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100件,预算产量为120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元,实际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100元,则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

  • A、100元
  • B、200元
  • C、300元
  • D、150元

参考答案

更多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100件,预算产量为120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元,实际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100元,则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A、100元B、200元C、300元D、150元”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制造费用预算编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制造费用预算通常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两部分B.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用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与产量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的预算金额C.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D.为了便于以后编制现金预算,需要预计现金支出

考题 制造费用预算应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与生产量相关。( )A.正确B.错误

考题 在对中心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实际单位产品固定费用偏离预算单位产品固定费用的差异是() A固定制造费用差异B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考题 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产量差异需要的数据有:()A、预算产量标准工时B、实际固定制造费用C、实际产量标准工时D、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考题 下列关于制造费用的编制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变动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的B.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可按各期生产需要等情况加以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C.固定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的D.变动制造费用以销售预算为基础来编制的

考题 某公司预算期预计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5小时,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为2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为4元/小时,该公司预计本期产量范围为900~1100件,固定费用在此范围内保持不变。该公司的制造费用预算额的范围应为( )。A.27000~33000元 B.54000~66000元 C.28000~32000元 D.5400~6600元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制定与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制定相同 B.固定制造费用生产量差异可以分解为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生产量差异没有任何意义 D.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是一种静态预算 E.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可以分为预算差异和生产量差异

考题 如果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大于实际产量与单位产品标准费用分配率的乘积,该差异应计入()。A.“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账户的借方 B.“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账户的贷方 C.“固定制造费用生产量差异”账户的借方 D.“固定制造费用生产量差异”账户的贷方

考题 甲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3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等非生产时间每件0.68小时,正常的废品率8%。 公司的年预算产量为1000件,年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3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预算额为20000元。若该公司实际的年产量为1050件,实际耗用的工时为4000小时,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00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21000元。 要求: (1)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考题 制造费用预算通常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两部分。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 )

考题 某公司2009年度生产甲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17910元,年度预算数为18000元,预计应完成的生产能力为11250工时,实际发生工时为9900小时,标准工时为9200小时。要求:(1)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总差异。(2)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支出差异。(3)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5)进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验证。

考题 下列计算公式中,属于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公式是()。A、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一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B、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C、(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D、(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一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考题 ()编制依据是预计生产量或直接人工总工时(多品种生产条件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划分及各自具体的组成项目等。A、制造费用预算B、直接材料预算C、生产预算D、直接人工预算

考题 甲企业生产A产品,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本月预算产量为4000件,实际生产5000件。本月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实际工时为4500小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每件0.8小时。预算费用分配率为4.8。要求:(1)计算本月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2)采用双因素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3)采用三因素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考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耗用材料A9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00元/千克。假设A材料计划价格为210元/千克。单位甲产品标准用量为10公斤。要求:如果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为+2000元,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580元,效率差异为+1000元,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耗费差异和总差异。

考题 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工时5000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42000元,预算工时56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45000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12小时。要求: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考题 某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产品,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3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等非生产时间每件0.68小时,正常的废品率8%。公司的年预算产量为1000件,年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3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预算额为20000元。若该公司实际的年产量为1050件,实际耗用的工时为4000小时,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00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21000元。 要求: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考题 单选题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中,标准分配率的公式是()。A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B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C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D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B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C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D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考题 判断题制造费用预算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两部分。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均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 )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某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产品,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3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等非生产时间每件0.68小时,正常的废品率8%。公司的年预算产量为1000件,年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3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预算额为20000元。若该公司实际的年产量为1050件,实际耗用的工时为4000小时,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00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21000元。 要求: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考题 问答题某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产品,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3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等非生产时间每件0.68小时,正常的废品率8%。公司的年预算产量为1000件,年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3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预算额为20000元。若该公司实际的年产量为1050件,实际耗用的工时为4000小时,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00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21000元。 要求: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考题 判断题制造费用预算通常分为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两部分。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 )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某公司生产甲产品100件,预算产量为120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元,实际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100元,则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A 100元B 200元C 300元D 150元

考题 判断题某企业按正常生产能力预算本月生产甲产品200件(单位产品预算工时为4工时),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2元。本月实际生产甲产品160件(单位产品实际工时为5工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680元,则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总差异和耗费差异分别为节约240元和超支720元。()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是( )。A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B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未达到预算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C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脱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考题 问答题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月标准生产能量为1 000件,预计产能标准总工时为2 000小时,4月份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24 O00元,本月实际产量800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28 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1 5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并采用“三分法”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