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健康管理师《操作技能考核》每日一练(2022-01-04)

发布时间:2022-01-04


2022年健康管理师《操作技能考核》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健康风险评估的模块包括()。【多选题】

A.危险因素识别

B.问卷

C.危险度计算

D.评估报告

E.危险因素分析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健康风险评估包括的三个基本模块:问卷、危险度计算、评估报告。目前,绝大多数健康风险评估都已计算机化。选项BCD正确。

2、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体质指数在≥30kg/㎡为肥胖,BMI ()为肥胖1级。【单选题】

A.30~34.9kg/㎡

B.25.0~29.9kg/㎡

C.35~39.9kg/㎡

D.≥40k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体质指数在≥30kg/㎡为肥胖,BMI30~34.9kg/㎡为肥胖1级。

3、通常推荐最佳的随访计划应安排在开始戒烟后( ; )、1个月和( ; ),并按照吸烟者的选择确定一个具体的随访时间。【单选题】

A.10天、40天

B.1周、3个月

C.1周、2个月

D.2周、3个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通常推荐最佳的随访计划应安排在开始戒烟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并按照吸烟者的选择确定一个具体的随访时间。

4、以下选项( ; )的表述是正确的。【多选题】

A.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强调差异化的原则并重视长期连续的过程

B.采集健康信息是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

C.健康监测是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管理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D.完整、准确地采集个人和群体健康信息为健康管理的后续步骤提供了基础条件

E.高血压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强调差异化的原则并重视长期连续的过程。

5、( ; )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单选题】

A.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

B.糖化血红蛋白

C.任意时间血浆葡萄水平

D.餐后2小时血糖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临床诊断时,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之外,还要结合以下几个检测指标: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中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健康管理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与心脏病和脑卒中呈强相关的肥胖类型是

A.下体肥胖
B.单纯性肥胖
C.药物性肥胖
D.中心性肥胖
E.离心性肥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技能部分,第四章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第二节干预效果监测,学习单元1,腰围是人体站立时水平方向的最小腰部周长值。腹部脂肪增加(腰围大于界值)的中心性肥胖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标准:中国成年人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时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灾难性病伤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等,不包括()。

A.残疾管理
B.疾病管理
C.需求管理
D.病例管理
答案:D
解析: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有以下六种,它们是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医师资格考试是指()资格考试。


A.执业医师
B.执业助理医师
C.A和B
D.A或B

答案:C
解析: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下列哪项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A.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B.胰岛素分泌缺陷
C.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作用障碍
D.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增高
答案:D
解析: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1.遗传因素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3.年龄因素(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4.种族因素(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5.生活方式(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