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60岁,胆石症史多年。1个月来发热,上腹疼痛,CT扫描显示肝脏内多个直径10~30mm低密度灶,CT值20Hu,边缘呈环状强化,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多发性囊状肝转移瘤
- B、胆源性肝脓肿
- C、多发性肝囊肿
- D、肝包虫病
- E、肝脏囊腺瘤
参考答案
更多 “患者,女,60岁,胆石症史多年。1个月来发热,上腹疼痛,CT扫描显示肝脏内多个直径10~30mm低密度灶,CT值20Hu,边缘呈环状强化,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多发性囊状肝转移瘤B、胆源性肝脓肿C、多发性肝囊肿D、肝包虫病E、肝脏囊腺瘤” 相关考题
考题
女,40岁,有口服避孕药史,肝区疼痛、腹部包块,AFP阴性,CT扫描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细胞腺瘤S
女,40岁,有口服避孕药史,肝区疼痛、腹部包块,AFP阴性,CT扫描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细胞腺瘤B.肝再生结节C.结节性肝癌D.肝右叶巨块型肝癌E.肝黄色肉芽肿
考题
患者,女、58岁,午休后感觉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不能言语,既往有冠心病、房颤史,头颅CT扫描示左侧内囊区一斑片状低密度影,该患者的辅肋检查有( )A、头颅CT扫描B、头颅MRIC、腰椎穿刺D、脑电图E、脑血流图
考题
患者女,34岁,发热咳嗽2周,当地胸透诊断为"右下肺结节",常规CT平扫发现右下肺3cm大小软组织密度结节,局部测得CT值为-32HU,应为:()A、诊断为错构瘤B、再行薄层CT扫描C、再行增强CT扫描D、再行螺旋CT扫描E、再行螺旋CT扫描,多层面重组成像(MPR)
考题
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1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A、血常规检查B、临床密切随访C、超声检查D、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E、以上都不是
考题
患者男性,48岁,多年饮酒史,近一个月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呈现疼痛一进食一缓解规律。最可靠的诊断措施是()A、B型超声B、上消化道内镜C、上消化道钡餐D、依据临床E、根据药物的治疗效果
考题
患者,女,26岁,无明显不适,CT平扫发现肝右叶低密度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静脉期密度下降,延迟扫描呈稍低密度。下列哪一项资料对鉴别诊断无意义()A、AFP升高B、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C、腹主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D、患者出现腹水E、上腹部疼痛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7℃,一周以来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缺乏,乏力,CT检查发现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病灶,大小不一,CT值30~40HU。下一步对确诊最有意义的处理应是()A
血常规检查B
临床密切随访C
超声检查D
CT增强及动态扫描检查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60岁,胆石症史多年。1个月来发热、上腹疼痛,CT扫描显示肝脏内多个直径10~30mm低密度灶,CT值20HU,边缘呈环状强化,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多发性囊状肝转移瘤B
胆源性肝脓肿C
多发性肝囊肿D
肝包虫病E
肝脏囊腺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无明显不适,体检CT平扫发现肝左叶低密度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晰,动脉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静脉期密度下降,延迟扫描呈稍低密度。下列资料对鉴别诊断无意义的是()A
AFP升高B
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C
腹主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D
患者出现腹水E
上腹部疼痛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4岁,发热咳嗽2周,当地胸透诊断为"右下肺结节",常规CT平扫发现右下肺3cm大小软组织密度结节,局部测得CT值为-32HU,应为:()A
诊断为错构瘤B
再行薄层CT扫描C
再行增强CT扫描D
再行螺旋CT扫描E
再行螺旋CT扫描,多层面重组成像(MPR)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