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57年,我国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取得这些成就的指导思想()
A

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B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1957年,我国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取得这些成就的指导思想()A 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B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D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关考题
考题 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与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 )倍。A.1.32B.2.O7C.2.40D.3.42

考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该省2002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B.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C.由于在岗职工人数增加,该省2003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2年有所下降D.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14.6%

考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该省2002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B.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C.由于在岗职工人数增加,该省2003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2年有所下降D.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14.6%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25~128 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了6%。2004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l)1986年是l: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5.9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第 125 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是( )。A.增长势头良好B.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大C.年均增长不平衡D.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小

考题 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与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多少倍?( )。A.1.32倍B.2.07倍C.2.40倍D.3.42倍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6%。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 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5力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 翻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 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状况是()。 A.增长势头良好 B.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C.年均增长不平衡 D.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6%。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 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5力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 翻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 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主要有()。 A.改善民生 B.扩大内需 C.巩固工农联盟 D.保证社会稳定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6%。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 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5力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 翻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 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对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这是因为()。 A.农民的人均收入年增长5.95%的目标不会轻易实现 B.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很大 C.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D.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下跌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6%。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 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5力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 翻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 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措施是()。 A.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B.调整农业结构 C.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D.保证社会稳定

考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均增长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6%。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 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要达到5力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 翻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 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从材料可以看出()。 A.农民的消费水平不高 B.农民的消费品购买力约占全国消费品购买力的1/3 C.农民的收入约占全国消费品购买力的1 /3 D.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考题 下列资料,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 长,绝大部分行业增长超过2000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265元,是全国平均水 平的2.1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1491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6%。 2009年建筑业与教育业年平均工资之差比2008年()。 A.上升了 20.3% B.下降了 20.9% C.上升了 24.8% D.下降了 24.2%

考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A.37.1% B.43.6% C.47.2% D.50.4%

考题 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该省2005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 B该省2006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 C由于在岗职人数增加,该省2006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5年有所下降 D该省2006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14.6%

考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7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城镇居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现象。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980元,同比增长20.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111元,同比增长18.0%,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增长远无低于城镇居民工资的平均水平。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高( )倍。 A. 3.12 B. 2.12 C. 1.12 D. 4.12

考题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某省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状况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该省2002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工资 B. 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 C. 由于在岗职工人数增加,该省2003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2年有所下降 D. 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14.6%

考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7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城镇居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现象。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980元,同比增长20.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111元,同比增长18.0%,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增长远无低于城镇居民工资的平均水平。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大约高出( )。 A. 82.6% B. 84.1% C. 95.1% D. 88.2%

考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5—200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2% B.与2012年相比,2013年采矿业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C.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所有行业的年平均工资均高于2012年的水平 D.2013年,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比2012年增加了3968元

考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1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049元,仅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A.20% B.25% C.30% D.35%

考题 2011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049元,仅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30%。

考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根据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A、2013 年,除6 个行业外其余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 B、2013 年,6 个行业中月收入小于全国平均数的外出农民工人数超过全国外出农民工总人数的一半 C、2013 年,6 个行业中有4 个行业的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 D、2013 年,6 个行业中制造业外出农民工的月收入总额高于其他行业

考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按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长率估算,不到(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就能翻一番。A、3 B、4 C、5 D、6

考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职工平均工资是多少?比2013年增长多少?

考题 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有9个省(区、市)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从各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看,有14个省(区、市)超过了全国平均17.2%的增长幅度。从四大区域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东部34316元,西部25602元,东北25101元,中部24390元;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18.7%,西部17.6%,中部17.2%,东部16.4%;分行业看,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证券业17212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0.4%;其他金融活动业8767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6.0%;航空运输业757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5%;纺织业1622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5%,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1%。2008年,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水平的地域是()A、东部B、西部C、中部D、东北

考题 1957年,我国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取得这些成就的指导思想()A、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B、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考题 单选题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有9个省(区、市)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从各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看,有14个省(区、市)超过了全国平均17.2%的增长幅度。从四大区域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东部34316元,西部25602元,东北25101元,中部24390元;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18.7%,西部17.6%,中部17.2%,东部16.4%;分行业看,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证券业17212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0.4%;其他金融活动业8767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6.0%;航空运输业757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5%;纺织业1622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5%,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1%。2008年,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水平的地域是()A 东部B 西部C 中部D 东北

考题 单选题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有9个省(区、市)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从各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看,有14个省(区、市)超过了全国平均17.2%的增长幅度。从四大区域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东部34316元,西部25602元,东北25101元,中部24390元;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18.7%,西部17.6%,中部17.2%,东部16.4%;分行业看,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证券业17212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0.4%;其他金融活动业8767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6.0%;航空运输业757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5%;纺织业1622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5%,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1%。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A 9∶1B 10∶1C 11∶1D 12∶1

考题 单选题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有9个省(区、市)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从各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看,有14个省(区、市)超过了全国平均17.2%的增长幅度。从四大区域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东部34316元,西部25602元,东北25101元,中部24390元;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18.7%,西部17.6%,中部17.2%,东部16.4%;分行业看,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证券业17212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0.4%;其他金融活动业8767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6.0%;航空运输业757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5%;纺织业1622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5%,其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1%。2007年,其他金融活动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当年全国平均工资的多少倍?()A 3.3B 3.2C 3.0D 2.8

考题 单选题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与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多少倍?(  )A 1.32B 2.07C 2.40D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