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宿迁沭阳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题(11)

发布时间:2020-10-10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江苏宿迁沭阳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题(无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66、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______

填在画横线部分与上文衔接最为恰当的句子是(  )。

A、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是不值得怀念的啊!

B、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难道是不值得怀念吗?

C、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D、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根本就不值得怀念!

67、娃娃鱼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它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猎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两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娃娃鱼喜食鱼、蟹、虾、蛇等动物。

这段文字介绍了娃娃鱼的(  )。

A、性情特点

B、生活特性

C、捕食习惯

D、消化功能

68、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创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69、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B、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途径

C、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70、“办公室里三代人,70后存钱,80后投资,90后负债,而90后的父母在替孩子还贷。”这句话,道出了以90后乃至00后为主的部分年轻人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的典型现象。年纪轻轻,却早早背上了债务负担,成为“负翁”。有媒体调查发现,越来越低的借钱门槛、过度消费的刻意诱导等,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负债消费推波助澜。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

A、应该如何看待年轻人的透支消费

B、子女买房、父母还贷的啃老现象

C、媒体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作用

D、中国单身人群的消费行为大调查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升空阶段,飞船内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座椅的作用力
B.在升空阶段,飞船内人对座椅的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其发射原理和喷气式飞机的加速的原理相同
D.升空时的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可以节省燃料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技知识。
A项,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座椅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大小一定相等。故A错误,当选A。
B项,升空阶段加速度向上,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又因为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座椅的作用力相等,所以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故B正确,排除。
C项,火箭发射和喷气式飞机加速的原理都是利用反冲原理,即燃料燃烧产生 气流使得火箭发射和飞机加速。故C选项正确,排除。
D项,因为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物体具有与地面相同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当火箭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用时,两个速度方向相同,合速度会增大。反方向时合速度会减小,只有发射速度抵消掉地球自转速度后再加速,速度才会增加,这样就费了更多燃料,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每一级考试的第一名都有专门的称谓,我们常说的“连中三元”分别是_______。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元解元状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科技常识。

A 项错误,秀才指古代府州县官学生员的称谓。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明、清时,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中 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 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 项错误,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殿试第一、二、三名。
C 项正确,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D 项错误,金代称乡试榜首为乡元。乡试在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宋始以各类解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①北极快速升温导致北冰洋海冰大量融化
②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快速后退,诱发太平洋携带“腐蚀性”的酸化海水大范围入侵
③过去20年,北极升温幅度是全球平均升温的6.7倍
④每年夏季,北极的开阔水域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容易入侵北极海水,导致其上层水体的酸度升高
⑤这也是导致北冰洋酸化海水快速扩张的最主要原因
⑥与此同时,全球变化和北极变暖引起的北极海洋环流和大气模态异常,让北冰洋酸化雪上加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⑥②⑤
B.②⑥④①③⑤
C.①③④⑤⑥②
D.④⑥③①⑤②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目。
③句话题是“北极升温幅度”,①句说明“北极升温”导致的结果“北冰洋海冰融化”根据因果写作逻辑,③在前①在后,排除C选项。
②④⑤⑥都提到了“酸化”的话题,话题一致绑定选项,B、D不符合话题绑定原则,话题不一致。
故此题答案为A。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