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可以跨等级考吗?

发布时间:2020-02-01


湖南省人力资源共4个级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其中一级是最高级别,考试难度最大。目前2020年部分省份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报考已经开始,很多考生都提出了疑问: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可以直接考吗?报考条件是什么?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来和大家说说细则,让各位考生消除疑惑。

据51题库考试学习网了解,目前多省依然实行的是2019年版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也就是说取消跨级报考,实行逐级报考形式。所以,如果您所在的省份实行的是2019年版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则不能直接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但是比如目前上海实行的不是2019年版的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所以,上海考生仍可直接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

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报考条件(2019年版):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条件一: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③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条件二: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条件三:具有大学专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条件四:具有大学本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条件五:具有硕士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报考条件(上海版):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条件一: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两年以上。

条件二: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

距离各省报名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少考生觉得距离5月份的考试还有很长时间。但是,过了年后,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规划好复习时间,尽早准备才能从容应考。而从现在开始着手备战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才能保证你在后续的复习中稳扎稳打,逐步获取证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人力资源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企业,根据公司未来五年总体发展规划,企业将达到年产200万辆汽车生产规模。人力资源部正在讨论2010~2014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问题,负责起草该规划的是人力资源部副经理王平,她对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小章交代,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之前,先组织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尽可能多地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做好准备。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8分)

(2)当预测到企业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发生短缺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10分)

正确答案:
(1)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基本方法:
①人力资源信息库。
人力资源信息库针对企业不同人员,又可以分为:
a.技能清单。
b.管理才能清单。
②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③马尔可夫模型。
(2)应对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措施:
①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②如果高科技人员出现短缺,应拟订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③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④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的格局。
⑤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⑥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工计划。

说明企业绩效管理包含哪五个具体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实施要点。

正确答案:

简述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考点:教材第308页)

正确答案:



简述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正确答案:
(1)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主要有:
①对外具有竞争性原则;
②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③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④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2)企业薪酬管理的程序依次为:
①明确企业薪酬政策及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薪酬政策与目标,提出企业的薪酬策略和薪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②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通过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能够明确岗位的工作性质、所承担责任的大小、劳动强度的大小、工作环境的优劣以及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学识、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③不同地区、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的薪酬调查。通过必要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外部的各种薪酬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竞争与供给状况、各行业的薪资水平以及其他企业所设立的薪酬福利保险项目等,以确保企业的薪酬制度对外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对内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④企业薪酬制度结构的确定。根据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和薪酬调查的结果,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各级员工的工资结构,规划各个职级的工资幅度、起薪点和顶薪点等关键性指标。
⑤设定薪酬等级与薪酬标准。将众多类型的岗位工资归并组合成若干等级,形成一个工资等级系列.确定企业内各岗位的具体工资范围。
⑥薪酬制度的贯彻实施。在工资制度确定以后,应当完成以下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员工工资制度得以贯彻实施:a.建立工作标准与工资的计算方式;
b.建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对全员进行工作业绩的动态考评;
c.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薪酬计划,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必要的表彰和物质鼓励,以鞭策员工对企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