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章节练习:第一章(3.2)

发布时间:2020-10-04


小伙伴们,今天的你有没有好好复习呢?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出版资格考试的习题,供大家练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

第一章 中国古代出版历史知识

第三节 古代图书的生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7.下列古代刻本中,版本低劣的是( )[2008 年中级真题]

A.宋代的监本 B.麻沙本 C.明代的藩刻本 D.清代武英殿本

【答案】B

【解析】“麻沙本”属于坊刻本,坊刻的出版主体是书商。商人的经营能力强,但同时却又常为谋利而粗制 滥造、弄虚作假。“麻沙本”在版本学家那里,几乎成为“低劣版本”的同义词。

8.明代的( )在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2005 年中级真题]

A.监本 B.建阳本 C.藩刻本 D.麻沙本

【答案】C

【解析】明代的经厂刻书,多出自太监之手,校勘不精,素为后人所诟病,但明代的藩府刻书,则在藏书家 中享有口碑,人称“藩刻本”。

9.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和数量最大的是( )[2002 年中级真题]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答案】C

【解析】宋、明两代都是国子监刻书的兴盛时期。宋代国子监刻书内容范围很广,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刻书 数量也很大,是当时中央政府的主要刻书机构。明代国子监分为南京、北京两监。

10.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

( )时期。[2002 年中级真题]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答案】A

【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 经》。《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 府。

11.明清时期“私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2006 年中级真题]

A.开始重视书商的作用 B.利用私人的藏书编印丛书 C.以赢利为目的 D.多受官府指派

【答案】B

【解析】私刻的特点主要有:①出版主体多是士人学者;②所刻书籍的牌记多刊自家堂号、宅名或书斋名等;

③其刻书多以学问崇尚、文化推广、知识传播为目的,并不以赢利为动机,因士人学者或亲自校勘,或延聘专家 代劳,所以校刻精审,质量较高。

12.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2005 年中级真题]

A.纪昀 B.阮元 C.顾广圻 D.张之洞

【答案】C

【解析】顾广圻是清代为他人刻书做编辑工作最有名的,他自己并无巨著传世,一生为他人校书,人称“清 代校勘第一人”。由他校定之书,“举世珍若珙璧”。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好的成绩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出版资格考试的练习等着你哦!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出版资格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