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消费者王某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台日本进口冰箱,由于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为日文,消费者未能全面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即投入使用,致使这台适用于100伏电压的冰箱通电后即刻烧毁。消费者找到商店要求妥善处理,但商店则认为,其出售的冰箱质量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而且随机向消费者提供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冰箱烧毁属于消费者操作失误所致,和商店没有任何关系,拒绝承担责任。商店的这一处理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处置?


参考答案

更多 “消费者王某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台日本进口冰箱,由于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为日文,消费者未能全面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即投入使用,致使这台适用于100伏电压的冰箱通电后即刻烧毁。消费者找到商店要求妥善处理,但商店则认为,其出售的冰箱质量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而且随机向消费者提供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冰箱烧毁属于消费者操作失误所致,和商店没有任何关系,拒绝承担责任。商店的这一处理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处置?” 相关考题
考题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A.有效行为B.无效行为C.可撤销行为D.待生效行为

考题 冰箱应当属于( )。A.王某B.张某C.杨某D.商店

考题 消费者王女士在某商场促销活动中购买了一台三门冰箱,使用两个月后,冰箱内壁便出现了裂痕。在与商场协商不下的情况下,向所属消委会投诉。关于冰箱有无出现质量问题的举证该由哪方承担?( )A、消费者协会B、商场C、王女士D、生产商

考题 某商店明知电冰箱质量有问题还予以出售,这是欺诈行为。()

考题 某企业系外贸公司,原拟出口一批冰箱。后因故转为内销。该企业向某商店批发冰箱100台,每台含税价3 000元。按约将冰箱运至商店的仓库,并收取装运费1 500元。问:(1)该公司销售冰箱的销项税额为多少? (2)如进项税额为25314.62元,则该公司应纳增值税额是多少?(3)如该公司给这家商店5%的销售折扣,则该公司将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或未注明时,该公司的销项税额是否有所不同?

考题 李某2018年2月份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XXX”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但没有人身损害。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拿不出该产品合格的证据,同意赔偿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问题】(1)冰箱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为什么?(2)法院判案是否正确?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

考题 消费者王女士在某商场促销活动中购买了一台三开门冰箱,可使用两个月后,冰箱内壁便出现了裂痕。在与商场协商不下的情况下,向县消费者协会投诉。关于冰箱有无出现质量问题的举证该由哪方承担?()A、消费者协会B、商场C、王女士

考题 76~80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请根据题目回答76-80题:第 76 题 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A.有效行为B.无效行为C.可撤销行为D.待生效行为

考题 甲某见商店的冰箱滞销,便在电视台播放一则广告,推出所谓“购物返本”的销售方案。称凡在其商店购买冰箱的,3个月后凭发票向顾客返还货款。许多人见广告后购买其冰箱。甲某高价售出冰箱,收货款2000余万元后,在3个月即将到期之际携款逃走。甲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非法经营罪 C.虚假广告罪 D.销售伪劣商品罪

考题 在商店里一台冰箱标价2800元,这2800元是()①观念中的货币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③这台冰箱的价值④这台冰箱的价格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考题 某商店销售冰箱,标示“买一送一”,实际上买一台冰箱送一支牙膏属于诱导交易价格欺诈行为。

考题 消费者在某商店购物,实际消费500元,商店按消费者的要求开具了金额600元的发票,消费者用600元的发票入账报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费者和商店都没有违法B、消费者的行为违法,商店的行为没有违法C、消费者的行为没有违法,商店的行为违法D、消费者和商店都违法

考题 2010年5月,周某在某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180升的电冰箱,价格为2200元。使用1个月后,电冰箱出现不停机现象,经特约维修部的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后,认为该电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周某找到该电器商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要周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本店无法退货。周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某电冰箱厂。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周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更名为宏远商店,经理改为赵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周某要求宏远商店承担责任,赵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下列说话是正确的是()A、周某所购买的电冰箱出现故障的时间在"三包"期内,有权要求退货B、某电器商店要求周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C、周某要求宏远商店承担责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D、周某如果与宏远商店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行政机关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E、该商店已与另外二商店合并,合并后的宏远商店不应对原电器商店的原有义务予以履行

考题 李某在2005年2月份时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南极”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同意赔偿了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认定产品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冰箱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为什么?

考题 2005年6月,张某在一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价格为2300元,使用60天后,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经特约维修部修理后恢复正常,半个月后冰箱又出现不制冷情况,特约维修部技术人员再次检查后认定,该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张某找到该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答复本店无法退货,让张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张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张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并且更名为宏达商店,经理改为孙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张某要求宏达商店承担责任,孙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张某要求退货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2005年6月,张某在一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价格为2300元,使用60天后,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经特约维修部修理后恢复正常,半个月后冰箱又出现不制冷情况,特约维修部技术人员再次检查后认定,该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张某找到该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答复本店无法退货,让张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张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张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并且更名为宏达商店,经理改为孙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张某要求宏达商店承担责任,孙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张某应向谁要求承担责任?为什么?

考题 李某在2005年2月份时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南极”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同意赔偿了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认定产品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法院判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考题 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电冰箱价格减去餐具价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C、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D、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考题 李某在2005年2月份时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南极”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同意赔偿了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认定产品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考题 多选题2010年5月,周某在某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180升的电冰箱,价格为2200元。使用1个月后,电冰箱出现不停机现象,经特约维修部的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后,认为该电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周某找到该电器商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要周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本店无法退货。周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某电冰箱厂。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周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更名为宏远商店,经理改为赵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周某要求宏远商店承担责任,赵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下列说话是正确的是()A周某所购买的电冰箱出现故障的时间在三包期内,有权要求退货B某电器商店要求周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C周某要求宏远商店承担责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D周某如果与宏远商店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行政机关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E该商店已与另外二商店合并,合并后的宏远商店不应对原电器商店的原有义务予以履行

考题 单选题在商店里一台冰箱标价2800元,这2800元是()①观念中的货币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③这台冰箱的价值④这台冰箱的价格A ①③B ①②C ①④D ②④

考题 问答题2011年1月1日,原告张某在被告A公司以1600元的价格购买一台某品牌某型号冰箱。后因该机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两次上门进行维修仍未修复,遂于2011年7月24日为张某更换一台同品牌同型号的冰箱(以下简称第二台冰箱)。当日,A公司的工作人员将第二台冰箱送至张某楼下,在张某不在场的情况下自行拆除外包装后,将第二台冰箱抬上楼交给张某。A公司的工作人员未经张某验货,未收回第一台冰箱的三包凭证、说明书等资料,同时也未将第二台冰箱的三包凭证等资料留下,未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即带第一台冰箱离开。后张某发现第二台冰箱上有污渍、霉斑等,认为该冰箱系使用过的旧冰箱,遂与A公司进行交涉,双方协商未果。后经确认,第二台冰箱为旧冰箱。问题:(1)A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张某作为消费者的哪项权利?为什么?(2)张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利?(3)依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张某能否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为什么?

考题 判断题某商店明知电冰箱质量有问题还予以出售,这是欺诈行为。()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李某在2005年2月份时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南极”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同意赔偿了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认定产品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法院判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李某在2005年2月份时从本市某商场购买了“南极”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了3个月后,冰箱起火,李某损失7000多元。事发后,李某找到商场,商场同意赔偿了3000元,李某认为商场至少赔5000元。双方遂起纠纷,李某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认定产品质量问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鉴定书。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该冰箱己烧毁,又无库存,无法鉴定。法院开庭,认为不能排除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冰箱起火的可能性,虽然冰箱没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问题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考题 问答题2005年6月,张某在一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价格为2300元,使用60天后,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经特约维修部修理后恢复正常,半个月后冰箱又出现不制冷情况,特约维修部技术人员再次检查后认定,该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张某找到该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答复本店无法退货,让张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张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张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并且更名为宏达商店,经理改为孙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张某要求宏达商店承担责任,孙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张某要求退货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消费者王某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台日本进口冰箱,由于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为日文,消费者未能全面了解冰箱的使用方法即投入使用,致使这台适用于100伏电压的冰箱通电后即刻烧毁。消费者找到商店要求妥善处理,但商店则认为,其出售的冰箱质量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而且随机向消费者提供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冰箱烧毁属于消费者操作失误所致,和商店没有任何关系,拒绝承担责任。商店的这一处理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