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参考答案

更多 “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相关考题
考题 游标高度尺一般用来()。A.测直径B.测齿高C.测高和划线D.测高和测高深

考题 下列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水准尺读数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考题 下列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水准尺读数 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考题 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

考题 水准仪测高程时,观察者在每次读数前后都要看一下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考题 水文测站在进行水准点校测时,当新测高程与原应用高程之差小于或等于允许限差时,仍采用()的高程。A、新测高程B、原应用高程C、原实测高程D、新测高程与原应用高程平均值

考题 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考题 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考题 使用布鲁莱测高器需要量测者至树木之间的()。

考题 测高仪在-10℃时测出值为15.24米,修正后的读数应为多少米?

考题 测高仪在40℃时测出值为15.24m,修正后的读数应为多少m?

考题 游标高度尺一般用来()。A、测直径B、测齿高C、测高和划线D、测高和测深度

考题 用温度计测高温时,以防忽冷忽热造成温度计()或()。

考题 用DS3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

考题 计算导线边往返高差平均值时,按下法计算()A、往测高差减返测高差除以2B、往返测高差绝对值取平均C、往返测高差绝对值取平均,附以返测高差的符号D、往返高差之和取平均

考题 测高仪在40℃时测出值为15.24m,按实际测温超过35℃,每高5℃,给测量值增加1%的读数,修正后读数应为()m。A、12.34B、13.44C、14.94D、15.39

考题 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原理设计的。

考题 用万用表测高压时一定要双手操作。

考题 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对同一尺面的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A、基辅分划读数之差的限差B、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C、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差D、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

考题 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使用DS3进行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考题 在水准测量中,用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来计算()。A、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B、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系统中误差C、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D、以上都不是

考题 通信铁塔安装时,桅杆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A、被测高度的H/500B、被测高度的H/1500C、被测高度的H/2000D、被测高度的H/3000

考题 判断题用DS3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通信铁塔安装时,桅杆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A 被测高度的H/500B 被测高度的H/1500C 被测高度的H/2000D 被测高度的H/3000

考题 单选题用水准仪测高差时每次估读数是()。A mB dmC CmD mm

考题 单选题水文测站在进行水准点校测时,当新测高程与原应用高程之差小于或等于允许限差时,仍采用()的高程。A 新测高程B 原应用高程C 原实测高程D 新测高程与原应用高程平均值

考题 单选题在水准测量中,用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来计算()。A 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B 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系统中误差C 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D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