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主治"脾约"的方剂是()
A

温脾汤

B

健脾丸

C

归脾汤

D

实脾散

E

麻子仁丸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主治"脾约"的方剂是()A 温脾汤B 健脾丸C 归脾汤D 实脾散E 麻子仁丸”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附骨疽发病最多的部位是:()A 股骨B 肱骨C 胫骨D 桡骨E 尺骨

考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十八反"的是()A 大戟与甘草B 人参与莱菔子C 白及与甘草D 丁香与木香E 人参与五倍子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49岁。发现血糖升高近12年,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是()A 六味地黄丸B 金匮肾气丸C 右归丸D 十全大补汤E 七味白术散

考题 填空题灰黄霉素目前主要用于儿童头癣的治疗。用法:成人每日()g,儿童每日()mg/kg,分2~3次服用,连服4~8周。

考题 填空题推少阳法主治()、()、()、()等证。

考题 填空题肛瘘一般由()、管道、()3部分组成。

考题 单选题治疗风热上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应首选的药物是()A 荆芥B 薄荷C 葛根D 桑叶E 柴胡

考题 单选题白屑风多发于哪个部位()A 血管丰富部位B 神经丰富部位C 皮脂丰富部位D 肌肉丰富部位E 大汗腺丰富部位

考题 单选题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穴分别是:()A 至阴、睛明B 睛明、至阳C 睛明、至阴D 承泣、厉兑E 足窍阴、睛明

考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十枣汤正确服法的是()A 剂量均从小量递增B 中病即止C 必须注意顾护胃气D 药后出现呕吐、腹痛可续服E 一般连服3~5日,必要时停两三日再服

考题 单选题臀痈的特点是:()A 位置浅、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B 位置深、范围小、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C 位置深、范围大、来势缓、易腐溃、收口慢D 位置深、范围大、来势缓、难腐溃、收口慢E 位置深、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口慢

考题 单选题肺气欲竭,心肾阳衰的喘脱危象,急救时应用参附汤送服()A 黑锡丹B 紫雪丹C 玉涎丹D 玉枢丹E 枕中丹

考题 问答题简要说出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操作方法。

考题 单选题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

考题 问答题简述如何做淋球菌涂片检查?何谓阳性?

考题 单选题患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尿有甜味,口干舌燥,舌红,脉沉细数。治法宜用()A 清利湿热B 清热化湿C 滋阴固肾D 健脾益肾E 滋肾养阴

考题 单选题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作用是()A 升阳举陷B 养心安神C 补脾养心D 益气养血E 益气退热

考题 问答题黄连在清胃散、朱砂安神丸、健脾丸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考题 单选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表明受累神经是()A 腰3神经根B 腰4神经根C 腰5神经根D 骶1神经根E 骶2神经根

考题 单选题踝关节背伸活动正常范围是()。A 背伸0~100B 背伸10~200C 背伸20~300D 背伸40~500E 背伸60~700

考题 单选题患者产后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暗,苔白,脉弦涩。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 膈下逐瘀汤加味B 血府逐瘀汤加味C 养荣壮肾汤加味D 少腹逐瘀汤加味E 身痛逐瘀汤加味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2岁。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头晕目眩,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其治法是()A 益气养血,宁心和络B 补气活血,通终止痛C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D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E 行气活血,温经止痛

考题 单选题温病或伤寒邪正剧争阶段,病变发生转折时,可表现为()A 大汗B 自汗C 盗汗D 战汗E 心胸汗

考题 单选题噎膈与梅核气最主要的鉴别点是()A 有无吞咽困难B 有无进行性消瘦C 有无胸骨后不适,呈烧灼感D 有无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史E 有无自觉咽中梗塞不舒

考题 单选题两地汤的组成成分有()A 白芍、生地、当归、麦冬、沙参、枸杞子B 白芍、当归、丹皮、川芎、牛膝、莪术C 白芍、熟地、丹皮、黄柏、青蒿、茯苓D 白芍、生地、地骨皮、麦冬、玄参、阿胶E 白芍、生地、当归、丹皮、沙参、茯苓

考题 单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整复时()A 先整复骨折、后整复脱位B 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C 骨折与脱位同时整复D 只整复骨折、不整复脱位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填空题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称为();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称为盗汗。

考题 单选题循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 足少阴肾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手少阳三焦经E 手太阳小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