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题
山间盆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名词解释题山间盆地” 相关考题
考题
北方某县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为该县产业升级、发展商贸物流业创造了条件。
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山间盆地。2012 年年底,县城常住人口14.7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6km2,人均建设用地106.1m2;经规划预测到2030 年人口规模达到25 万人左右,建设用地为27km2,人均108m2。县城老城区继续完善传统商贸服务业;在老城区东侧依托高速铁路站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西南部已有传统产业园区的升级与更新。规划布局详见示意图。
图2 某县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2013—2030)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在城镇规模、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原因。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如下图)以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一代为核心,中蒙大通道贯穿其中,向外辐射东北经济区、大图们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边境.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25℃,年降水量602mm,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于6-9月。图们市地处图们江与嘎呀河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之中,地貌类型多样,素有“八山半草半水一分田”之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草药类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图们市地广人稀、环境污染少。
材料三长春、吉林、图们江开发开放先导区(据人民日报图片)。
问题:
(1)简要从位置、经济方面说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区位优势。(6分)
(2)简要分析图们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从三大产业的角度说出该区发展的方向。(10分)
考题
第三题 高速公路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
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源。
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
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谷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A)、57.6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dB(A)、63.1dB(A)。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分别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考题
拟建210km双向四车道高速,使A城与现有高速路相连,沿线有低山丘陵、山岭重丘区、山间盆地、河流。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26m,平均高4.5m;跨越X、Y、Z3河建3座大桥;山岭重丘区凿6条隧道总长5km;公路在出A城后沿X河左岸逆流敷设路段长20km,X河为A城饮用水源,公路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分别为30km、15km、50km。土石方1 900万m3,设取土场2 6处,弃渣场3 6处。征地1 540hm2,其中耕地7 2 4hm2,林地6 9 0hm2,其他12 6hm12 。评价范围内有二级保护植物,跨越少许的大型桥梁与下游某县城地块15km。该河流为县城主要水源。评价范围内有村庄、学校8处敏感点,其中1处中学处于公路东侧。临路两栋平房敏感点距公路中心线约90m。
问题:
1.简要说明二级保护植物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2.简要说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3.简要说明线路选线应从哪几方面考虑减轻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给出对学校教室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案。
5.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
考题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20分)
某城市规划建设4车道高速公路,全长80 km,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路基宽度为24.5 m。全线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 750 m),大桥5座(共1 640 m)、隧道4座(共3 800 m),其中单洞长隧道1座(2 400 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 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 hm2,其中农田150 hm2,林地300 hm2,草坡和未利用土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 640*103m3,有高填方段2 400 m 。项目总投资为3 8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为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问题】
1 1.该工程评价的重点是( )。
A.噪声
B.生态
C.环境风险
D.大气
1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侵蚀量、生物量、生产力
B.森林、农业生态
C.水土流失、景观资源
D.有无重要保护物种、占用基本农田数量
1 3.工程分析中对隧道需要阐明的主要内容是()。
A.施工方式
B.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景观影响
C.隧道名称、规模、建设点位
D.弃渣场设置点位及其环境类型,占地特点
1 4.工程分析中对桥需要阐明的主要内容是()。
A.河流水体功能,可能的影响
B.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
C.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
D.大桥规模、点位、可能的影响
1 5.水环境尤其是水源的保护问题主要关注()。
A.全部施工地段
B.跨河大桥段
C.取土场、弃渣场
D.隧道附近
1 6.高填方段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
A.规模、施工方式
B.占地类型
C.地下水疏水状态
D.占地基本农田情况及占地合理性
1 7.农业生态调查主要内容是( )。
A.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
B.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C.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
D.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
1 8.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B.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
C.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
D.工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1 9.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森林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
B.公路沿线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
C.公路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D.地形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
20.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关注( )。
A.森林植被影响及可能对重要物种的影响
B.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
C.森林生态系统切割(森林生境切割)与阻隔导致的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D.有无重要保护物种
考题
下列关于地下水分类的表述错误的是()。A、潜水是分布于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积物深部的水B、裂隙水是裸露与地表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C、包气带水是裂隙岩层浅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及毛细水D、岩溶水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考题
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道,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2400m)。
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万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38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简要说明该项目评价的重点和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
考题
多选题根据地形地势和盐湖的分布位置,可以把新疆划分为五个盐湖分布区,包括( )。A准噶尔盆地盐湖区B塔里木盆地盐湖区C准噶尔界山—阿尔泰山山间盆地盐湖区D准噶尔界山—天山山间盆地盐湖区E塔里木界山—阿尔金山山间盆地盐湖区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下水分类的表述错误的是()。A
潜水是分布于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积物深部的水B
裂隙水是裸露与地表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C
包气带水是裂隙岩层浅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及毛细水D
岩溶水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考题
填空题根据盆地的地貌特征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山前盆地和山间盆地3种。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