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0.0357与3.57×10分别是()位有效数字。
A

3位、3位

B

5位、3位

C

3位、5位

D

5位、5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0.0357与3.57×10分别是()位有效数字。A 3位、3位B 5位、3位C 3位、5位D 5位、5位” 相关考题
考题 多选题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哪些?A抗冻性B抗渗性C抗老化性D抗侵蚀性E抗碳化性

考题 单选题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试件从溢流水箱拿出到擦拭结束不宜超过()s,称量过程中流出的水不得再擦拭。A 5B 10C 15D 20

考题 判断题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是指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套筒挤压连接径向挤压性能等级分为()AC级BA级CD级DB级EG级

考题 判断题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可泵性以及抹面性等性能。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增加而增大。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碾压混凝土采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易超过1O%,否则会对和易性不利。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一组100×100×300mm的棱柱体砼轴心抗压试件,其单块试件抗压荷载值分别为:278kN、332kN、324kN,则该组试件轴心抗压强度值为()MPa。A 31.1B 29.6C 32.4D 试验结果无效

考题 单选题测试砂浆含气量数值小于5%,测试结果应精确到()A 1%B 3%C 0.5%D 0.1%

考题 单选题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制度。A 米制单位B 市制单位C 公制单位D 法定计量单位

考题 单选题根据SL352-2006,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中,在σ~ε曲线上取1、2两点,过两点直线的斜率即为混凝土的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这里1、2两点对应的荷载分别为()。A 应力为0.5MPa时的荷载和40%的极限破坏荷载B 应力为0时的荷载和40%的极限破坏荷载C 应力为0.5MPa时的荷载和50%的极限破坏荷载D 应力为0时的荷载和50%的极限破坏荷载

考题 单选题砂浆抗压强度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kN/s。A 0.5~1.5B 0.25~1.5C 0.5~2.OD 1.0—2.0

考题 判断题水箱壁混凝土浇筑下料要均匀,做好由水箱壁上的两个对称点同时、同方向下料,以防模板变形。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混凝土外加剂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外加剂每100吨为一批。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标准对压力试验机的测量精度要求为()。A ±0.5%B ±1%C ±2%D ±3%

考题 单选题固体含量应按照GB/T 807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时()A 固体值B 固体量C 固体含量D 标准量

考题 多选题通过对石灰消化时体积变化机理的研究,可以通过()方法来确定控制体积变化。A改变石灰石的细度B改变水灰比C改变消化温度D掺加外加剂

考题 单选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配制强度fcn.0一般按()计算。A fcu.0≥fcu.k+1.645αB fcu.0=fcu.k+0.645αC fcu.0=fcu.k+1.1αD fcu.0=fcu.k+2α

考题 判断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一般项目的质量。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不能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的掺和料为()。A 粉煤灰B 硅粉C 矿渣粉D 石灰岩粉

考题 单选题蒸压灰砂砖在试验前,应将试件致于()。A 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B 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24dC (20±5)℃的水中浸泡24h

考题 判断题水泥矿物组成中,C3A含量越高,掺用减水剂后,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越差。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砂的含泥量试验应选择用公称直径()的方孔套筛。A 1.25mm和75μmB 1.25mm和600μmC 600μm和75μmD 600um和300μm

考题 判断题普通减水剂主要有木质素磺酸钙(木钙)、木质素磺酸钙(木钠)、木质素磺酸镁、三乙醇胺。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砼早期抗裂试验的试件应为()。A 100×100×300mm棱柱体B 150×150×150mm立方体C Φ100×300mm圆柱体D 800×600×100mm薄板体

考题 单选题热轧带肋钢筋HRB400E中的“E”是指()。A 细晶粒钢筋B 再生钢筋C 盘卷状态交货的钢筋D 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

考题 单选题低碳钢筋拉伸试验中,因弹性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符合()A 虎克定律B 牛顿定律C 阿基米德定律D 牛顿第二定律

考题 判断题比色法测定砂中有机质含量,当试验结果不合格时,砂不可使用。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