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NHD法脱碳时,高闪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 A、H2S和H2
  • B、H2O(g)和N2
  • C、CO和H2
  • D、H2和N2

参考答案

更多 “NHD法脱碳时,高闪气中的主要成分是()。A、H2S和H2B、H2O(g)和N2C、CO和H2D、H2和N2” 相关考题
考题 脱碳中压闪蒸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氢气。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如何降低NHD脱碳过程的冷量消耗,正确的是()A、搞好冷量回收B、搞好设备保冷,减少冷量的损失C、加强生产管理,精心操作,保证脱碳装置长周期正常运行D、搞好管道的保冷

考题 NHD脱碳成份指标,正确的是()A、变换气CO230%-33%,O2含量≤0.5%B、H2S含量5mg/m3,净化气CO2≤1.2%C、低闪气CO2≥96.5%D、NHD含水量3%-5%

考题 脱碳单元吸收塔出口净化气中CO2含量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考题 NHD脱碳压力指标,正确的是()A、变换气进口1.85-1.95MPa净化气出口1.7-1.8MPaB、高闪气气体出口压力0.5-0.7MpaC、CO2出工段压力0.03-0.05MPaD、罗茨风机吸气压力-29.4KPa脱碳泵出口压力≥2.6MPa

考题 NHD脱碳温度指标,正确的是()A、变换气温夏季≤20℃冬季≤10℃B、贫液入塔夏季0℃-5℃冬季-2℃--5℃C、气提空气夏季≤30℃冬季≤20℃D、净化气出塔夏季≤10℃冬季≤5℃

考题 NHD脱碳工艺可以脱除变换气中的硫化氢。

考题 变换气H2S高对NHD脱碳的危害有()A、腐蚀管道B、降低脱碳效果C、填料堵D、NHD消耗大

考题 本菲尔法二段吸收二段再生流程中,脱碳液的再生采用的是气提法。

考题 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铁中的碳含量由高到低,所以脱碳速度由高变低。

考题 转炉脱碳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于()A、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所以脱碳速度也由高变低B、炉内温度和碳含量的变化,其脱碳速度是低→高→低变化C、熔池温度由低→高,碳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脱碳速度由高→低变化D、铁水碳含量由高变低,而脱碳速度由低→高

考题 脱碳塔液位自调阀失灵如何处理,正确的是()A、脱碳主操立即打手动调整,第一副操在现场用副线阀调整脱碳塔液位。脱碳第二副操增大循环量或停泵B、脱硫微机通知合成截气或压缩减量急停,要保证脱碳塔气不串高闪槽C、脱硫微机通知仪表工到场校验及相关人员到场D、工长带领冰机操作工调整高闪槽、低闪槽液位,如果液位不稳,脱碳A阀处

考题 高闪气带液如何处理,正确的是()A、关高闪阀通知脱碳处理B、开1总放,关1总回,开1-1,C、关闭1,2段现场排污阀D、关闭二楼一,二段排污阀

考题 NHD脱碳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多少,正确的是()A、变换气进塔:6—8℃B、气提气:8—10℃C、NHD溶液进塔-2—-5℃D、气提气:10—12℃

考题 碳丙液脱碳中净化气中二氧化碳超标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的是()A、脱碳塔气液比太小B、进脱碳塔的碳丙液温度高C、进脱碳塔的碳丙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D、碳丙液被稀释,浓度低

考题 NHD脱碳的工艺特点是什么,正确的是()A、净化度高B、吸收H2S、CO2的能力强C、能选择性吸收H2S、CO2D、NHD溶剂有腐蚀性

考题 NHD脱碳液位指标,正确的是()A、脱碳塔30%-80%,气提塔30%-80%B、高闪槽35%-55%,地下槽≤20%C、氨冷器25%-40%,脱水塔30%-50%D、低闪槽25%-40%

考题 脱碳系统高压断电如何处理,正确的是()A、主操在微机上关脱碳塔液出口阀,高闪槽液出口自调阀。B、第一副操同时开脱碳塔液出口副线阀、自调截断阀。C、第二副操同时开高闪槽液出口副线阀、自调截断阀。D、工长指挥,按紧急停车步骤,全面停车。

考题 NHD脱碳系统中使溶液降至-9℃,主要是()。A、 流体节流B、 制冷器冷却C、 CO2气体解吸

考题 NHD脱硫脱碳吸收系统一般采用()A、筛板塔B、填料塔C、浮阀塔

考题 NHD溶液脱硫脱碳的原理是什么?

考题 脱碳中压闪蒸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氢气。

考题 NHD法脱碳时,脱碳液的再生方法是()。A、减压和气提B、减压和加热C、气提和加热D、都不是

考题 原料气脱碳方法中,下列属于化学吸收法的是( )。A、氨水法B、N-甲基吡咯烷酮法C、低温甲醇法D、乙醇胺法

考题 合成气脱碳法中,脱碳效果最好的方法是:()A、乙醇胺吸收法B、聚乙二醇二甲醚吸收法C、环丁砜-乙醇胺吸收法D、热碳酸钾吸收法

考题 低温甲醇法脱碳时,脱碳液的再生方法是()。A、减压和气提B、减压和加热C、气提和加热D、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合成气脱碳法中,脱碳效果最好的方法是:()A 乙醇胺吸收法B 聚乙二醇二甲醚吸收法C 环丁砜-乙醇胺吸收法D 热碳酸钾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