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2-03-24)

发布时间:2022-03-24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电影的年票房收入将开始下降。去年售出的电影票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占人口总数27%的25岁以下的年龄组所消费,然而,在今后10年中,25岁以下的人口将持续下降。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述关于将来的电影票房收入的预测提出最大质疑()。【逻辑推理】

A.医学进一步降低了40岁到60岁的人的死亡率

B.很多人在25岁以后逐渐失去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

C.电影院的数目正在增多,预计这一趋势在将来的10年里会继续

D.电影票房趋向于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今后的10年里劳动力人数将逐年增加

E.专家认为在今后10年中卖出的电影票总数中有一多半是卖给25岁以下的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观点“电影的年票房收入将开始下降”,这一观点的论据是“今后10年中,25岁以下的人口将持续下降”,选项D提出影响电影年票房收入的人群是“劳动力”,并且“电影票房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今后的10年里劳动力人数将逐年增加”,所以选项D对论证给予削弱。

2、人体在晚上分泌的镇痛荷尔蒙比白天多,因此,在晚上进行手术的外科病人需要较少的麻醉剂。既然较大量的麻醉剂对病人的风险更大,那么,如果经常在晚上做手术,手术的风险也就可以降低了。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医院晚上能源的费用比白天低

B.多数的新生儿在半夜和早上七点之间出生

C.晚上的急症病人比白天多,包括那些急需外科手术的病人

D.护士和医疗技师晚上每小时薪金比白天高

E.手的灵巧和脑的警觉晚上比白天低,即使对习惯晚上工作的人也如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反驳的结论是“对于病人来说,由于晚上手术可以少用麻醉剂,所以晚上做手术的风险较低”,选项E提出“由于手的灵巧和脑的警觉晚上下降,所以晚上手术风险更高”,所以,答案选E。

3、信仰乃道德之本,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而一个人一旦没有道德底线,那么法律对于他也是没有约束力的。法律、道德、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道德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之一

B.如果一个人有信仰,法律就能对他产生约束力

C.只有社会和谐运行,才能产生道德和信仰的基础

D.法律只对有信仰的人具有约束力

E.没有道德也就没有信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将已知条件形式化为连续的假言判断:“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法律对他没有约束力”;据此显然D选项是正确答案。在选择中,逐项验证,A选项不对,因为题干中“道德”与“基石”无关;B选项“信仰→约束力”,与题干条件不符;C选项不对,因为题干中“社会和谐运行”是道德和信仰的结果,而不是必要条件;E选项的错误与B类似。

4、临江市地处东部沿海,下辖临东、临西、江南、江北四个区。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该市一共吸引了全国数十万人次旅客前来参观旅游。12月底,关于该市四个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长做了如下预测:临东区旅游局长:如果临西区第三,那么江北区第四;临西区旅游局长:只有临西区不是第一,江南区才第二;江南区旅游局长:江南区不是第二;江北区旅游局长:江北区第四。最终的统计表明,只有一位局长的预测符合事实,则临东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_。【逻辑推理】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E.在江北区之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四句话仅有一真,第四句假,所以江北区不是第四(因为第四句若真可以推出第一句真,两句都真不符合题意);第三句假,所以江南区是第二(第三句真可以推出第二句真,两句都真不符合题意);由于第一、二句必有一真,所以,若假设第一句真,得到第二句假,这样临西区是第一;若假设第二句真,得到第一句假,这样临西区是第三;两者都推出临东区是第四,所以答案选D。

5、许多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设法去了解自己。这样的人可能想了解别人,但此种愿望肯定是要落空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不可能了解别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你要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逻辑推理】

A.上述论证所运用的推理是成立的

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得出某种结果的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

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不当地假设:每个人都可以了解自己

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略了这种可能性: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

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基于个别性的事实轻率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1是“许多人不了解自己”,已知2是“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结论1是“许多人不了解别人”,结论2是“了解别人→了解自己”,从前提确实可以推出上述结论,推理完全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A。

6、在期货市场上,粮食可以在收获前就“出售”。如果预测歉收,粮价就上升,如果预测丰收,粮价就下跌。目前粮食作物正面临严重干旱,今晨气象学家预测,一场足以解除旱情的大面积降雨将在傍晚开始。因此,近期期货市场上的粮价会大幅度下跌。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气象学家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并不稳定

B.气象学家同时提醒做好防涝准备,以防这场大面积降雨延续过长

C.农业学家预测,一种严重的虫害将在本季粮食作物的成熟期出现

D.和期货市场上的某些商品相比,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小

E.干旱不是对粮食作物生长最严重的威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要削弱“期货市场上的粮价会大幅度下跌”,就要说明有“粮价上涨”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有“粮食歉收”的影响因素。C选项信息属于“粮食歉收”的证据,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都基本无关,如B选项,只是气象学家提醒做好防涝准备,并不表示降雨会引发涝害,而A选项说明气象预测准确性并不稳定,并非预测不准确。E选项说明对粮食作物生长具有更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等于这种威胁就发生了。

7、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你推断出是谁做了好事()。【逻辑推理】

A.甲

B.乙

C.丙

D.丁

E.不能推断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乙、丁的话矛盾,唯一一真在乙、丁之中;所以,甲说的话为假,即甲做了好事,正确答案选A。

8、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实际同意的意思()。【逻辑推理】

A.小王、小孙都得提拔

B.小王、小孙都不能提拔

C.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

D.如果提拔小王,则也得提拔小孙

E.如果不提拔小王,则也不提拔小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至多”的逻辑涵义在总经理的判断中等价于“或者”,董事长将总经理的意见否定,即将“小王不提拔或者小孙不提拔”否定,将选言判断否定等价于联言判断,所以A选项是正确答案。

9、某市政府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至于采取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甲:如果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那就不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乙:如果不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那就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丙:不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以下哪项是最后的结果()。【逻辑推理】

A.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也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

B.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不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

C.如果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就不要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

D.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不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

E.不搞消防演习、快速逃生,也不搞理论汇报和知识巡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将已知写为甲“P→非Q”,乙“非Q→P”,丙“非P”,(P是“消防演习、快速逃生”,Q是“理论汇报、知识巡展”)三句中仅有一真,显然,丙必假,否则丙和甲都真;这样,乙真,所以甲假;所以答案选A。

10、在经济发展萧条期,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许多企业解雇职工甚至倒闭。在萧条期,被解雇的职工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就增加了失业人数。萧条之后的复苏,是指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社会投资能力的扩张。这种扩张要求增加劳动力。但是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上述断定结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经济复苏不一定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

B.萧条之后的复苏至少需要2~3年

C.萧条期的失业大军主要由倒闭企业的职工组成

D.萧条通常是由企业主丧失经商自信引起的

E.在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萧条是解雇职工造成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萧条期以后的复苏,消费和投资能力都扩张,这种扩张具有增加劳动力的要求。“但是”是关键词,以后的信息是陈述的重点,由于企业主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推迟雇用新的职工。所以,对此最合理的概括,萧条以后的经济复苏未必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即A选项是正确答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