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常考文学作品汇总

发布时间:2019-07-12


在行测考试中有一些常识性的考题,虽然知道考点,但是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知道,因而束手无策,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一起重点梳理一下一些文学作品及地理知识。

史书类:

《左传》春秋·左丘明 《史记》西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范晔

《三国志》西晋·陈寿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医学类: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千金方》唐·孙思邈

《四部医典》吐蕃·元丹贡布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地理类:

《禹贡地域图》西晋·裴秀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 《海国图志》清·魏源

农业、手工业类: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政治军事类: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鬼谷子》春秋·鬼谷子

《孙膑兵法》战国·孙膑 《商君传》战国·商鞅

《战国策》西汉·刘向 《贞观政要》唐·吴兢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文学类:

《楚辞》西汉·刘向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

《文选》南朝·萧统 《古文观止》清·吴楚才

《搜神记》东晋·干宝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

《太平广记》北宋·李昉 《窦娥冤》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墙头马上》元·白朴

《汉宫秋》元·马致远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记》明·吴承恩 《牡丹亭》明·汤显祖

《封神演义》明·陈仲琳 《三言》明·冯梦龙

《二拍》明·凌濛初 《长生殿》清·洪升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桃花扇》清·孔尚任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红楼梦》清·曹雪芹

《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 《老残游记》清·刘鹗

《呐喊》现代·鲁迅

其他:

《淮南子》西汉·刘安 《论衡》东汉·王充

《抱朴子》东晋·葛洪 《传习录》明·王阳明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

《茶经》唐·陆羽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

在行测考试中有一些常识性的考题

以上就是行测考试中一些常识性的考题,希望大家平时多花时间多看多记,这样在考试中才不容易失分,最后再次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越努力越幸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生活影响艺术,艺术反过来必然也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意在说明( )。

A.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生活对艺术的影响
B.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C.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
D.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
答案:D
解析:
文中的第一句话“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是作者的观点,下面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D项正确。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全国电话用户净增4920.4万户,总数达到11.1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876.7万户,降至3.0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5797万户,总数突破8亿户,达到8.05亿户.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10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首次达到8亿
B.201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主要来自电信主营业务
C.2010年6月,广东省移动电话用户数大于辽宁、湖北、湖南三省之和
D.2010年1~6月,我国南方地区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普遍高于北方地区
答案:A
解析:
A。A项:根据材料第二段可知,2010年1~6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首次达到8亿,A项正确。B项: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为14860.7亿元,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为4345.5亿元,显然后者不是前者的主要部分,B项错误。C项:2010年6月,广东省移动电话用户数为9259万户,辽宁+湖北+湖南=3160+3152+3000=9312,前者小于后者,C项错误。
D项:山东属于北方地区,但却高于南方的上海,可知D项错误。

甲、乙、丙、丁四人驾车外出,遇到交警排查酒驾,四人因司机酒后驾车害怕受到惩罚而弃车逃跑,很快被交警擒获。当询问谁是驾驶员时,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若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那么谁一定说了假话?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若甲是驾驶员,那么甲说了假话,乙说了真话,丙说了真话,丁说了假话;若乙是驾驶员,那么甲说了真话,乙说了假话,丙说了真话,丁说了假话;若丙是驾驶员,那么甲说了真话,乙说了假话,丙说了假话,丁说了假话;若丁是驾驶员,那么甲说了真话,乙说了假话,丙说了真话,丁说了假话;
分析以上选项,因为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所以甲、乙、丁均有可能是驾驶员,而丁均说了假话。

一项研究发现,常食用人类食物的熊冬眠时间会明显缩短,最多时可达50 天,这些熊与保持天然饮食习惯的熊相比,染色体端粒显著减少。因此有人推测: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熊的寿命会随之缩短。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一般来说,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
B.当动物机体的细胞端粒数量显著减少后,染色体也会变得不稳定
C.端粒减少后,动物机体内细胞老化、受损的速度更快,衰老进程加剧
D.冬眠时间缩短后,熊类在冬季变得更为活跃,但其繁衍能力却日趋下降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熊的寿命会随之缩短。
论据:常食用人类食物的熊冬眠时间会明显缩短,最多时可达50天,这些熊与保持天然饮食习惯的熊相比,染色体端粒显著减少。
本题的论点说的是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熊的寿命会随之缩短,而论据说的是熊冬眠时间减少和染色体端粒减少,二者话题不一致,且提问方式为“需要补充的前提”,优先考虑搭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讨论的是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的长度,题干说的是染色体端粒的数量,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因此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讨论的是细胞端粒数量,题干说的是染色体端粒的数量,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因此属于无关项,排除;
C项:说明端粒减少会加速熊的衰老进程,因此熊的寿命会缩短,在端粒减少与缩短寿命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该项属于搭桥项,当选;
D项:说的是冬眠时间减少对其繁衍能力的影响,未提及对寿命的影响,因此该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