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孙文学说》和()
A.《上书李鸿章》B.《实业计划》C.《建国方略》
考题
()提出著名观点“发愤著述说”A. 孔子B. 毛苌C. 司马迁D. 曹丕
考题
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救国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表现在三篇文章中()。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D、《农功》
考题
自1918年至()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
考题
自南北朝至清,吉安有编撰者2577人,著述5717种,仅《四库全书》收录吉安人著述()。A、350种B、385种,7175卷
考题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国事“之一。A、《兴中会章程》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
考题
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孙文学说》和()A、《实业计划》B、《建国方略》C、《上书李鸿章》
考题
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A、《实业计划》B、《孙文学说》C、《民权初步》
考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A、革命方略B、孙文学说C、实业计划D、三民主义
考题
孙中山在()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A、《致郑藻如书》B、《建国方略》C、《孙文学说》
考题
孔子著述育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个案例说明了下述哪个观点()。A、细节决定成败B、1+1大于2C、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态度决定一切
考题
将孙中山先生铜像迎到康乐园并亲撰碑记的校长是谁?
考题
()为烟台张裕公司亲笔题写了“品重醴泉”题词。A、张学良B、孙中山C、康有为D、刘海粟E、李鸿章
考题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旧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考题
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
考题
多选题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著书,完成了()两部书,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构成了《建国方略》。A革命方略B孙文学说C实业计划D三民主义
考题
填空题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
考题
单选题孙中山在()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A
《致郑藻如书》B
《建国方略》C
《孙文学说》
考题
判断题孙中山哲学思想最主要集中在《孙文学说》中。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救国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表现在三篇文章中()。A《致郑藻如书》B《上书李鸿章》C《孙文学说》D《农功》
考题
单选题孔子著述育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个案例说明了下述哪个观点()。A
细节决定成败B
1+1大于2C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
态度决定一切
考题
单选题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包括( )三部分。A
《民权》《民生》《民族》B
《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C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建国方略》D
《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实业计划》
考题
单选题孙中山在()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A
《致郑藻如书》B
《上书李鸿章》C
《孙文学说》
考题
填空题自1918年至()年孙中山深居简出,发愤著述,撰写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