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一)某乙企业为增值税务局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8年3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为34万元.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考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其2002年度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0000元,税款为255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2)用银行汇票支付采购工程物资价款,公司收到开户银行转来银行汇票多余款收账通知,通知上填写的多余款234元,购入工程物资及运费998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16966元,该批物资已验收入库。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1万元。2020年6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6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6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6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6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8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6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6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甲公司2020年6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A.6.64%
B.5.25%
C.-6.64%
D.-5.25%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1万元。2020年6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6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6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6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6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8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6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6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甲公司2020年6月3日购入A材料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
A.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 贷:银行存款 226
B.借:材料采购 2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18 贷:银行存款 228.18
C.借:原材料 210 贷:材料采购 202 材料成本差异 8
D.借:原材料 200 贷:材料采购 200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1万元。2020年6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6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6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6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6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8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6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6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甲公司2020年6月12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A.419.79
B.508
C.507.59
D.573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2019年8月初结存W材料成本总额为160 000元,数量为200千克,单位成本为800元。甲企业8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1日,购入W材料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4 600元,另支付该批材料的运费4 500元,增值税税额405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转账付讫,材料尚未运抵企业。
(2)5日,收到1日购入的W材料,验收入库490千克,短缺的10千克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以银行存款支付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1 800元。
(3)10日,领用W材料350千克,用于产品生产。
(4)15日,发出W材料50千克,委托乙企业加工成M产成品,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费2 000元,增值税税额26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5)30日,为满足丙企业需要,将库存W材料50千克出售给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5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850元,全部款项已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和(2),该批原材料入库成本是()元。 A.426300
B.424500
C.417900
D.416100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1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2 000元,增值税额为26 000元。取得运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运费2 000元,增值税180元。另付装卸费用16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4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202560
B.234760
C.202780
D.194560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入原材料 100 吨, 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 1000 元, 增值税税额为 16 000 元。 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 2500元, 增值税 250 元。 另付装卸费用 1000 元、 途中保险费用为 240 元( 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 验收入库原材料为 95 吨, 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 5 吨。 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 ) 元/吨A.1092
B.1080.5
C.1127.89
D.1025
考题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发出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5年3月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
(1)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实际成本为320000元。
(2)5日,购入A材料200千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3700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3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30元,以上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货物已运抵企业,并且验收入库,但是发票及账单均未收到。
(4)22日,将A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M产品(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一批,发出A材料150千克。
(5)28日,委托丙公司加工的M产品完成,乙公司支付丙公司加工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5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840元;同时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59000元。以上款项乙公司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收回的M产品乙公司直接对外出售。
(6)31日,仍未收到本月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发票及账单。乙公司根据历史数据估价3200元/千克入账。
(7)本月生产领用A材料500千克(不包括委托加工物资部分)。
乙公司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A、474937.5B、480000C、479962.5D、475050
考题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发出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5年3月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
(1)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实际成本为320000元。
(2)5日,购入A材料200千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3700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3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30元,以上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货物已运抵企业,并且验收入库,但是发票及账单均未收到。
(4)22日,将A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M产品(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一批,发出A材料150千克。
(5)28日,委托丙公司加工的M产品完成,乙公司支付丙公司加工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5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840元;同时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59000元。以上款项乙公司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收回的M产品乙公司直接对外出售。
(6)31日,仍未收到本月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发票及账单。乙公司根据历史数据估价3200元/千克入账。
(7)本月生产领用A材料500千克(不包括委托加工物资部分)。
乙公司当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元。A、3200B、3167C、3166.25D、3199.75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0.21万元/吨。2015年9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9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9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9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9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9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甲公司2015年9月22日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A、借:原材料630 贷:材料采购600 材料成本差异30B、借:材料采购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贷:银行存款702C、借:原材料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贷:银行存款702D、不需作出账务处理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10000元,支付加工费5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85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D、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0.21万元/吨。2015年9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9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9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9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9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9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甲公司2015年9月12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A、419.97B、508C、507.75D、593
考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10000元,支付加工费5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85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3),企业实际成本法下领用原材料的方法有()。A、先进先出法B、个别计价法C、移动加权平均法D、后进先出法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0.21万元/吨。2015年9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9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9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9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9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9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甲公司2015年9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A、6.64%B、5.25%C、-6.64%D、-5.25%
考题
某工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7年10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10月9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700元,增值税额为5559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3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则10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A、10000B、10500C、10600D、11000
考题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发出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5年3月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
(1)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实际成本为320000元。
(2)5日,购入A材料200千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3700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3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30元,以上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货物已运抵企业,并且验收入库,但是发票及账单均未收到。
(4)22日,将A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M产品(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一批,发出A材料150千克。
(5)28日,委托丙公司加工的M产品完成,乙公司支付丙公司加工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5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840元;同时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59000元。以上款项乙公司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收回的M产品乙公司直接对外出售。
(6)31日,仍未收到本月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发票及账单。乙公司根据历史数据估价3200元/千克入账。
(7)本月生产领用A材料500千克(不包括委托加工物资部分)。
乙公司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A、购入A材料时未取得发票及账单,所以当日不需进行账务处理B、购入A材料虽然未取得发票及账单,但是货物已验收入库,当日需进行账务处理C、到月末仍未取得发票及账单,需按暂估价格入账D、次月初需要将上月暂估入账的处理用相反分录冲回
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0.21万元/吨。2015年9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9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9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9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9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9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甲公司2015年9月3日购入A材料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正确的是()。A、借:原材料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贷:银行存款234B、借:材料采购2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2 贷:银行存款236.22C、借:原材料210 贷:材料采购202 材料成本差异8D、借:原材料200 贷:材料采购200
考题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发出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5年3月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
(1)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实际成本为320000元。
(2)5日,购入A材料200千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3700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3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30元,以上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货物已运抵企业,并且验收入库,但是发票及账单均未收到。
(4)22日,将A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M产品(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一批,发出A材料150千克。
(5)28日,委托丙公司加工的M产品完成,乙公司支付丙公司加工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5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840元;同时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59000元。以上款项乙公司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收回的M产品乙公司直接对外出售。
(6)31日,仍未收到本月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发票及账单。乙公司根据历史数据估价3200元/千克入账。
(7)本月生产领用A材料500千克(不包括委托加工物资部分)。
乙公司5日购入A材料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A、借:材料采购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B、借:原材料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C、借:在途物资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D、借:原材料6133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3700 贷:应付账款717030
考题
问答题某公司2008年9月份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1)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向甲企业购入A材料1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元。(2)从爱华公司购进B材料1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尚未收到。(3)业务(2)中的原材料收到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为52000元。(4)购入Y公司C材料1批,材料已经运到并已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该批材料按计划成本50000元暂估入账。(5)业务(4)中的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付。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600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要求: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0.21万元/吨。2015年9月与存货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9月1日,原材料——A材料借方余额为2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00万元。
(2)9月3日,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2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3)9月12日,购入A材料2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取得运费普通发票注明的运费价税合计金额为5万元,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计2万元,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工资1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吨,经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4)9月22日,以电汇方式购入A材料3000吨,取得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但材料尚未收到。
(5)9月25日,收到22日购入的A材料3000吨,并已验收入库。
(6)截至9月30日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500吨;辅助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00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0吨;厂部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吨。
甲公司2015年9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A
6.64%B
5.25%C
-6.64%D
-5.25%
考题
问答题红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 年3月发生下列购货业务:(1)购入原材料1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共计58500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购入全新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1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发生途中保险费2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编制会计分录。
考题
不定项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材料资料(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D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8月2日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元,支付运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1.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11万元。原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0.5%,系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原材料的入账金额为()万元。A
121.2B
135.6C
115.14D
121.31
考题
单选题某工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7年10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10月9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700元,增值税额为5559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3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则10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A
10000B
10500C
10600D
11000
考题
单选题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发出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5年3月有关原材料的业务如下:
(1)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实际成本为320000元。
(2)5日,购入A材料200千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3700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为3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30元,以上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货物已运抵企业,并且验收入库,但是发票及账单均未收到。
(4)22日,将A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M产品(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一批,发出A材料150千克。
(5)28日,委托丙公司加工的M产品完成,乙公司支付丙公司加工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5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840元;同时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59000元。以上款项乙公司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收回的M产品乙公司直接对外出售。
(6)31日,仍未收到本月18日购入A材料500千克的发票及账单。乙公司根据历史数据估价3200元/千克入账。
(7)本月生产领用A材料500千克(不包括委托加工物资部分)。
乙公司5日购入A材料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A
借:材料采购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B
借:原材料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C
借:在途物资61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030 贷:应付账款717030D
借:原材料6133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3700 贷:应付账款717030
考题
多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10000元,支付加工费5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85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D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