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县一公司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井下40余名矿工被淹。该公司总经理李某将情况向该县主管副书记莫某汇报,莫某打电话将该情况向该县县委书记万某汇报。万某与莫某商量后决定隐瞒矿难的真相,并电话告知李某进一步了解事故的处理及事态发展情况,因抢救不及时,该事故造成被淹的40余名矿工死亡。对莫某与万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二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莫某是执行万某的决定,不构成犯罪
C.二人是共同犯罪
D.二人构成滥用职权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滥用职权罪的行为。滥用职权罪虽然一般表现为作为,但不排除不作为形式也可能构成该罪。莫某和万某的不作为造成对事故抢救的不及时,从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更多 “某县一公司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井下40余名矿工被淹。该公司总经理李某将情况向该县主管副书记莫某汇报,莫某打电话将该情况向该县县委书记万某汇报。万某与莫某商量后决定隐瞒矿难的真相,并电话告知李某进一步了解事故的处理及事态发展情况,因抢救不及时,该事故造成被淹的40余名矿工死亡。对莫某与万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二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莫某是执行万某的决定,不构成犯罪 C.二人是共同犯罪 D.二人构成滥用职权罪” 相关考题
考题 李某为技校学生,15岁。李某嫂子万某与同厂另一名女工朱某产生分歧,并发生口角。万某写纸条告诉李某帮助其兄“修理”朱某,兄妹二人按照万某计划将朱某打伤,朱某向公安局报案。对李某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李某为学生,故依法不予治安处罚B.因李某未满16周岁,故依法不予处罚C.因李某未满18周岁,故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因李某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故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考题 某县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在采煤过程中,有矿工向黄某反映作业违反了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容易产生危险。黄某置之不理强令矿工继续作业,造成爆炸致3名矿工重伤。发生事故后,黄某害怕承担责任,报告事故时隐瞒了有矿工重伤的情况,并将重伤矿工藏匿到邻山亲戚家,致使重伤矿工未及时接受抢救,一名死亡。黄某的行为触犯了以下哪些罪名?( )A.爆炸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考题 齐某与邻居周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齐某因认为村里的决定偏袒周某,遂对周某怀恨在心。某日,周某在河边钓鱼,旁边有另一村民李某在观看。齐某出门遛狗,看到这个情形,遂喝喊自己的狗去咬李某,狗猛地扑到李某身上,李某倒地时将钓鱼的周某撞到河里,因该河水深流急,周某被淹死。齐某和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考题 张某于2011年下落不明,2015年经其妻余某申请后法院宣告张某死亡。2016年,余某与李某再婚,2017年张某出现,法院撤销张某的死亡宣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余某与李某、张某的婚姻关系均解除B.余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不因死亡宣告的撤销而恢复C.余某与李某、张某的婚姻关系均存续,因而余某犯重婚罪D.余某需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书面声明才能确定与何人存续婚姻关系

考题 张某与李某订立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约定张某向李某交付20万公斤钢材,贷款为40万元,李某向张某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张某因将钢材转卖给王某而无法向李某交付钢材,则李某可向法院请求张某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清求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 )A.正确B.错误

考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矿井发生瓦斯爆炸,4名矿工被埋在矿井下,生死不明。矿主李某害怕自己要承担责任,要求其他矿工不得泄漏此消息,同时私下组织人员进行营救。由于设备等原因,4名矿工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李某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B.矿主何某的矿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其采矿许可证被有关机关暂扣以后仍然偷偷实行开采行为。有关部门发现后,多次责令何某停止开采,矿工们也不愿意开工,但是何某为了利益,强令矿工们在夜晚进行开采,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何某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C.某矿井发生严重坍塌事故,多名矿工被埋井下。矿主金某的好朋友王某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金某封锁消息,并建议金某向有关部门汇报称当时矿上停工,没有矿工被埋。金某听从了王某的劝说,多名矿工因为得不到救助全部死亡。王某与金某成立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共同犯罪 D.某乡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3名矿:[被埋。负责人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县委书记罗某为了自己的 政绩,决定暗地里组织救援,并命令乡长以及矿主严格封锁消息。罗某向上级部门谎报了事故的 真实情况,称所有矿工均顺利救出,没有人员死亡。因县政府救助能力有限,贻误事故抢救,最终3名矿工全部遇难。罗某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考题 某矿调度室接立井井底操作室岗位工陈某汇报,立井井筒突然掉冰,将正在进人罐笼(上罐)的李某、冯某、杨某、何某砸伤。18时55分医生及救援人员入井,19时32分将伤员救出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抢救,李某死亡、冯某和何某重伤。 [问题1]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问题2] 针对该类事故提出防范措施。 [问题3] 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事故总结教训并写出你的感想。

考题 2003年6月4日,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黄某将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李某抓获。审查期间,李某向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章某等办案人员反映其女儿在家,无人照顾,请章某帮助联系其姐照顾。章某数次打电话与其姐联系不上,通知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实习的市警校学生穆某帮助联系,穆某未将与李某姐姐联系不上的情况向其他值班民警和所领导汇报,到6月21日,该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群众反映,发现李某的女儿已死在家中多日。对于章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玩忽职守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遗弃罪 D.行政失职,不构成犯罪

考题 罗某与朋友一起到莫某家饮酒,晚9时许,罗某一行人又到某休闲会所打麻将,莫某站在旁边观看。由于罗某在打麻将过程中讲粗话,莫某对罗某进行劝阻,二人为此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莫某推了罗某一下,罗某即用右手朝莫某左面部打了一拳,接着又用手掌推莫某,致使莫某在踉跄后退中后脑部碰撞到门框,两分钟后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罗某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B.罗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罗某不构成犯罪 D.罗某的掌推行为与莫某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考题 刘某担任某县交通局副局长,主管道路交通运输等工作。其退休后就到该县鸿达运输公司担任总经理。该县甲局责令刘某从鸿达公司离职。刘某不听。该县乙局责令鸿达公司将刘某清退,并没收刘某从鸿达公司获得的报酬2万元,对鸿达公司罚款4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某退休前,其儿媳可在该局财务科工作 B.该县甲局应当为该县人社局 C.该县乙局应当为该县监察局 D.对该县乙局的没收决定,刘某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只能依法申诉

考题 防爆电机厂翻砂工小李发现钢包裂缝,将此事向车间主任王某进行了汇报,王某即向主管生产厂长李某进行了汇报,李某即向厂长赵某报告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此事故隐患的整改应当( )。A.由车间主任王某负责 B.由主管生产厂长李某负责 C.由翻砂工小李负责 D.由厂长赵某负责

考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A.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B.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C.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D.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

考题 下列情况,属于特别重大事故的有()。A . 某渔船在海上与礁石碰撞,死亡12人,造成100万元损失 B . 煤矿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C . 某单位食堂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有80名职工中毒 D . 我国民航客机在国外发生机毁人亡事故,死亡40人 E . 高速公路发生汽车追尾事件,8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考题 员工李某到某县支行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李某发现该县支行在财务上有严重违规行为,该县支行副行长肖某是李某的同学,在肖某找李某说情的情况,李某未反映该行的严重违规行为,其后不久在银监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行的严重违规问题并给予罚款20万元的处罚,依据新修订的《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应给予李某()处理。A、李某的行为具有普遍性,不应给予任何处分B、李某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教育C、李某的行为应给予通报批评教育D、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履职尽责和监督管理规定,应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考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A、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B、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C、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D、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8名作业人员重伤

考题 张某驾驶车辆因与前方李某驾驶的车辆没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李某遇情况刹车时,张某的车撞到李某车的尾部,两车轻微损坏。张某和李某应先()再进行协商处理。A、向交管部门报案B、撤离现场C、保护事故现场D、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报损

考题 张某以李某为被保险人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寿保险,合同约定,投保人为张某,被保险人为李某,受益人王某,如果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应赔付10万元保险金。请根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假设张某在一次与李某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慎失手造成李某死亡,则()。A、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因为投保人张某的行为造成被保险人李某的死亡B、保险公司不应赔付,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C、保险公司应当赔付,投保人过失造成被保险人死亡的,保险公司不能免除保险责任D、保险公司应当赔付,只要李某死亡,保险公司就不能免除保险责任

考题 某购置一部新车,并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20万。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车被张某驾驶的卡车撞坏,经交警现场调查,系张某违反交规造成该起事故。这次的事故造成李某损失2万元。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由于该起事故是由张某违规造成,因此保险公司在支付保险价值之日起,取得代位求偿的权利B、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未赔偿保险金之前,李某放弃对张某的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C、在保险公司向李某赔偿保险金后,李某未经保险公司同意放弃对张某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D、事故发生后,若李某已经从张某那里取得损害赔偿2万元,保险公司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2万元

考题 甲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张某与李某提供了保证,张某、李某与甲公司约定,张某对4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李某对6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清偿借款,而李某并无代偿能力。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银行只能要求张某承担40万元的保证责任B、银行无权要求李某承担保证责任C、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只能向甲公司追偿D、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有权向李某追偿60万元

考题 张某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其因与同事李某发生矛盾,被李某殴打致伤,本案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派出所办案民警告知张某当天是星期六,让张某下周一工作期间再来报案B、办案民警陈某与张某一同到其单位将李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C、民警陈某将传唤李某的情况通过电话通知了李某的妻子D、民警陈某经与所长王某商量,决定对李某处行政拘留5日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领导李某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张某找到李某,出价20万元,李某拒绝。张某对李某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李某遂以20万元将该房卖与张某。李某与张某订立该合同的行为属于()A 欺诈行为B 胁迫行为C 乘人之危的行为D 重大误解的行为

考题 问答题某矿调度室接立井井底操作室岗位工陈某汇报,立井井筒突然掉冰,将正在进入罐笼(上罐)的李某、冯某、杨某、何某砸伤。18时55分医生及救援人员入井,19时32分将伤员救出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抢救,李某死亡、冯某和何某重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2.针对该类事故提出防范措施。3.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事故总结教训并写出你的感想。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张某与李某提供了保证,张某、李某与甲公司约定,张某对4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李某对6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清偿借款,而李某并无代偿能力。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银行只能要求张某承担40万元的保证责任B 银行无权要求李某承担保证责任C 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只能向甲公司追偿D 若张某清偿了100万元,有权向李某追偿60万元

考题 多选题某购置一部新车,并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20万。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车被张某驾驶的卡车撞坏,经交警现场调查,系张某违反交规造成该起事故。这次的事故造成李某损失2万元。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由于该起事故是由张某违规造成,因此保险公司在支付保险价值之日起,取得代位求偿的权利B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未赔偿保险金之前,李某放弃对张某的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C在保险公司向李某赔偿保险金后,李某未经保险公司同意放弃对张某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D事故发生后,若李某已经从张某那里取得损害赔偿2万元,保险公司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2万元

考题 单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A 某企业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B 某企业发生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C 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D 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重伤

考题 多选题李某购置一部新车,并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20万。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车被张某驾驶的卡车撞坏,经交警现场调查,系张某违反交规造成该起事故。这次的事故造成李某损失2万元。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李某可以选择向张某索赔,也可以选择要求保险公司赔偿B若保险公司向李某支付了赔偿费,则李某不得再向张某索赔C若李某放弃了对张某索赔的权利,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D若张某向李某支付了赔偿费,则李某仍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

考题 单选题罗某与朋友一起到莫某家饮酒,晚9时许,罗某一行人又到某休闲会所打麻将,莫某站在旁边观看。由于罗某在打麻将过程中讲粗话,莫某对罗某进行劝阻,二人为此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莫某推了罗某一下,罗某即用右手朝莫某左面部打了一拳,接着又用手掌推莫某,致使莫某在踉跄后退中后脑部碰撞到门框,两分钟后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罗某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B 罗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 罗某不构成犯罪D 罗某的掌推行为与莫某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