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章节练习(2019-10-25)
发布时间:2019-10-25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论证有效性分析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者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1:权力制衡对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分析:未必,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以相互勾结。
论证2:权力监督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内,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分析:未必,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论证3: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企业的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从而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分析:未必,因为环境与条件也许非常不利于决策的实施。
论证4: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权力的平衡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分析:未必,因为运营平衡还包括了产品的供需、资产等方面的平衡。
论证5: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平等观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分析:未必,因为平衡不等于平等,另外平等的夫妻也可能经常吵架。
参考范文:
首先,根据权力分解就断然推出所有的权力滥用将被杜绝,明显是很不严密的,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这种狼狈为奸的权力滥用又岂能被权力分解彻底根除?
其次,断定严密观察能确保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犯了强加充分条件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不可能不犯错误,当然也就不能奢望他们可以杜绝企业运营的所有失误。
再次,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定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也是有明显漏洞的,因为实施结果不只是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也取决于客观条件。“大跃进”般违背客观条件的蛮干和盲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另外,单凭企业的权力平衡就断定企业的整个运营也会平衡,未免是以偏概全。试想如果某企业所有的权力拥有者都一致同意今年企业多生产某种产品,但它在市场却是供过于求的,这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企业,运营就不可能平衡。
最后,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支点上的杠杆左右两边两个向下的拉力可以相互制衡,谁都不能再动,但杠杆未必就是水平的,两边的力的大小也未必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综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严密的,结论也是很难必然成立的。
2、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除了中国,近期从欧洲到美国均出现了旱涝灾害天气。极端天气情况的不断出现引发世界对粮价飙升的担忧,粮食危机再度被提及。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无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天气因素并非粮价上涨的唯一因素。产粮大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全球粮价。比如,俄罗斯去年出现持续严重干旱和大面积野火,粮食严重减产。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小岛。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未来10年之内,全球可能面临更多的极端气候。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填饱所有地球人的肚子将是所有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指出,当今世界有9.25亿人在挨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7,这个数字到年底可能突破10亿。飙升的粮价无异于雪上加霜。未来,除非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全球粮食系统进行改革,否则在10年内,一些主要粮食价格将暴涨一倍以上。
然而,合作谈何容易。各国政府对粮价上涨的原因看法不一,国际社会对是否应该联手干预粮价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的《未来十年农业展望》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农产品年均增长率将从前10年的2.6%降到1.7%。另外,能源价格上涨也将是粮食市场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结论: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将飙升。
论据1:灾害天气:近期欧美均出现了旱涝灾害天气;俄罗斯去年出现持续严重干旱和大面积野火,粮食严重减产;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未来10年之内,全球可能面临更多的极端气候。
论据2:人口增加: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加。
论据3:各国无法联动:各国政府对粮价上涨原因看法不一,国际社会对是否应联手干预粮价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因此,世界各国将无法合作采取行动对全球粮食系统进行改革。
论据4:农产品增长率下降:《未来十年农业展望》预测未来10年全球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将从前10年的2.6%降到1.7%。
论据5:能源价格将上涨。
最好能对以下几个重要的逻辑问题做出回应(5点):
1.近期欧美的旱涝、去年的俄罗斯干旱以及全球未来所谓的极端天气是否真的就导致了或就会导致相应的粮食减产?或许现在人们抵抗旱涝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了呢?还有,人们不也可以通过开荒等手段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通过农业科学技术来提高每亩的产量以确保全球粮食的稳步增长吗?
2.就算全球人口增多,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不一定随之增多。因为粮食主要是指水稻、小麦、玉米、黄豆等东西。显然,一个人完全可以少吃粮食,多吃其他的食物,比如肉、蔬菜、食用油等来维持生存。
3.就算各国政府无法合作对全球粮价采取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不会独自采取自己的控制措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粮价涨到一定程度影响到自己国民的生活以及政局的稳定时,无论哪个国家都会出手控制粮价,比如现在的中国。
4.“农产品”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各种初级产品,而“粮食”只是其中的一小类。因此,就算在整个农产品的平均增长率放慢的大背景下,粮食的增长率也完全可以一枝独秀、长盛不衰。
5.能源价格上涨也不一定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因为说不准在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会大幅提高。另外,生产、运输、加工粮食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大幅降低呢?
参考范文:
首先,近期欧美的旱涝、去年俄罗斯的干旱以及全球未来所谓的极端天气是否真的就导致了或就会导致相应的粮食减产?或许现在人们抵抗旱涝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了呢?还有,人们不也可以通过开荒等手段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通过农业科学技术来提高每亩的产量以确保全球粮食的稳步增长吗?
其次,就算全球人口增多,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不一定随之增多。因为粮食主要是指水稻、小麦、玉米、黄豆等之类的东西。显然,一个人完全可以少吃粮食,多吃其他的食物,比如说肉、蔬菜、食用油等来维持生存。
再次,就算各国政府无法合作对全球粮价采取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不会独自采取自己的控制措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粮价涨到一定程度影响到自己国民的生活以及政局的稳定时,无论哪个国家都会出手控制粮价,比如现在的中国。
另外,“农产品”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各种初级产品,而“粮食”只是其中的一小类。因此,就算在整个农产品的平均增长率放慢的大背景下,粮食的增长率也完全可以一枝独秀、长盛不衰。
最后,能源价格上涨也不一定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因为说不准在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也会大幅提高。更何况生产、运输、加工粮食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大幅降低呢?
可见,上文关于未来粮价上涨的论证,其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3、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以下资料摘自《星城日报》经济专栏:“在过去的十年里,星城地区的饭店业经历了空前的发展,预计这种增长的势头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继续保持。其理由是最近几年该城市的变化:人们收入增加,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休闲时间,人们对美食有了更大的兴趣,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星城日报》对其读者所做的调查得到证实。”【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1.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星域地区饭店业在过去发展空前→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①该论证不当假设星城地区的饭店业将继续保持和以前相同的增长速度,显然是“忽略发展”。星城地区饭店业在过去的发展可能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导致的。在未来几年,可能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消费者行为的改变等,饭店业不一定会保持一直快速发展的势头。
②星城地区的饭店业增长势头在未来能否保持,其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该市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饭店服务的提高等。而饭店业过去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十分有限。
③星城地区饭店业在过去发展空前,可能会使更多的投资者看到商机,纷纷都来投资饭店业,进而饭店增多,从而市场需求下降,那么未来几年的发展可能保留在停滞甚至下滑的状态。
论证二:人们收入的增加→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①饭店业能否持续增长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外来人口增长幅度、该地区饭店业广告宣传力度,或者饭店业本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等。仅仅依赖人们收入的增长,显然是不足够的。
②人们收入的增加可能用于休闲娱乐、教育支出、旅游、健身、投资理财等。只要不去饭店进行消费,饭店业的发展就会缓慢,其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未必会继续保持。
论证三:人们自由利用休闲时间的增加→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或许随着消费理念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多地愿意将空闲时间花费在观光旅游、看书、健身、上网、购物、开展家庭活动等这些消费上,而去饭店进行消费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论证四:人们对美食有更大兴趣→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即便人们对美食产生更大的兴趣,但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强,对饮食营养、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人们很可能更倾向于在家里制作美食而非更多地去饭店就餐。
论证五:《星城日报》读者所做的调查→证实现状→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
论证者得出结论的论据基于《星城日报》对其读者所做的调查。而《星城日报》的读者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研究。如果其读者是某一特定人群,那么该人群的消费行为就不能代表星城地区的消费趋势。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4、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甲:乙方认为吸收了外来文化,中国人就失去了民族底蕴,在座的各位多少人西装革履,就都失去了民族底蕴了吗?
乙:甲方要外来文化,但是我们更要自主独立。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外来文化是要毁灭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的基础,你要不要?
甲:对方辩友说得好,为什么要外来文化呢?正是因为它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利大于弊啊!
乙:对方辩友,你搞错了。纵观历史,文化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甚至是敌对的。对方辩友,你的利又在何处?
甲:我终于看清楚对方辩友的逻辑了,对方辩友说人不需要吃饭,因为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粮食都吃下去了或者你用鼻子吃饭,那就必定是有弊无利了。
乙:接受外来文化果然就如你所说的是一顿美餐吗?你们怎么能对当今世界频繁的文化冲突视而不见呢。比如说吧,我们中国人讲究“一日夫妻百日恩”。外国人讲究什么呢?“露水夫妻一夜情”啊。如果引进这样的文化,中国的离婚率能不上升吗?
甲:要谈外来文化,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日本的文化。日本文化中的汉字汉音,书道茶道,哪一个不是从中国文化演进的?到现在,到底有没有日本民族的特色,更不要说片假名和平假名了。
乙:外来文化果然就是十全十美吗?想想看,中国人讲究“远亲不如近邻”,而外国文化一来呢?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东一道铁门,西一道铁门,探亲搞得像探监一样。【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9.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即使西装革履,也没有失去民族底蕴→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①“在座的一些人”是否就能代表全部中国人?“西装革履”也只是文化符号之一,这里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②即便民族文化并没有因为穿西装而丧失或有任何的减弱,但是,这样的推理只能说明外来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没有什么坏处,也即“无弊”,但是,“利”究竟在何处以及“利”究竟有多大并没有提到。
论证二:外来文化毁灭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的基础→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不仅只有对立,也有相互促进的双赢关系。乙方只看到了一种极端而且少见的斗争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这显然有非黑即白的嫌疑。
②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使之与民族文化融合,反而有可能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得更好、兼容并蓄,进而巩固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不是失去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
论证三:文化在推行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乙方论证的缺陷是混淆了“文化推行或传播的方式”的问题与“文化本身”的利弊。文化推行的方式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本身是否有利没有直接的关系。推行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说明文化的传播方式存在弊端,但不能说明文化本身是存在弊端的,二者不能等同。
②文化推行过程是强制的,但是如果它推行的内容深受欢迎,符合该国的国情,能够促使本民族文化更快地融合,促进该国的发展,就可以得出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论证四:外来文化导致离婚率上升→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婚姻观念只是文化观念的一个方面,就算这个方面有冲突,也不能因此就说明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总体上或本质上就是冲突的。除了婚姻观念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而这些观念很可能在各个民族文化中还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论证五: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后仍具民族特色→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日本民族接受中国文化之后,其文化仍然有日本民族的特色,并非就意味着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是利大于弊的,因为有“特色”并不等于有“好处”。就算中国文化对日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也不能因此就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认为所有的外来文化对任何别的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
论证六:吸收外来文化→邻里关系疏远→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邻里关系变得疏远可能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例如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城市的高楼大厦,而非过去门对门的四合院等,由于住房的原因导致现代人见面的机会较少,才使得邻里关系变得疏远。
②就算邻里关系的疏远和现代中国的某种自闭和外来文化有关,但这只能说明外来文化有某些缺点、某些弊端,并不意味着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5、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曾几何时,新生的民营航空公司被种种负面消息所困扰。曾经有人预言,首飞的奥凯将很难摆脱退出舞台的命运。然而,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甚至是挣扎,进入今年以来,民营航空已经明显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A航第一集团国际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与奥凯航空有限公司签署10架国产支线飞机“新舟60”融资租赁合同,而这个扩张速度超过了同期其他民营航空公司。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奥凯公司的机队规模即将进入同业的第一梯队。
武汉东星正式获得开通国际航线资质则更加引人注目。东星航空成为第一家获准可以进入国际航线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目前该公司的东南亚国际航线也在筹划之中。在解决飞机运力后,未来还将开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际航线,打通以武汉为枢纽的空中国际化走廊。
在已经运营的民营航空公司中,各家都在寻找适合只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东星民营航空公司老总介绍:“我们将和旅游公司合作,配备大量旅游车辆,可接送旅游团队。旅游和航空联合,是其他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预计一架飞机每年的营运收入可以增长25%,这样我们就可以扭转亏损现状。”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总裁就说过:“我不担心上座率,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特别是出去旅游的农民。”很显然这家航空公司对客源问题没有任何的担心,毕竟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会像商务人士一样成为他们稳定的客源。
华夏航空有限公司总部设在贵州,并在重庆设立了基地。目前该公司已开通31条航线,通航22个城市,初步搭建起了覆盖西南地区的支线航空网络,并计划在3年时间内在全国建立6个基地,形成覆盖西南、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支线航空网络,该公司也将成为国内客货运输航空网络最为庞大的航空公司。【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2.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奥凯航空机队扩张速度快于其他公司→规模即将进入同业的第一梯队
①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机队扩张速度快于其他民营航空公司,并不意味机队规模即将进入同业的第一梯队,我们必须了解其他类型航空公司比如国有航空公司机队的现有规模。如果基数有很大差别的话,增长速度快,并不能说明其现有规模就一定大。
②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机队扩张速度快于其他民营航空公司,说明奥凯公司同期发展比其他公司要快,如果奥凯公司位于起步阶段,虽然扩张速度快,但其规模可能是最小的。
论证二:武汉东星公司开通国际航线→成为行业领跑者
武汉东星公司开通国际航线可能得益于武汉是中国民航改革试点城市等因素。我们必须考虑东星民营航空公司所在区域的特殊性,这样就不能说明开通国际航线是民营航空公司独有的优势。解决运力是一个假设,它发生的可能性还需要研究,因此对未来的预测过于草率,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论证三:武汉东星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5%→扭转亏损现状
①东星公司现有的优势很有可能在被别人模仿后而丧失。25%在没有基数的情况下,也不能说明问题。现在的亏损状况没有明确的论述,25%的增长能否弥补亏损也无从谈起。
②在基数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得出营业收入的多少。假设基数很小,原来的营业收入很低,即使增长了25%营业收入也没有大幅度增加,况且假如目前亏损状况很严峻,即使增加的25%的收入很客观,也不一定能弥补巨大的亏损。
论证四:还有很多人没坐过飞机,特别是出去旅游的农民→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像商务人士一样成为稳定客源
①农民和商务人士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偏好是不一致的。在不考虑农民消费水平的情况下,便将其作为未来的潜在客户,显然存在不当类比。
②即便许多出去旅游的农民没有坐过飞机,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不高,即使出去旅游也可能不坐飞机,而是选择价格适中的汽车或者火车,或者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旅游,可能不需要乘坐飞机,因此也不必然成为春秋航空公司的稳定客源。
论证五:华夏公司形成大范围的航空网络→成为国内最庞大的航空公司
①评价一个航空公司是否为国内最大由多重指标共同衡量:内部因素比如公司自身经营规模、资金周转、客户群体等,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竞争对手公司的规模及航空网络覆盖范围等,材料提供指标显然过于单一。
②华夏公司的支线航空网络覆盖范围广、航线多,只是说明该公司自身具有的优势。但有可能还存在别的航空公司比华夏公司的优势更加明显,则华夏公司不必然成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11-18
- 2019-10-28
- 2019-11-12
- 2019-10-26
- 2019-11-02
- 2019-10-25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0-31
- 2019-11-20
- 2019-10-24
- 2019-11-04
- 2019-11-05
- 2019-11-20
- 2019-11-15
- 2019-10-30
- 2019-11-18
- 2019-10-25
- 2019-11-01
- 2019-11-13
- 2019-11-04
- 2019-11-12
- 2019-11-07
- 2019-11-12
- 2019-10-24
- 2019-10-31
- 2019-10-23
- 2019-10-30
-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