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入河排污口所在的排污控制区范围为该河段上游第一个排污口上游()m至最末一个排污口下游()m。A.100,200B.100,100C.200,100D.200,200
考题
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的断面称为()。A.背景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D.控制断面
考题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A:控制断面B:消减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
考题
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
考题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断面。A、对照断面B、消解断面C、控制断面D、混合断面
考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应设置在()。A、河段的上游B、河段的下游C、排污区(口)的上游D、排污区(口)下游
考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
考题
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A、背景断面B、对照断面C、控制断面D、消减断面
考题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的断面称为()。A、背景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D、控制断面
考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处。A、100—500米B、500—1000米C、1000—1500米D、1500—2000米
考题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A、主要污染区的数量B、污染源C、主要污染物D、水文特征
考题
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严格按照限制排污总量控制()、设置并监管入湖排污口。
考题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处。
考题
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口的()A、上游;B、下游500米以内;C、下游500-1000米;D、下游1500米以外
考题
建设项目退水在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污达标控制和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基础上,()设置应满足水行政和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A、污染源B、入河排污口C、项目取水口和排污口D、取水口
考题
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包括()。A、不充分混合段B、充分混合段C、排污口上游河段D、排污口下游河段
考题
单选题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A
20%B
40%C
60%D
80%
考题
判断题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的断面称为()。A
背景断面B
对照断面C
削减断面D
控制断面
考题
单选题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A
背景断面B
对照断面C
控制断面D
消减断面
考题
单选题建设项目退水在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污达标控制和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基础上,()设置应满足水行政和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A
污染源B
入河排污口C
项目取水口和排污口D
取水口
考题
单选题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应设置在()。A
河段的上游B
河段的下游C
排污区(口)的上游D
排污区(口)下游
考题
多选题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A主要污染区的数量B污染源C主要污染物D水文特征
考题
填空题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严格按照限制排污总量控制()、设置并监管入湖排污口。
考题
单选题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断面。A
对照断面B
消解断面C
控制断面D
混合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