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稻米,证明当时浙江先民已能人工栽培水稻。
A

跨湖桥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马家浜遗址

D

余杭良渚遗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稻米,证明当时浙江先民已能人工栽培水稻。A 跨湖桥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马家浜遗址D 余杭良渚遗址” 相关考题
考题 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A. 新石器B. 旧石器C. 商周D. 战国

考题 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有“天下谷源,人间陶本”之称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城头山遗址B.高庙遗址C.玉蟾岩遗址D.彭头山遗址

考题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当中大约有多少比例的水稻出现了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A.20%B.50%C.70%D.85%

考题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象牙。

考题 下列不是影响水稻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有()。A、水稻品种B、栽培方式C、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D、稻米加工工艺及加工质量

考题 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及象的下颌骨。

考题 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有“天下谷源,人间陶本”之称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城头山遗址B、高庙遗址C、玉蟾岩遗址D、彭头山遗址

考题 彭头山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A、9000年B、8000年C、7000年

考题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水稻。

考题 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考题 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考题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当中大约有多少比例的水稻出现了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A、20%B、50%C、70%D、85%

考题 大约有多少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出现了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A、50%B、70%C、85%D、20%

考题 战国时代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大量兵器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钢件已采用()、正火、渗碳工艺。

考题 关于安阳殷墟表述正确的有()。A、位于陕西省境内B、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C、遗址以小屯村为中心D、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E、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

考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考古发现了()的人工栽培稻遗存,这有力印证了“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A、2000年前B、5000年前C、8000年前D、1万年前

考题 多选题关于安阳殷墟表述正确的有()。A位于陕西省境内B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C遗址以小屯村为中心D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E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

考题 填空题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考题 多选题在整个原始农业时期,采集和渔猎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例如()等都大量出土了野生植物种子、猎获的动物遗骨。A河北磁山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D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E河南安阳殷墟

考题 填空题距今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是____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稻谷至今保存完好。

考题 判断题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象牙。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遗址中出土的珍贵的丝麻织物,证明了四五千年以前,浙江先民已开始养蚕缫丝。A 良渚遗址B 钱山漾遗址C 跨湖桥遗址D 嘉兴马家浜遗址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大溪文化遗址说法错误的是(  )。A 距今约五、六千年B 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晚期遗址C 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多为红陶黑彩D 遗址中发现大量稻壳标本,说明大溪居民当时已种植水稻

考题 填空题7000年前和稍后,在钱塘江下游两岸的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的区域内,越族先民已经应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骨耜农具和栽培水稻的技术。这种以水稻栽培为主的文化,学术界称之为()。

考题 单选题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A 新石器B 旧石器C 商周D 战国

考题 单选题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当中大约有多少比例的水稻出现了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A 20%B 50%C 70%D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