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案例】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字抄自《L的儿女们》。【思考练习】问题一:H出版社(  )。A. 侵犯了W的著作权B.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C.侵犯了S出版社的版式设计权D.因未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应将所有的违法所得赔偿给被侵权人E.因已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只需把侵权所得利润返还被侵权人F.只要向被侵权人表示歉意而不必承担其他责任,因为出版合同已经约定所有责任由Z承担G.保证在已经印制的《L教子有方》销完后不再重印或再版H.应该立即停止销售《L教子有方》问题二:Z的侵权行为属于(  )。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B.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C.歪曲、篡改他人作品D.剽窃他人作品问题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具体案例中,依法按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程度和后果等认定侵权人须承担的责任。请根据这一法律原则回答下列问题。(1)Z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2)Z是否要承担行政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3)Z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案例】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字抄自《L的儿女们》。【思考练习】问题一:H出版社( )。A. 侵犯了W的著作权B.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C.侵犯了S出版社的版式设计权D.因未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应将所有的违法所得赔偿给被侵权人E.因已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只需把侵权所得利润返还被侵权人F.只要向被侵权人表示歉意而不必承担其他责任,因为出版合同已经约定所有责任由Z承担G.保证在已经印制的《L教子有方》销完后不再重印或再版H.应该立即停止销售《L教子有方》问题二:Z的侵权行为属于( )。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B.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C.歪曲、篡改他人作品D.剽窃他人作品问题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具体案例中,依法按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程度和后果等认定侵权人须承担的责任。请根据这一法律原则回答下列问题。(1)Z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2)Z是否要承担行政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3)Z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相关考题
考题 作家王某写了一部反映“文革十年”的纪实报告文学交某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为该书配发了若干幅“文革”时期的照片作为插图。在审定该书清样稿时,王某觉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异议。图书发行后,摄影家张某发现照片均是自己过去发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征得他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报酬,书中也没有将他署名为照片作者,故起诉王某和出版社侵犯了其著作权。出版社承认侵权事实,愿承担相应责任。但是王某称自己只是该书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为出版社配发,与自己无关,故否认其侵权责任。王某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考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三中有关K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风行的歌曲《×××的天》由L创作。L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H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K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盘中收录了该歌,并署名“佚名词曲”。K出版社在唱盘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L是该协会会员,歌曲《×××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K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H,并且H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作的修改在唱盘中也未反映。为此,H提起诉讼。你为什么认为K出版社不必承担上列5种责任中的某种或某几种责任?

考题 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多字抄自《L的儿女们》。 Z的侵权行为属于()。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B、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C、歪曲、篡改他人作品D、剽窃他人作品

考题 作者Y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啸》出版后,画家F写信给Y,称其欲将小说改编成连环画交付出版,请求Y授权。不久,Y回信表示同意。F在改编中为了“抓住读者眼球”,对小说内容作了很大改动:把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女英雄、土改工作组组长张梅改写成一个时常卖弄色相的轻佻女子,对其他情节和人物也作了有违原作意思的调整、改动。2000年,全部稿件完成,F未与Y联系就将之投到专门出版美术图书的H出版社,并应H出版社要求随稿件附上了Y同意授权的信件。H出版社进行三级审稿后与F签订了出版合同。在出版过程中,H出版社曾对稿件的文字表述方式和画面作少量修改,并得到F的认可。2001年9月,连环画《海啸》出版,其封面和扉页应F的要求标明“本书根据Y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F改编”。不久,H出版社因看好《海啸》的市场走势,打算利用连环画中的一些画面配上故事朗诵和背景音乐制作成VCD音像读物出版。为能与背景音乐和画面展现时间相匹配,拟将连环画中过于简短的叙述文字换成小说原文。H出版社在与F结算其应得的稿酬时向他完整地谈了这一设想,并说明与朗诵者和背景音乐著作权人均已经达成协议,只需F同意授权就可以开始制作。F表示完全同意H出版社的做法,并与其签订了合同。H出版社以“出版配合本版出版物的音像制品”为由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后,于2002年4月出版发行其自行制作的VCD音像读物《海啸》。光盘表面和外包装上,只印有与连环画面封所用字体相同的“海啸”“H出版社出版”及作者、责任编辑、版号、定价项,其中定价和责任编辑姓名都与连环画不同,Y和F则分别作为小说作者和绘画作者署名。H出版社一直未与Y本人联系。Y直到2002年7月在书店购得连环画《海啸》和VCD音像读物《海啸》后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被改编出版。他阅读后对H出版社和F的做法非常不满,遂将他们告上了法庭。 本案中F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请作选择回答。( )A、对小说原作的内容作了很大改动B、署名时没有将Y列为合作作者C、在选择出版社时没有征求Y的意见D、未征得Y同意就认可H出版社对连环画稿件作的修改E、完全同意H出版社出版VCD音像读物

考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K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出版社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B、原作者多年前发表的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K出版社再次出版是合理使用C、K出版社侵犯了G的著作权D、K出版社只要向G及时支付报酬,就不会侵犯他的权益E、K出版社不付稿酬实际上也侵犯了H的著作权

考题 国内甲出版社向海外乙出版社输出《经络解说》一书,甲出版社起草的著作权贸易合同应包括()等内容。A、甲出版社承诺拥有有关权利或有权就有关权利进行贸易B、甲出版社和乙出版社的名称、地址C、乙出版社在海外的销售方式和营销费用D、合同期满后乙出版社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库存图书E、乙出版社向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版税率视印制成本而定

考题 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风行的歌曲《×××的天》由L创作。L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H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K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盘中收录了该歌,并署名“佚名词曲”。K出版社在唱盘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L是该协会会员,歌曲《×××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K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H,并且H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作的修改在唱盘中也未反映。为此,H提起诉讼。你为什么认为K出版社并未侵犯上列5种权利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权利?

考题 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多字抄自《L的儿女们》。 H出版社()。A、侵犯了W的著作权B、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C、侵犯了S出版社的版式设计权D、因未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应将所有的违法所得赔偿给被侵权人E、因已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只需把侵权所得利润返还被侵权人F、只要向被侵权人表示歉意而不必承担其他责任,因为出版合同已经约定所有责任由Z承担G、保证在已经印制的《L教子有方》销完后不再重印或再版H、应该立即停止销售《L教子有方》

考题 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风行的歌曲《×××的天》由L创作。L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H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K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盘中收录了该歌,并署名“佚名词曲”。K出版社在唱盘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L是该协会会员,歌曲《×××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K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H,并且H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作的修改在唱盘中也未反映。为此,H提起诉讼。K出版社侵犯了()。A、L的发表权B、L的署名权C、H的修改权D、H作为著作权继受主体的署名权E、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名誉权

考题 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多字抄自《L的儿女们》。 侵犯他人著作权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具体案例中,依法按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程度和后果等认定侵权人须承担的责任。请根据这一法律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Z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2)Z是否要承担行政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3)Z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考题 作者Y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啸》出版后,画家F写信给Y,称其欲将小说改编成连环画交付出版,请求Y授权。不久,Y回信表示同意。F在改编中为了“抓住读者眼球”,对小说内容作了很大改动:把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女英雄、土改工作组组长张梅改写成一个时常卖弄色相的轻佻女子,对其他情节和人物也作了有违原作意思的调整、改动。2000年,全部稿件完成,F未与Y联系就将之投到专门出版美术图书的H出版社,并应H出版社要求随稿件附上了Y同意授权的信件。H出版社进行三级审稿后与F签订了出版合同。在出版过程中,H出版社曾对稿件的文字表述方式和画面作少量修改,并得到F的认可。2001年9月,连环画《海啸》出版,其封面和扉页应F的要求标明“本书根据Y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F改编”。不久,H出版社因看好《海啸》的市场走势,打算利用连环画中的一些画面配上故事朗诵和背景音乐制作成VCD音像读物出版。为能与背景音乐和画面展现时间相匹配,拟将连环画中过于简短的叙述文字换成小说原文。H出版社在与F结算其应得的稿酬时向他完整地谈了这一设想,并说明与朗诵者和背景音乐著作权人均已经达成协议,只需F同意授权就可以开始制作。F表示完全同意H出版社的做法,并与其签订了合同。H出版社以“出版配合本版出版物的音像制品”为由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后,于2002年4月出版发行其自行制作的VCD音像读物《海啸》。光盘表面和外包装上,只印有与连环画面封所用字体相同的“海啸”“H出版社出版”及作者、责任编辑、版号、定价项,其中定价和责任编辑姓名都与连环画不同,Y和F则分别作为小说作者和绘画作者署名。H出版社一直未与Y本人联系。Y直到2002年7月在书店购得连环画《海啸》和VCD音像读物《海啸》后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被改编出版。他阅读后对H出版社和F的做法非常不满,遂将他们告上了法庭。 为什么问题一中所述H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侵犯了Y的著作权?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为宣传出版社形象,X出版社社长办公会议决定由青年读物编辑室主任Z根据社里的资料,以X出版社的名义撰写《X出版杜的畅销书战略》一文;社长Y向Z谈了文章的大致要点,后又对该文作了修改。如无其他约定,该文的著作权属于()。A、X出版社B、X出版社的青年读物编辑室C、室主任ZD、社长Y

考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K出版社在本案中的违规行为有()。A、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就批准B、让H负责安排图书的印订C、向H收取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出版费用D、同意由H到印刷厂提取全部成品图书并由其所办文化公司包销E、按H提议给编校工作事先规定期限

考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五中所述K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违反了出版行政管理法规?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关于H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可以不经G同意而使用其所编讲义作为讲课材料,但不能用于出版B、H擅自改变讲义的格式侵犯了G的修改权C、H可以独立决定将作品交付出版,但应将从中得到的收益与G分享D、H虽然对讲义做了整理工作,但并不享有它的著作权E、H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考题 问答题 【案例】 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风行的歌曲《×××的天》由L创作。L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H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K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盘中收录了该歌,并署名“佚名词曲”。K出版社在唱盘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L是该协会会员,歌曲《×××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K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H,并且H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作的修改在唱盘中也未反映。为此,H提起诉讼。 【思考练习】 问题一: K出版社侵犯了( )。 A. L的发表权 B.L的署名权 C.H的修改权 D.H作为著作权继受主体的署名权 E.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名誉权 问题二: 你为什么认为K出版社并未侵犯上列5种权利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权利? 问题三: K出版社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 A.暂停销售该唱盘,作必要处理后再恢复销售 B.被没收违法所得并被处以罚款 C.向H赔礼道歉 D.发表公开声明,说明歌曲《×××的天》是L所创作 E.被没收用于制作该唱盘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问题四: 你为什么认为K出版社不必承担上述5种责任中的某种或某几种责任?

考题 问答题问题二:L出版社是否侵犯了B出版社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已故名人L的后裔W,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创作了《L的儿女们》。S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了该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L生平及其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2001年5月,某大学教师Z找到H出版社,称自己创作了一部分析研究L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书稿,名为《L教子有方》,拟委托H出版社出版。H出版社分析了《L的儿女们》出版后的社会反响,认为该类图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进行三级审稿后同意接受出版。Z在出版合同中承诺,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由其承担全部责任。2002年4月H出版社出版发行《L教子有方》。但是,经读者反映和专家检查对比,证实《L教子有方》全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约2万多字抄自《L的儿女们》。 侵犯他人著作权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具体案例中,依法按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程度和后果等认定侵权人须承担的责任。请根据这一法律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Z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2)Z是否要承担行政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3)Z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如要承担,应承担什么责任?

考题 多选题关于H出版社在本案例中的情况,有下列各种说法。请你进行判断后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正确答案有1~3个)。H出版社(  )。A侵犯了W的著作权B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C侵犯了S出版社的版式设计权D因未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应将所有的违法所得赔偿给被侵权人E因已尽合理注意义务而只需把侵权所得利润返还被侵权人F只要向被侵权人表示歉意而不必承担其他责任,因为出版合同已经约定所有责任由Z承担G保证在已经印制的《L教子有方》销完后不再重印或再版H应该立即停止销售《L教子有方》

考题 问答题作者Y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啸》出版后,画家F写信给Y,称其欲将小说改编成连环画交付出版,请求Y授权。不久,Y回信表示同意。F在改编中为了“抓住读者眼球”,对小说内容作了很大改动:把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女英雄、土改工作组组长张梅改写成一个时常卖弄色相的轻佻女子,对其他情节和人物也作了有违原作意思的调整、改动。2000年,全部稿件完成,F未与Y联系就将之投到专门出版美术图书的H出版社,并应H出版社要求随稿件附上了Y同意授权的信件。H出版社进行三级审稿后与F签订了出版合同。在出版过程中,H出版社曾对稿件的文字表述方式和画面作少量修改,并得到F的认可。2001年9月,连环画《海啸》出版,其封面和扉页应F的要求标明“本书根据Y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F改编”。不久,H出版社因看好《海啸》的市场走势,打算利用连环画中的一些画面配上故事朗诵和背景音乐制作成VCD音像读物出版。为能与背景音乐和画面展现时间相匹配,拟将连环画中过于简短的叙述文字换成小说原文。H出版社在与F结算其应得的稿酬时向他完整地谈了这一设想,并说明与朗诵者和背景音乐著作权人均已经达成协议,只需F同意授权就可以开始制作。F表示完全同意H出版社的做法,并与其签订了合同。H出版社以“出版配合本版出版物的音像制品”为由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后,于2002年4月出版发行其自行制作的VCD音像读物《海啸》。光盘表面和外包装上,只印有与连环画面封所用字体相同的“海啸”“H出版社出版”及作者、责任编辑、版号、定价项,其中定价和责任编辑姓名都与连环画不同,Y和F则分别作为小说作者和绘画作者署名。H出版社一直未与Y本人联系。Y直到2002年7月在书店购得连环画《海啸》和VCD音像读物《海啸》后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被改编出版。他阅读后对H出版社和F的做法非常不满,遂将他们告上了法庭。 为什么问题一中所述H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侵犯了Y的著作权?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问答题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三中有关K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问答题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五中所述K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违反了出版行政管理法规?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考题 问答题作家王某写了一部反映“文革”的纪实报告文学交某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为该书配发了若干幅“文革”时期的照片作为插图。在审定该书清样稿时,王某觉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异议。图书发行后,摄影家张某发现照片均是自己过去发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征得他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报酬,书中也没有将他署名为照片作者,故起诉王某和出版社侵犯了其著作权。出版社承认侵权事实,愿承担相应责任。但是王某称自己只是该书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为出版社配发,与自己无关,敌否认其侵权责任。  问:王某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关于H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可以不经G同意而使用其所编讲义作为讲课材料,但不能用于出版BH擅自改变讲义的格式侵犯了G的修改权CH可以独立决定将作品交付出版,但应将从中得到的收益与G分享DH虽然对讲义做了整理工作,但并不享有它的著作权EH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考题 问答题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风行的歌曲《×××的天》由L创作。L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H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K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盘中收录了该歌,并署名“佚名词曲”。K出版社在唱盘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L是该协会会员,歌曲《×××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K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H,并且H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作的修改在唱盘中也未反映。为此,H提起诉讼。你为什么认为K出版社不必承担上列5种责任中的某种或某几种责任?

考题 问答题 【案例】 B出版社于2006年年初组织本社小胡等编纂《中国陶瓷赏鉴》,并约定该书的整体著作权归B出版社所有,而编写人对自己所编写的部分享有著作权。该书稿的编写大纲确定后,B出版社社长要求美术编辑室根据大纲配备相应陶瓷精品的照片。美术编辑室主任与某陶瓷博物馆联系后,指派美术编辑小赵合法利用该博物馆的馆藏拍摄了该书所需的全部彩色照片。2006年年底,《中国陶瓷赏鉴》正式出版。该书为图录形式,全书以著名陶瓷作品的彩色照片为主,配有介绍、鉴赏性的文字。 2007年11月,L出版社出版《中国瓷器图录》。该书的表现形式以彩色瓷器照片为主,配有少量说明文字。B出版社将之与《中国陶瓷赏鉴》作比较后发现:两书的总体框架十分相似,都是先按年代、次按品种编排各种陶器或瓷器;两书为照片配的介绍、鉴赏性文字,各有不同,但《中国瓷器图录》中绝大部分彩色瓷器照片与《中国陶瓷赏鉴》中的相同。经调查后,确认这些照片是L出版社擅自从《中国陶瓷赏鉴》中翻拍的。 【思考练习】 问题一: 《中国陶瓷赏鉴》中的彩色照片是否属于小赵的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二: L出版社是否侵犯了B出版社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三: L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小赵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四: L出版社是否侵犯了编写人小胡等的著作权?为什么? 问题五: L出版社是否侵犯了陶瓷博物馆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