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在零件的公称尺寸上加上粗加工和精加工余量以后的尺寸,叫做()。
A、公称尺寸B、锻件公称尺寸C、加工余量D、机械加工余量
考题
对于图中所示的零件轮廓和刀具,()对使用粗加工固定循环编程并加工没有影响。A、刀具的副偏角角度B、精加工余量的方向C、精加工余量的大小D、刀具的主偏角角度E、进刀形式
考题
轴类零件毛坯加工余量较大时放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之前,可使因粗车时产生的内应力在热处理时消除,而当余量较小时,可放在粗车之前进行()。A、调质B、正火C、回火
考题
用φ12立铣刀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A、12.4B、11.6C、6.4D、6.6
考题
自为基准是指以()作为定位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均匀。
考题
使用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时,对于本工序加工余量大小没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A、上工序的尺寸公差B、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C、上工序的装夹精度
考题
在模具粗加工时宜选用圆角铣刀,与平底刀相比可以留下较为均匀的精加工余量
考题
用φ10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5mm,则粗加工时半径补偿量为5.5mm。
考题
粗加工补偿值等于刀具半径()精加工余量。A、乘以B、加C、减D、除以
考题
在精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为()。A、基准重合原则B、互为基准原则C、基准统一原则D、自为基准原则
考题
在补偿寄存器中输入的D值的含义为()A、只表示为刀具半径B、粗加工时的刀具半径C、粗加工时的刀具半径与精加工余量之和D、精加工时的刀具半径与精加工余量之和
考题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A、12.4;B、11.6;C、6.4
考题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A、12.4B、11.6C、6.4
考题
对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应有足够的加工余量,数控镗床的加工余量一般比普通镗床精加工余量小。
考题
计算机械加工余量时,应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顺序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
考题
从经过粗加工的工件表面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的工序为精加工工序。A、结构尺寸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加工精度E、表面粗糙度F、表面质量
考题
工序余量小,()时不能充分纠正前面各工序产生的各种误差,造成质量问题。A、测量B、装夹C、精加工D、粗加工
考题
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时,粗加工要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重新装夹后在完成精加工.
考题
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和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D、三阶段均可
考题
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
考题
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A、刀具半径值B、精加工余量C、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D、无正确答案
考题
半精加工作为过渡性工序目的是使精加工余量()。A、均匀B、小C、小而均匀D、大而均匀
考题
单选题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A
刀具半径值B
精加工余量C
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D
无正确答案
考题
判断题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和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A
粗加工阶段B
半精加工阶段C
精加工阶段D
三阶段均可
考题
单选题半精加工作为过渡性工序目的是使精加工余量()。A
均匀B
小C
小而均匀D
大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