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该同学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原因。(6分)(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该同学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原因。(6分)(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相关考题
考题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同,用起重机将甲物体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将乙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 )。A.两次做功一样多B.第一次做功多C.第二次做功多D.无法比较
考题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题目:如图7所示,工人师傅用一滑轮组把一质量为120 k9的重物提起。若工人师傅的拉力为400 N,在10 s内重物被提起了1 m。(g=10 N/kg)求:
(1)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解:(1)∵m=120 kg ∴G=mg=120 kgxl0 N/kg=1200 N
(2)W有 =F·s=400 N×I m=400 J W 总=G·h=1200 N×4 m=4800 J
(3)
答:重物的重力为l200 N,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8.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40 W。
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凉因,并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分析此题。(10分)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如图8所示,小强练习用带有吊篮的滑轮组吊货物,使其匀速升高了h=2m,已知货物重G货=180N,吊篮重G吊=60N,滑轮质量及其摩擦不计,求:
(1)小强吊货物时的拉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由图可以看出,吊货物的绳子根数n=3
货物和吊篮的重力G=G货+G吊=240N
(1)设小强的拉力为F,则3F=G,F=G/3=80N
(2)因为滑轮组的重力及摩擦不计,所以小强所做的功都是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
答:小强的拉力是8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100%。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考题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或教学片段,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考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运动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足够长斜面,其倾角为0=370,一质量m=10kg的物体,在斜面底部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F=100N的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在2s内位移为4m,2s末撤去力F,(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从撤去力F开始1.5s末物体的速度υ;
(3)从静止开始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解:(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沿斜面向上的力F、重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有F=mgsin37°+/ungeos37°。
(2)撤掉力F后,对物块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物块受力平衡,将做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
即物体的速度为2m/s。
(3)总路程为s=vt=7m
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考题
案例:
某校期末考试的一道题目及小华同学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长40m,倾角为30。的斜面,斜面上有质量为2kg的物体从斜面中点以υo=12m/s的初速度匀减速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a=-6m/s2,求这个物体经过多长时间滑动到斜面的底端 (g取10m/s2)
问题:
(1)指出小华同学解答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可能原因。(10分)
(2)针对小华同学的解答,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方法。
(10分)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解:(1)拉力所做的功W=F1s=100 Nx2 m=200 J
拉力的功率
(2)当工人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时有
问题:(1)指出该学生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并解答该问题。(10分)
考题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4 分)
(2) 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 分)
(3) 针对该同学的作业, 设计教学片段帮助他解决该问题。
考题
力偶、力矩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例如,司机两手转动方向盘,工人师傅用螺纹锥攻螺纹,使用滑车提升重物等都用到了力偶、力矩的原理。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
考题
单选题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考题
问答题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某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前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5m/s,后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全程用了13.3 s,那么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解:设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v。 v=(6.5+8)/2=7.25m/s 答: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7.25 m/s。 问题: (l)简连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给出练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考题
问答题案例:某位同学对一道题的解答如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平均速度v=号(20m/s+10m/s)=15m/s。问题:(1)指出此道题检测了学生的哪些知识点。(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法。(6分)(3)针对学生的错误给出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考题
判断题力偶、力矩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例如,司机两手转动方向盘,工人师傅用螺纹锥攻螺纹,使用滑车提升重物等都用到了力偶、力矩的原理。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A
对B
错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