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框架柱侧向刚度D值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
D值的定义是:使柱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推力
B
提高与柱相连的梁的线刚度,可以提高D值
C
当假定与柱相连的梁的线刚度无穷大时,可认为结果无穷大
D
一般认为底层柱的反弯点在离地1/3h处,其中h指柱高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下列关于框架柱侧向刚度D值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A D值的定义是:使柱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推力B 提高与柱相连的梁的线刚度,可以提高D值C 当假定与柱相连的梁的线刚度无穷大时,可认为结果无穷大D 一般认为底层柱的反弯点在离地1/3h处,其中h指柱高” 相关考题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B、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D、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剪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考题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λ值很大,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框架为主B.λ是剪力墙抗弯刚度与框架抗推刚度的比值C.λ是框架抗推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D.λ值很小,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剪力墙为主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 D 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 )。A. D 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 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 值法由计算确定D.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砲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KZ、砖抗震墙ZQ、钢筋混凝土抗震墙GQ的布置如图1-15所示,底层层高为3.6m。各框架柱KZ的横向侧向刚度均为KKz=4.0x104kN/m;砖抗震墙ZQ(不包括端柱)的侧向刚度为=40.0X104kN/m。地震剪力增大系数η=1.4。
假定,将砖抗震墙ZQ改为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且混凝土抗震墙(包括端柱)的抗侧刚度为250.0x104kN/m,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z(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 (B)10 (C)20 (D)3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砲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KZ、砖抗震墙ZQ、钢筋混凝土抗震墙GQ的布置如图1-15所示,底层层高为3.6m。各框架柱KZ的横向侧向刚度均为KKz=4.0x104kN/m;砖抗震墙ZQ(不包括端柱)的侧向刚度为=40.0X104kN/m。地震剪力增大系数η=1.4。
假定,框架柱上下端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均为200kN*m;砖抗震墙的实际截面面积为1.2m2,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为0.2MPa;框架梁的高度为0.6m。试问,由砖抗震墙和两端框架柱组成的组合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0 (B)450 (C)550 (D)650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砲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KZ、砖抗震墙ZQ、钢筋混凝土抗震墙GQ的布置如图1-15所示,底层层高为3.6m。各框架柱KZ的横向侧向刚度均为KKz=4.0x104kN/m;砖抗震墙ZQ(不包括端柱)的侧向刚度为=40.0X104kN/m。地震剪力增大系数η=1.4。
假定,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8 (C)22 (D)25
考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砲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KZ、砖抗震墙ZQ、钢筋混凝土抗震墙GQ的布置如图1-15所示,底层层高为3.6m。各框架柱KZ的横向侧向刚度均为KKz=4.0x104kN/m;砖抗震墙ZQ(不包括端柱)的侧向刚度为=40.0X104kN/m。地震剪力增大系数η=1.4。
假定,作用于每道横向砖抗震墙ZQ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W=400kN。试问,由砖抗震墙引起的与其相连的框架柱附加轴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0 (B)260 (C)400 (D)560
考题
假定,该结构首层框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框架柱总剪力Vt=2400kN,框架柱的侧向刚度总和∑Di=458600kN/m,其中某边柱C1的侧向刚度Dcl=17220KN/m,其反弯点高度hy=3.75m,沿柱高范围没有水平力作用。试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按侧向刚度计算的C1柱底弯矩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40
B 270
C 340
D 400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2-16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图2-16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9
B.34
C.42
D.50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下图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 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 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 (B)34 (C)42 (D)50
考题
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下列关于地下室及相邻上部结构的设计观点,哪一项相对准确( )
A. 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值不宜小于2,侧向刚度比值取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比值、等效剪切刚度比值之较大者
B. 首层作为上部结构底部嵌固层,其侧向刚度与地上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值不宜小于1.5
C. 主楼下部地下室顶板梁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比上部框架梁低一级,但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应比计算值增大10%
D. 主楼下部地下一层柱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A、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D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值法由计算确定D、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下列关于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指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只发生刚体平移或转动B、当楼板开洞口较大时,仍可采用平面内无限刚度假定C、各个抗侧力构件之间通过楼板相互联系并协调工作D、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考题
框架的受力行为,正确的是()。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以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按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单选题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A
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
D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值法由计算确定D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单选题下列对于柱轴压比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柱轴压比计算中的轴力采用荷载标准组合值B
轴压比加大可能使柱子由大偏压破坏转为小偏压破坏C
减小框架柱箍筋间距并不能提高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D
框架结构中,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比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大
考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D值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A
反弯点位置与柱端约束情况有关,反弯点偏向于约束刚度大的那端B
当柱两端均为完全固定时,反弯点位于柱中点C
梁、柱线刚度比值越大,柱抗侧刚度D值越大D
对于完全对称两跨单榀框架,底层边柱的抗侧刚度值D一般小于底层中柱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震设计方法与理论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静力法)、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B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C
框架结构的理论计算周期比实际值大的原因在于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增大作用D
结构的侧向刚度越大,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越安全
考题
单选题框架的受力行为,正确的是()。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
以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
按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