诚信比成绩重要,做人比做账重要”的承诺。 【问题】 “给定资料”中有句话:“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请结合“资料1~5”,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理解准确,有深度;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500字。
- 奶瓶龋主要发生在()A、下颌乳前磨牙舌面B、上颌乳磨牙腭侧面C、下颌乳切牙的唇面D、上颌乳切牙的唇面E、下颌乳切牙的舌面
- 数据加密不能防止数据泄露。
- 单选题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富士摄影胶片公司将利用所掌握的胶片技术创新护肤产品,进军美容业。感光乳剂中的胶原蛋白可以防止胶片被氧化,与利用胶原蛋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些忠实于富士品牌的消费者认为这对于爱美人士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消费者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 )。A 含有胶原蛋白的护肤品在亚洲欧洲等地区广受消费者欢迎B 富士公司具备了生产含有胶原蛋白护肤品的巨大生产能力C 科学家们已经从富士公司的护肤产品中发现了抗氧化物D 护肤产品能利用富士公司生产胶卷使用的科研成果和工艺
- 单选题近年来,“低碳”一词随处可见。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是( )。A 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手机充电插头B 使用废旧报纸擦洗玻璃,尽量减少使用玻璃清洁剂C 为了充分利用电能,将冰箱内空间填满食物D 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替代电子闹钟
- 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 A、毛泽东B、马克思C、邓小平
- 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之中,具有方向性、()的建设,我们可以统称为党的政治建设。A、统御性B、原则性C、全局性D、长远性
- 审核须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
- 晚期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主要是()A、垂直吸收B、水平吸收C、凹坑状吸收D、斜行吸收E、不均匀吸收
- 《2021年安全员-A证找解析及安全员-A证试题及解析(含答案)1》-
- 《2021年安全员-A证找解析及安全员-A证作业模拟考试(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报名考试及安全员-A证找解析(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考试题及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报名考试(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及安全员-A证复审模拟考试(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证考试及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模拟考试系统(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找解析及安全员-A证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找解析及安全员-A证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找解析及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考试平台(含答案)》-
- 《2021年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考试资料及安全员-A证-主要负责人(广东省)考试总结(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