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取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1-01-27


如何考取公务员


最佳答案

公务员考试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考试,主要侧重于考察考生的政治敏感度、政策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因而公务员考试的复习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步步为

一、关心时政。尤其是要关心最近党委部门在组织学习的时事政治,关心不是背时事政治条文而是要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思考,申论考试更是如此,有条件的考生可以经常阅读一本叫时事资料手册的书,因为申论就是针对社会现象(材料)用现行政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文,它和时政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离开了政策而答,申论考试是拿不到高分的。

二、注重运用。考试一般都有专业要求,专业一般要以平时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重点。如法律专业,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就是复习的重点。法律的复习要在巩固条文的基础上复习一些案例。依法行政有两方面问题,一是适用合法,二是程序合法,两方面都要并重复习。

三、多做练习。常识部分一般都会以选择题和是非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题目一般都能复习到,但是又往往是一带而过的复习,自己心理又吃不准。所以复习时要多做题,以保持对选择题和是非题的敏锐性。特别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只能这么复习,没有别的技巧而言。

四、强化素质。公务员考试无非就是为了选素质好的人,复习也应该明白出题者的这一心理,如公务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行政效率,怎样加强职业道德等,这类题目考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公文处理也要多加注意,这也是对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复习的重点是掌握各种公文的固定格式和用语习惯等。

五、把握节奏。在公务员考试时,经常出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不少考生没有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题做完。从客观方面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目难度偏大是造成考生感觉时间紧的原因之一,考试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做完130多道题,平均50多秒钟做完一道题。而在考场上,做完一道容易题约需要10多秒,一道较难题约需40多秒,一道难题或综合题约需70多秒。在综合类题较多,考生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时间自然就不够用了。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考生主观原因:做题方法不当,在碰到难题时,千方百计力求找出正确答案,花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做不完全部考题。简单来说,考生做题时应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一是就全部考试内容的几部分而言,一般应首先趁头脑清醒,先做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题,其次做判断推理等需要懂得做题规律和知识积累类的题目,再次是做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需要平时知识积累类的题目。二是就每部分考试内容而言,也存在着容易的、较难的和难的三部分考题,各占相当的比例,针对这种情况,也应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在最后还剩5分钟的时候,对实在做不出的题目,也没有时间再做了,那就利用大胆猜测法,将所剩考题都按一定规律(如都涂相同的选项)涂黑选项,这样就不会在答题卡上留下未做之题了。这种大胆猜测,依概率而论,也会增加些分数。

备考

行测:

国考的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个部分。对于行测我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刷题。因为省考和国考的题型是比较常规的,与往年相比一致性比较大。通过大量的刷题就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利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题,做对更多的题。还有行测大多数人是做不完的,有一些题是靠蒙的。通过刷大量的题,蒙对题的概率也会提高的。

行测的题型具体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模块。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是,先常识,言语,后资料,判断(数量关系如果没时间最后蒙上)。对于常识我自我认为还是比较拿手的,这个更多的是需要平时的积累。

常识判断都是琐碎的记忆性的知识,而且政史地经法理化生医农等等无所不包,确实让人头疼,这需要日积月累,不是练习练习就可以提高的。常识知识虽然碎,但是并非完全无迹可寻,热点时政例如重大会议、基本政策、我党历史事件,出现频率极高,所以,时间不够的话,起码应该多关注新闻和了解一下我党历史。

对于资料分析是很重要的,这是必拿分项。资料分析说实话不是很难,掌握好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80%以上不是难事,记住千万不要硬算,一定要通过技巧来得到答案,否则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我最喜欢用的技巧是尾数计算法和去掉小数点直接计算。当然资料分析对计算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曾为了提高计算能力特意学了半年的珠心算,事实证明珠心算的能力和某些方法在做行测是非常的有用。

言语理解和高中语文选择题有些相似之处,这个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的,记住一些常考的词汇是很有必要的。

数量关系其实也不是很难,主要是时间紧,如果你认真计算就输了,虽然花时间最后也能做出来但是性价比太低,把时间留给前面的题型,把这四个题型的正确率提高了,分数也是很理想的。这部分放在最后,时间充裕就可以做,不充裕就要蒙了。

申论

对于还没开始系统复习申论的小伙伴,我建议先找几套往年国考真题看一看、做一做,感受一下申论考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答?然后可以通过一些教材/视频/课程,将申论考察的题型的知识点都梳理一遍,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要点和答案框架,接着再按照考试时间200-500pm限时做套题,最后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一下,看看归纳概括题中将哪个要点漏掉了?贯彻执行题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大作文开头结尾怎么写,分论点怎样论述……

对于申论,还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积累。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先进人物事例、积累优美句型……你觉得值得记忆的句子可以记在笔记本上,时常翻出来读读背背,考试时自然下笔如有神。申论重在积累,重在实践。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利群偏差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群体成员的行为总是倾向于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成员的类似行为时,更容易从坏的角度去设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利群偏差的是( )。

A.东道主球队的胜利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客场作战失利,是因为球员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
B.我们队员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训练过度劳累,没有很好地保存实力进行比赛,让对方球员捡了个大便宜
C.某公司经理认为去年公司业绩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竞争对手的实力,让对方抢走了绝大多数的客户
D.某班主任看到自己班学生的打闹行为时会认为只是“玩笑胡闹”,在看到其他班学生的类似行为时会认为“品质恶劣”
答案:D
解析:
只有D项符合“类似行为”这一特征。A、B、C三项都不符合“类似行为”这一特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17年10-12月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合计超过3000亿人公里
B.2017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累计完成额高于2016年
C.2017年10-12月份全国铁路货物总周转量呈现上升趋势
D.201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当年累计超过280000万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简单计算中和差类,定位三个表格材料,2017年10—12月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122.06亿人公里,899.88亿人公里,883.99亿人公里。则2017年10—12月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合计约为1122+900+884=2906(亿人公里),并未超过3000亿人公里,错误。
B选项,读数比较,定位第三个表格材料,2017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累计增长率为-0.1%,增长率<0,则现期量<基期量,应低于2016年而非高于,错误。
C选项,读数比较,定位三个表格材料,2017年10—12月铁路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380.47亿吨公里、2350.74亿吨公里、2333.13亿吨公里,逐月下降,错误。
D选项,基期量计算,定位第三个表格材料,2017年12月当年累计铁路旅客发送量为308379万人,增长率为9.6%。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可得

直除首两位商28,则超过280000万人,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答案:B
解析:
最右边的元素变成下一幅图左边的元素。且第二个图形中左边出现的所有元素与第一个图形元素不同。

以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是:( )

A.政府办公大楼由于疏于管理,某次楼体外墙砖脱落,将路过的张某砸伤
B.李某系工商局工作人员,某次外出检查时被小商贩打伤
C.周某见义勇为帮助追小偷,被下班回家路过的民警误当成小偷拘留,后被批准逮捕
D.苏某一审被判抢劫罪,经上诉,二审法院改判为抢夺罪,刑期也由七年改判为三年
答案:C
解析: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民警虽然是下班回家的路上,但是其仍然有行使职权的义务,其误将周某当作小偷拘留后叉被逮捕,符合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故本题答案选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